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展望_股票论文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展望_股票论文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资本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资本市场已进入全面规范发展阶段

(一)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股份制、股票、资本市场长期以来曾经是一个禁区,那时人们认为这是私有化的载体和结果,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股份制、股票、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明确指出:股份制是高度社会化的,对私有制的一种扬弃,股份资本是“导向共产主义”的“最完美的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31页。 )这就为我国的资本市场自上而下自发形成的试点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上解除了人们在认识上的种种禁锢,为中国资本市场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五大文件,特别是证券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证券法规,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实效

证券法规从无到有,先有地方性法规,然后逐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法规。我国相继颁布涉及公司和证券的法律、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约250件,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构筑了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依法治市”奠定了法律基础,使证券市场发展走上了法制化建设的轨道。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通过和颁布,既规范了证券市场,又从法律上肯定了证券市场的地位,保护了它的发展。

(三)初步形成全国性的证券监管体系

199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行使全面监管证券市场的职责。随后,各省市设立了相应的证券监管部门,并由中国证监会授予一定的监管职责。1998年,国务院决定撤消国务院证券委,工作改由中国证监会承担,并决定中国证监会对地方证管部门实行垂直领导,从而形成了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

(四)证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

经国务院同意,上海和深圳两地成立了证券交易所,大大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发展。截至1998年底,我国已开办证券公司90家,兼营证券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237家,下属证券营业部2420家, 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103家,律师事务所322家,资产评估机构116家, 证券评级机构两家。证券中介机构自律监管日趋完善,证券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管力量逐步形成。目前,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开户的投资者达到3910万户。

(五)证券市场初具规模,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能力逐步提高

截至1998年底,中国境内上市公司达851家,市价总值约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5%。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当迅速,国债发行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向国际惯例靠拢。逐步建立了技术较先进的基础设施,沪、深交易所采用了现代化的电子通讯技术,全国股票、基金全部实现了无纸化发行和交易,无纸化国债的规模逐步扩大。

二、我国资本市场发挥的重要作用

回顾历史,我国证券市场在筹集社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股票市场在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带动了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

(一)促进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转换经营机制

长期以来,政企不分、资本金不足、技术改造乏力、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是困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难题。实行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加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有利于开辟直接融资渠道,增加国有企业的资本金,改善财务状况。证券市场作为股权交易的场所,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募集设立、股权转让、股票交易、增资配股和债券发行创造了重要条件,证券市场从外部强制上市国有股份制企业依法及时、全面披露各种信息,接受股东、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和社会公众监督,强化上市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经营机制的转换。

具体来说,证券市场促进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证券市场的透明度高,其公开性原则、上市公司法定审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制实行,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在上市前的改制中要经过资产重组、评估和审计,要按《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确立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募集资金用途,并将有关信息公诸于众;上市后,要依法持续披露各种信息,保持较高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约束。这些严格的要求和做法有利于推动政企分开,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实际情况看,办得好的上市公司初步理顺了产权关系,形成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决策相对科学,管理相对规范,经营管理基本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因此,股票上市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获得明显提高。据调查,1993年上市的51家上市公司,在上市前两年年人均产值1.8万元,上市后四年人均产值4.8万元,是上市前的2.6倍。 国有上市公司经济效益高于国有非上市企业公司。1996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济效益高于国有非上市企业公司。同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销售利润率为9.7%,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5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9 %,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6倍;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只占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3%,但利润却占国有企业利润的23%。1997年, 国有上市公司销售利润率为8.17%,净资产收益率为9.5%, 分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同类指标2.2%的3.7倍和2.9%的3.36倍。

第二,证券市场的发展巩固和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截止到1997年底,国家确定的512家重点国有企业已有186家改制上市,占总数的36%;100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已有59家改制上市;120家试点企业集团中已有59家改制上市,占总数的49%。截至1998年4月30 日,在已公布年报的773家上市公司中,589家由国家及国有企业控股,占76%;101家由集体企业控股,占13%;74 家由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主要由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构成),占10%;9 家由外资企业间接控股,仅占1%。截至1998年12月31日,在全部851家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34.2%,拥有股份865亿股。通过发行股票上市, 国有和集体经济不仅拥有对企业的控股权,而且吸纳大量社会资金,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和影响力。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不仅没有导致私有化,反而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第三,国有企业利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上市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得到保值增值:一是改制时评估增值,上市的国有企业通过评估,资产增值率一般为33%;二是溢价发行增值,从A股市场看,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的价格每股平均为6元左右,是发行前企业每股净资产的4倍,国有资产享受的增值率为84%; 三是经营增值,1990至1997年,上市公司年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为12.2%,实现了国有资产稳步增值;四是配股增值,上市公司配股价一般比每股净资产高50%以上,使国有资产能够进一步增值。

第四,证券市场作为大公司的“孵化器”,培育一批国有控股大型上市公司迅速成长。总资产超过100亿元的特大型上市公司有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2家(四川长虹和上海石化),市值在100 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已有近20家。一批如葛洲坝、一汽轿车、齐鲁石化、东方航空、邯郸钢铁、乐凯胶片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上市,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骨干。乐凯胶片发行7000万A股,筹集资金4.3亿元,用于生产线技术改造和扩充营销网络,促进国产胶卷质量的提高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使民族工业能够依托证券市场迅速成长壮大;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上市1.9亿A股,募集资金11.4亿元,用于购置三峡工程建设所需的先进设备和水泥,为确保三峡工程大江截流顺利合龙作出贡献,这是利用证券市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的成功范例;四川长虹目前市值已高达500多亿元,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之一。

第五,我国企业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 到海外发行和上市H股,推动了企业改制工作, 开辟了利用海外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新渠道。从1992年上海电真空发行第一只B股以来,B股市场作为中国股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同时作为中国企业引进外资的渠道,在六年中获得较大发展,有106家公司发行B股,共筹集资金46.8亿美元。自1993年以来,我国挑选国有企业到海外上市,到目前为止,有43家境内企业海外上市,其中在香港单独上市的有31家,在香港和美国同时上市的有8 家,在香港和伦敦同时上市的有2家,在美国单独上市的有1家,在新加坡单独上市的有1家,累计筹集资金100.15亿美元。我国发行H股和B 股企业引进国际通行的证券交易工具——存托凭证(DRs), 便利了国际投资者投资于中国公司发行的股票,不仅筹集了海外资金,扩大了股东基础,增加了股票的流通性,而且提高了中国公司在海外的知名度。我国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在香港设立的中资机构直接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即红筹股公司)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截止到1997年12月,共有57家红筹股公司在香港上市,从1993年至1997年,红筹股公司通过首次发行和增资配股筹集资金115.5亿美元, 红筹股市值和成交量占香港股市的份额分别为13%和25%。我国还有3家H股公司发行了5.4 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国有企业发行B股、到海外发行和上市H股,有利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优势,缓解一些国有超大型企业资本金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支持一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符合我国利用外资的长期政策,获得大量稳定的外汇资源;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经受国际市场考验,转换经营机制,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对企业进行了重组和改造,从财务制度、经营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市场形象等各个方面向国际同行业一流企业看齐,发展成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资本市场为我国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了投融资体制改革

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证券融资比重逐步提高,直接融资在全国融资格局中约占15%。1981年至1997年,我国政府为筹集资金、加速经济发展,累积发行国内债券9058.05亿元人民币, 累积偿还本息5037.18亿元,1997年底内债余额为5472.29亿元。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把分散在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可供长期使用的资金,改善了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改变过去国有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支持生产经营的局面,降低上市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八五”期间,我国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共筹集资金820多亿元,重点支持了三峡工程、上海浦东新区、 京九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吉化、北京地铁、北京西客站等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为国家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作出了一定贡献。截至1998年底,我国通过境内外市场发行上市股票共筹资3510亿元。如前所述,我国有43家境内企业海外发行上市,累计筹集资金100多亿美元;106家公司发行B股,筹集资金46.8亿美元。此外,在港中资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115.5亿美元。据统计, 1997年工业类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7.7%,比国有工业企业平均水平65%低17个百分点,不仅缓解了银行信贷的风险,而且促使上市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融资活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资本市场推动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

中国经济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正在进入结构大调整的新时期。第三次全国工业品普查的113 种类别的工业品中,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的有42种,占37.2%。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结构失调上,具体地说,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品更新换代乏力,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要求;企业规模小型化,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经济,企业竞争力不足。因此,必须大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指出的是,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孤立地、个别地进行,只有同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才能进行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和资本转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重组和资本转移主要依靠发达的证券市场,采取改组上市、买壳上市、借壳上市、股权收购、资产置换、企业分拆、注入资产等方式。证券市场在宏观上为国有企业的产权流动创造了前提条件,是国有存量资产重组的重要基础,具有价格确定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为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和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供广阔的舞台,有助于支持上市国有企业兼并有发展前景但目前还陷于困境的企业,壮大上市国有企业的实力,使被兼并企业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可以说,完善的证券市场是进行资产重组的重要条件之一。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证券市场在推动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方面主要发挥了以下几个作用。

首先,我国利用证券市场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到1997年底,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累计1672亿元,用于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930亿元,占56%, 加上用于支柱产业的396亿元,占80%左右。从1993年至1997年底,国有企业仅发行A股,就为107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273 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资金515亿元,为77个国家技改项目和170个省级技改项目提供资金347亿元。1998年支持扬子石化、齐鲁石化等30家国家重点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筹集资金163亿元;支持大唐电信、复星实业等9家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上市,筹集资金30亿元;支持虹桥机场等16家基础产业上市融资,筹集资金81亿元。

其次,我国在利用证券市场促进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特别是支持优势国有企业发行股票上市,兼并有发展前景的国有亏损企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上市公司由于经营机制灵活,追求低成本的扩张,有着兼并重组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加之政策的因势利导,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既使自身较快成长为控制力、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又有利于带动和搞活一批暂时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截止到1997年底,已有136家上市公司兼并了273家国有亏损企业。1998年又鼓励新股发行企业收购兼并有发展前景且优势互补的国有亏损企业60家。例如,辽河化工通过发行上市股票募集资金6.68亿元,以注入资本金、承担债务方式兼并了亏损的锦西天然气化工厂,使锦西天然气化工厂资本金增加至5.59亿元,资产负债率由97%下降为66%,实现扭亏为盈。辽河化工则通过兼并锦天化,总资产从21亿元增加至42亿元,主要产品尿素的年产量和市场占有量翻了一番,成为全国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之一,实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邯郸钢铁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300家重点企业,通过发行3.5亿A 股一次性筹集资金25.9亿元,用于收购严重亏损的舞阳钢厂,通过兼并、上市,将邯钢的先进管理经验引入舞钢,帮助它实现扭亏为盈,利用募集资金改建一座大型高炉,解决了邯钢自身的生产配套问题,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伊利股份1997年5月以配股资金收购了呼市青山乳业公司60%的股份,该公司原属国家中型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经济效益逐年下降,出现亏损。伊利股份收购青山乳业后,重新调整了双方的设备、人员和目标市场,实现了生产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海轮胎橡胶公司收购海南省海口轮胎厂破产、清算的资产,调整公司产品生产体系和产品结构,把传统产品斜交胎逐步转移到海口公司,母公司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全钢丝子午轮胎,提高了产量和市场份额,降低了成本,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战略。申能股份于1997年6月实施了资产置换工作,将与股份公司主营业务不相关的非电力资产出售给集团公司,使股份公司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主营业务。

再次,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在收购、兼并的过程中注重对被收购、兼并企业进行一系列整顿、改造和机制转换工作,做到“四个注入”,帮助一大批亏损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提高了经济效益。一是注入市场经济观念,做好人的工作。如四川长虹为组建江苏长虹有限公司派出筹备组做好原公司的观念转变工作,长虹人称,对方观念的转变是签约的先决条件。二是注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加强技术培训。如广东美雅收购长沙毛纺厂后对原厂进行了三期技改,共投入流动资金6000万元和5100万元的设备。三是注入机制,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移植到被收购企业。如长虹组建控股公司后,改革用人制度,对原有员工按公司上岗资格重新招聘。四是注入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内功。如康佳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以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与内地同行业国有亏损企业进行联合,组建了几家控股子公司。在控股牡康公司后,在新公司以康佳为模式,制定了90项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

由此可见,我国证券市场有效地集中起数额巨大的建设资金,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进步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显示了证券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地位,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重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而且是令人担心的问题。目前证券市场尚处于初创阶段,发育还不完全,难以满足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迫切需要,市场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计划经济转轨和国企改制的困难更加大了证券市场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难度。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国有企业吃完财政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市”,认为证券市场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是搞“扶贫”,对于政府要求每个上市企业兼并有发展前途的亏损企业感到困惑,担心会给股票市场带来风险。这种对股票市场潜在风险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目前的确出现了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维护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需要妥善加以解决。在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根本观念: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国有企业在我国企业中占据首要地位,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也必然以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企业为主体。否则,证券市场就没有生存的根基,无法有效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不可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证券市场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是无法回避的,也不应该回避。关键在于国有企业改制和发行上市股票,必须严格遵守《公司法》和国家有关证券市场法律规定规范运作,切实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以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一,目前部分上市国有企业把发行股票仅仅当做筹资、解决困难的手段,“穿新鞋,走老路”,“三改造一加强”没有落到实处,没有真正转换经营机制,运作不规范,致使企业缺乏后劲,上市时“轰轰烈烈”,上市后经营业绩出现滑坡,质量堪忧,成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市场风险有所增大。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的平均盈利能力和水平逐年下降,上市公司亏损数量逐年增加,每股亏损金额不断攀升。从净资产收益率看,1993年平均为15%,1994年为14%,1995年为11%,1996年和1997年降为10%;从每股盈利看,1993年平均为0.35元,1994 年为0.32元,1995年为0.25元,1996年为0.23元,1997年为0.25元;从上市公司的亏损面看,1994年有亏损公司2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0.68 %,平均每股亏损0.13元;1995年有亏损公司17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26%,平均每股亏损0.20元;1996年亏损公司达到31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85%,平均每股亏损0.37元;截止到1998年4月30日, 公布业绩的773家上市公司中有41家亏损,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3%,平均每股亏损0.53元。1997年,有101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亏损,有1/ 3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低于配股标准,失去配股资格。部分上市公司由于改制不彻底,遗留问题多,资产状况不良,经营条件恶化,甚至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表明这些公司的资金周转能力、偿债能力大为削弱,很可能出现资不抵债、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情形。

第二,部分企业重组和包装上市时出现严重扭曲现象,值得人们注意。有些企业为达到上市条件,增加募集资金,在申报财务报表时掺杂水分,或虚增业绩,或虚增盈利预测,或隐瞒重大事实,进行过度包装,有的甚至达到严重违法违规的地步。例如,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少报亏损,欺骗投资者;隐瞒重大事项,未履行重大事项的披露义务;挪用募集资金买卖股票等,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的国有企业在重组时,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对债权债务进行不当转换,老企业承担原有债务,以优质资产重新注册新公司,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致使老公司的经营活动难以为继。还有的上市公司进行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第三,某些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沿用原来的行政办法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政企不分,致使不少由国有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内部分工和权利分配制度被扭曲,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经营者权力缺乏约束,大众资源被少数人滥用。一些公司董事会、法定代表人或经营管理层超越《公司法》赋予的职权范围,漠视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用手投票的机制无法发挥作用,中小股东监督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途径和能力受到限制;有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滥用经营权,不经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就擅自作出重大投资决策,或违背招股书承诺,擅自改变募股资金投向;董事会在观念上未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许多公司的监事会没有对公司管理层真正起到监督、制衡作用。

第四,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依然严重。部分上市公司不能依法及时、准确披露法律规定必须披露的信息,有的甚至隐瞒重大事实,严重误导投资者。例如,有一家公司1997年6月生产经营已经全部停止, 但直到年度报告披露前,从未进行重大事项公告,向投资者提示企业经营风险。一些公司刚刚发布澄清报告,宣称不存在资产重组方案,不久却自食其言,宣布进行资产重组,成为投机者恶炒的对象。

第五,证券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供求矛盾突出,扩容对市场的资金需求压力大幅增加,证券经营机构融资制度有待解决。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处于结构性调整之中,个人投资者从股票市场投资活动中获取利润的难度加大,个人投资者对股票投资的需求受到限制,投资观念趋于谨慎,不愿意将储蓄大量投入证券市场;证券经营机构因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实力相对较弱,保险、养老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受政策限制无法进入股市,造成证券市场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第六,证券市场中的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时有发生,市场投机性较强,风险问题日益突出。有的大户以违法违规手段集中认购股票,造成中签机会不平等;有的大户操纵市场,肆意打压或哄抬股价,使盲目跟风的中小投资者受损;有的大户和某些媒体散布虚假信息,欺骗其他投资者,从中渔利;还有的大户从事内幕交易、证券欺诈等违法违规活动。此外,证券中介机构自律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四、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世界证券市场的格局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自由化、国际化、衍生化、全球化、电子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放松和取消对金融机构经营业务活动制定的繁文缛节,对金融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重组,促使各类金融机构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竞争。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世界各地金融市场的大批资金在任何时间以秒计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导致国际资本流动迅速扩张,推动了全球金融的一体化,资金的跨境流动更加便捷,跨境发行、上市、交易活动不断增加,在1990年到1996年的七年间,美国跨国证券交易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89%增加到164%; 德国则从57%增加到200%。融资方式趋于证券化, 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间接融资方式逐渐让位于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目前证券融资已占国际融资总额的80%左右,银行借贷所占份额则由80年代前半期的60%减少至目前的20%左右。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据国际清算银行1995年底统计,1994年12月底,全球衍生金融工具未清偿合约总额为45万亿美元,较1985年平均每年增长约40%,1995年全球衍生金融工具的每日平均成交量为8390亿美元。电子计算机、卫星通信、光导纤维和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证券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基础,传统的报价成交方式被电子指令自动交易系统方式所取代;越来越多的证券交易所竞相通过互联网络向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传播证券行情,接受买卖委托,传递成交回报,进行清算交割。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现有市场规模较小。据统计,1998年底,我国股票市值与GDP 的比例仅为24.5%;包括股票、国债、企业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在内的证券市值与GDP的比例约为35%,若扣除其中约2/3不能上市交易的部分,证券市场流通市值约为GDP的10%。这一比例不仅大大低于1997 年底美国的139%,英国的163%,日本的50%,德国的38%,欧元十一国的44%,中国香港的240%,台湾的115%,也低于1996年印度的93%,巴西的67%,泰国的114%。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证券市场将获得很大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199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9553 亿元,10年后按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目标翻一番,GDP将达到159106亿元, 其规模将超过英国,接近德国目前的规模。按保守方法估计,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重大体维持在目前25%的水平上,10 年后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将达到39777亿元,是目前的2倍;如果考虑到国有企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转制改造工作,国有企业经营资产呈递增趋势,个人金融资产大幅度增长,直接融资占国内融资格局比重上升等情况,股票市场总市值增长幅度很可能快于GDP增长幅度。假设我国股市总市值增幅是GDP增幅的2倍,10年后总市值是目前的4倍, 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将达到79553亿元,占GDP的50%;假设我国股市总市值增幅是GDP增幅的3倍,10年后总市值是目前的6倍,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将达到119330亿元,占GDP的75%。由此可见,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对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世界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积极顺应世界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性潮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抓住历史机遇,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支持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一,要进一步发挥证券市场改制和筹资功能,逐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优先支持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等朝阳产业的企业发行股票、债券融资,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调整,支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努力研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只有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美国经济近年来持续稳定地增长,与其重视发展高新技术,成功完成经济结构调整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南亚、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经济去年7月份以来相继陷入困境, 与其经济结构失调不无关系。我国证券市场肩负着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支持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重任,因此,要大力支持优势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改制上市,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筹集资本金,并将募集资金用于兼并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收购、兼并、联合、租赁、托管等多种方式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企业集团。坚持资产重组和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优化产业、行业和企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坚持资产重组与推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相结合,对被兼并企业实施再造工程,使被兼并企业焕发新的活力。对于配合纺织行业压锭、减人、增效,需要利用股票市场借“壳”进行“存量”调整的,要有组织有步骤地稳妥进行,先试点再推广,贯彻以资本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以自愿为基础的原则,通过收购、兼并实现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不要“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搞成投机炒作活动。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再融资功能,利用国家股、法人股单位的配股权,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促进国有资产重组和优化配置。上市公司还应做好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妥善安置下岗分流人员,减少社会震荡。此外,允许上市公司规范地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衍生产品,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

第二,要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千方百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发行主体,又是投资对象。上市公司业绩好,有成长性,运作规范,才能保证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基础。如果上市公司质量出了问题,处于高位的股价水平将由于缺乏实质性因素支撑而形成巨大“泡沫”,就会坑害老百姓,导致证券市场的万丈高楼倒塌下来,进而可能引发巨大的社会政治危机,后患无穷。因此,要严格上市条件,把发行和上市分开,强化审核和监管力度。首先,要把好发行上市第一关,支持国家重点企业要讲究经济效益,实行“重中选优,优中选好,好中选大”原则,不能搞“扶贫”。要选择效益好的国家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利润稳定增长的优质企业发行上市。杜绝盲目上新项目,搞“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加强对企业财务会计资料的审核,防止拟上市公司弄虚作假,虚构利润,过度包装。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应该有一个辅导期,依法运作一段时期。不是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能上市,只有那些真正做到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新三会”的积极作用,维护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努力开发新产品,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股份公司才能上市。其次,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后要将改制、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改善经营管理;要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投资者负责的精神,以信誉为本,合法经营,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良好业绩回报投资者。再次,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后要进一步进行资产重组,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证券市场不断更新繁荣的客观要求。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同样面临结构调整问题。上市公司收购未上市企业资产,或非上市企业依照法律“买壳上市”是客观必然。要支持上市国有公司通过收购兼并、增值扩股、滚动发展,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产业发展的目标。要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其他企业的资产转换活动和收购兼并行为。最后,股份公司股票上市后,如果出现严重违法行为或出现严重亏损,以致资不抵债,失去持续经营能力,应暂停或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第三,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增加证券市场的透明度。证券市场是高风险市场,理应是高度透明的市场。美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基础理论来源于一句格言:“阳光是最有效的消毒剂,电灯是最好的警察”。在法制健全的证券市场上,公开披露的信息成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市场监管者之间的主要交流内容,因此,透明度和公开性是证券市场的灵魂。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是防范和化解证券市场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年度经营活动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事项必须随时公告,使股东、社会公众、社会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状况。上市公司必须保证公开披露的信息内容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就此保证承担连带责任。对披露虚假信息、非法传播内幕消息等违法行为要进行重点查处。

第四,政府要根据证券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法管理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是个非常敏感的市场,政府必须正确认识证券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规则依法管理,不能进行过多的直接干预。面对21世纪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要有一个战略性的长远规划,作为证券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的政策性指引。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减少行政干预,降低交易成本;改变市场准入的行政化(即由计划决定股票发行额度和发行价格),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证券市场选择上市公司和决定价格的机制。当前要加快建立证券市场的法律体系,深化证券监管体制改革,整顿证券市场秩序,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加强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竞争。加强对证券专业性中介机构的监管,要求中介机构,主要是评估、会计、法律和证券经营机构要以诚实信用为本,以客观公正为上,勤勉尽责、恪尽职守,合法经营,切实履行证券市场“经济警察”的职责,确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为牟取私利而弄虚作假,出具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意见,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证券中介机构要依法严惩。证券监管部门要按照“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进一步加大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提高监管水平,切实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审查和信息披露的监管,努力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大对上市公司大案要案的稽查力度,对市场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执法,严厉惩处,以儆效尤,决不姑息,切实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化解金融市场风险,确保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和社会稳定。

第五,要有计划、有步骤发展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社会法人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实质上就是投资合作社,属于集体所有制。发展投资基金有利于在证券市场上体现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有利于切实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投资基金实行专家理财,主要从事长期投资,对稳定股市、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有利于加快居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增加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促使社会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满足国内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巨大筹资需求,缓解证券市场的供求矛盾,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展产业基金和创业基金,有利于拓宽资金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步伐。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我国投资基金的监管体制与法律体系,强化对投资基金市场的日常监管;培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金管理公司,培育一支遵纪守法、善于经营的基金管理人队伍;建立健全投资基金的托管人制度,切实发挥基金托管人运作行为的监管,提高投资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规范现有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调整存量基金的组织形式、资金规模及投向,发展高起点的投资基金。开放式基金具有基金股份的净价交易和股份的可赎回性两个特性,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规模扩张优势、激励和约束优势、服务优势,因此,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应该优先扶持开放式基金的设立,严格控制封闭式基金的上市规模。

第六,国有股比例可以适当降低,国有存量资产应进行结构性调整,解决国有资产进入市场问题有两条出路。到目前为止,国内上市公司没有卖过一分钱国有资产,向社会发行股票都是增资部分。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国有股份所占比例适当降低,出售一部分竞争性行业存量资产转移到国家急需的重点投资项目,不仅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且搞活了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第一条出路是实行“拣苹果”政策,首先拣好的国有资产改组包装上市,搞活一部分国有资产,然后收购兼并其他国有资产,不能打消耗战,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失。第二条出路是进行现有资产结构调整。可以考虑允许上市公司一部分国有股进入流通市场。截止到1998年12月31日,在全部851家上市公司中, 国有股为34.2%,境内法人持有股份为22.3%,两者之和为56.5%。这部分股份进入流通市场,将遇到两个基本问题,首先是证券市场承受能力问题,证券市场规模偏小,扩容能力有限;其次是国有资产谁有权批准、如何批准转让问题,至今没有法规界定。实际上,这两个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关键是下决心。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流通,应结合股权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在认真研究可行性方案的前提下,精心组织,审时度势,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

第七,充分有效利用海外证券市场,继续推动B股市场健康发展, 做好海外上市试点工作,稳健、审慎地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要选择部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良好,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竞争能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到海外上市。按照国际惯例逐步完善B股市场监管制度,提高B股上市公司质量,切实保障海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指导H股预选企业搞好改制工作,帮助拟发行H股企业协调外部环境,协助企业选择有利的发行时机进入国际证券市场。要辩证地看待外资股发行市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既重视首次发行融资,也注意海外证券市场的再融资功能,发行外资股的国内企业可以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在市场上进一步增发新股,筹集资金。国内企业在海外发行上市后要严格遵守海外法律法规,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真正做到政企分离,维护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利。展望未来,在加强监督管理、防范和控制风险及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前提下,允许国际资本有步骤地并以适当方式进入国内证券市场,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第八,推进证券市场的技术革新,改进和完善交易结算系统,提高证券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效率。21世纪将是人类走向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电子计算机技术、远距离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证券交易手段和市场格局,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拓宽了交易范围,突破了证券交易的时空限制。互联网络(Internet)作为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体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将给证券市场带来跨世纪的发展机遇,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交易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率先将互联网络技术应用于证券市场,从证券的发行上市到订单委托、证券托管、信息发布、股东登记开户直至支付清算交割等各个环节,都开始依托互联网络的服务。投资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网上游览等方式登记和交收,借助信用卡通过互联网络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买卖。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投资者只要把自己的机器连到互联网上,能够连通证券交易所,那么就意味着将委托柜台移到家中,网上交易将成为现实。鉴于此,我们要认真研究、统筹规划,抓紧引进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高效、快捷、便利、安全的证券交易体系,迅速缩小与世界发达证券市场的差距。

人类社会即将迈入21世纪。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国证券市场必将以现代化的崭新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屹立于世界证券市场之林。

标签:;  ;  ;  ;  ;  ;  ;  ;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展望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