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_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论文

社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_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论文

社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阶段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1)08-0024-06

一、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它已超越列宁所讲的帝国主义阶段

近现代三次新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世纪末开始的以蒸汽化为标志的第一次新科技革命,促使欧美诸国摆脱了封建主义的羁绊,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19世纪末开始的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新科技革命,使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20世纪末开始的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新科技革命又使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什么新阶段?对此国内外理论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从一般垄断或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有说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垄断资本主义、法人资本主义、全球化资本主义、后资本主义等等。我在1982年出版《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书时也认为当代“私人资本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进而发展到跨国公司”。1985年,我学习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后,开始重新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发展到什么新阶段的问题。1988年9月5日北京出版的《理论信息报》首先披露了我的新看法,我自己进而写成《从传统社会主义到现代社会主义》专文,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1989年第3期。文中我把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为封建资本主义;第二,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为自由资本主义;第三,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为垄断资本主义;第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已开始发展到社会资本主义。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我提出的“社会资本主义”说在报刊上受到批评,甚至有人把它列为科学社会主义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首要表现之一。可是批评者只是简单化地扣上一顶政治帽子,并未见到摆事实、讲道理的文章。199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为我出版《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的文集时,我一字不改收入上文,但是加了边注:“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发展到什么新阶段,理论界有不同看法。对这一问题我缺少深入研究。社会资本主义的看法可能不妥,以后另文探讨。”1991年和2000年我先后两次到美国考察了一年多。1988年以后还到香港、台湾考察过几个月。现在我依旧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不是列宁所讲的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而是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如果还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那么,战争与革命依旧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只能是短期的一时的现象,那么我们就还要立足于准备打世界大战,立足于推行世界革命。可见认清当代资本主义处于什么新阶段,这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涉及到我国国际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的头等重要的实际问题。

列宁于1916年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这部划时代名著。书中归纳出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第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的高度,以致造成了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第二,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溶合为金融资本,形成了金融寡头;第三,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全部分割完毕。据此,列宁作出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论断。他还说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就是从民主转向政治反动”,“帝国主义无论从对外或对内政策中,都同样力求破坏民主,实行反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帝国主义无疑就是对一般民主即一切民主的‘否定’,而决不是对民主要求中的一个要求,即民族自决的‘否定’。”(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8卷,第133、134页。)他还指出:“帝国主义战争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战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方面进行的民族战争不仅很有可能,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可见战争与革命是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世界的两大问题或两大主题。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已经被20世纪帝国主义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一系列国家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所证实。但是我们只要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研究当今世界,就不难发现,列宁所阐明的垄断资本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迄今大部分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特征甚至已经消失。资本主义民主在一度遭到破坏、有些国家甚至转向野蛮的法西斯主义残暴统治之后,民主在当代又向前发展,而且已经蔚为世界洪流。和平与发展已经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的两大问题,即两大主题。因此,只有超越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从当今世界的实际出发,我们才能认清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社会资本主义新阶段。

二、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的六个基本特征

我之所以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社会资本主义,是考虑到它已具有以下六个新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更高了,范围更广了,层次更多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的主要标志是蒸汽化,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当今社会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的主要标志是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与之相适应,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的地域范围也由民族化、国家化发展到国际化、洲际化,再发展到当今的全球化、世界化,还行将发展到太空化、宇宙化。当今已有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交换部门、流通部门和消费部门都在组织全球化的大协作。作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蒸汽化,主要是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即以蒸汽力取代人力和畜力。作为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电气化,除解决生产中的动力问题外,还给人类生活以诸多方便,如电灯、电话等。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信息化、网络化,则是人类在一切领域无处不用、无时不用的万应灵具。它还有助于基因工程的发展,创造出生物新物种,使生物工程这个新产业得到大发展,以丰富多彩的各种新产品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求,使工业社会发展到更高形态的生物工程业社会。它还有助于开采深矿,开发海洋,甚至使人类移民太空和其他星球,进行更加新奇的生产,过着更加美妙的生活,真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词名句)。它甚至有助于改造人类本身,使人类变得更加健康聪明,更有智慧智能。新人类才是能够不断创造最新生产力的总源泉。

第二,适应社会生产力新革命的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的程度也更高了,范围也更广了,层次也更多了。私人资本不仅发展为社会资本,而且社会资本大量股份化,股份资本又职工化、大众化、分散化、全球化。列宁当年所列举的垄断资本的辛迪加、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多种形式有的已不存在,有的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涌现大量大、中、小型的股份公司和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并非都是各国垄断资本的联合,也有非垄断资本的联合。美国已不是能由摩根、洛克菲勒、杜邦、梅隆等八大家族财团统治,而是约有200家大股份公司和银行占优势。约有60%多的人民拥有不等的股票。大股固然操纵在大资本家手中,但是中、小股东越来越多。随着第三、第四产业即服务性行业和信息产业的大发展,促使中、小企业数量激增。自由竞争会趋向垄断,强有力的反垄断又会加强自由竞争,当代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趋势非常突出、强劲。在列宁所讲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可以说是大垄断、小竞争,以垄断为主。而在当今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则是大竞争、小垄断或中垄断,垄断已开始转变为以竞争为主,竞争已经压倒了垄断。列宁所讲的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溶合起来的现象也已基本上消失,当今银行已不是通过持股来控制工商企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独立作用已更加显要。尤其是共同基金会的迅速发展很值得注意。这是由众多投资者共同投资联合组成的大众化的社会资本集团。它采取法人资本的形式,由职业经理或管理委员会充当法人负责经营,实行整体的定向投资,具有灵活、方便、可靠、收益稳、风险小的特点。资本家投资于共同基金会可以免税,同时捐献一部分赢利给社会文教等单位,从而博得慈善家的好声誉,大股东又可以与小股民联合成命运共同体。无怪乎它被称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安全阀”。在分配方面也有变化。近30年来,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收入提高较多,中间阶级数量大为增加。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利润分享制度,使本企业表现突出的职工也能分到红利。这样就把本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许多工人纳入其体制之内,变成维护、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动力。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不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很明显的表现。在经济方面,除了上述资本结构、企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外,经营管理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市场消费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等也都有重大变化。经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大为提高,人员与部门大为精简,对人的管理超过对物的管理。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力大为减少,服务性行业的劳动力大为增多,在物质生产部门中传统工业的劳动力大为减少,高新技术行业的劳动力大为增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工人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满足人民衣食基本需要的消费品的比重在总量中越占越小,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的比重越占越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劳动差别、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差别越来越小,各地区经济趋于均衡化、一体化。阶级结构并非像马克思所预言的朝葫芦型发展(即中间阶级越来越少,社会朝两极分化,工人这一极又远超过资本家那一极),而是呈橄榄型或菱角型(即中间阶级越来越大)。工人阶级出现五化趋势,即白领化、多领化(除白领、蓝领外,还有高级管理层的金领、维修与营销人员的灰领和大量女工的粉领)、知识化、智能化(配备有电脑和电器的工人越来越多)、有产化(不再是完全的无产者,小有储蓄和股票者越来越多)。政治民主化、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民众不仅参与国家管理,而且参与企业管理、社会管理。战后美国选民由21岁降为18岁,宪法明文规定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八年。民主政党与民主国家,其首领必须一届一届、一任一任更换,决不能一代又一代赓续。人民大众的文化大有提高,多元文化、大众文化获得较大发展。社群主义比之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获得很快发展。社会自治的程度大为提高,社区建设日趋丰富、健全,使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大有改善。

第四,国家政府的社会职能大为增强。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其对内职能主要是压迫人民,对外职能主要是侵略扩张。但是在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态势驱动下,国家政府不得不越来越加强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社会的进步,缓解社会的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不仅与垄断资本结合,而且还要大力扶植非垄断的中小企业。国家政府通过调整利率、税率和汇率来促进经济发展;国家政府还通过“国有化”和“政府直接投资”的途径建立一批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是私人企业难以经营或无利可图的。国有企业还为私人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提供多方面的便利,如廉价的原料和燃料,方便的运输和通讯以及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等。国家政府还大力增加科技和文教拨款,尽力提高科技和文教水平,十分注重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经常奖励和赞助各种科技研究成果。国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为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教和人民生活在内的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推进器。国家政府还致力于建立并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照顾社会各部分人士的权益。如失业救济、劳工保护、老人退休、儿童教养、全民医疗保健、低收入者的补贴和减税等。国家政府还大力缓解劳资矛盾、钝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对付工人阶级除了采取武力镇压、行政管治、法律制约外,更加强经济收买、政治妥协、文化影响、思想腐蚀和组织渗透。国家政府在某些方面已经变成为全民利益的重要的协调器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关键的磨合器。总之,国家政府也在更加社会化。

第五,全球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大为增强,国际关系更加社会化。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第四、第五特征是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应该看到这两个特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浪高过一浪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已经把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打得步步后退,被最大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的领土已经纷纷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亚非拉和大洋洲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取得了独立,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已经土崩瓦解。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仗其在战后带头掀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依然拥有强大的经济、科技和政治、军事实力,依然在尽力维护其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除通过资本输出、商品输出外,还增加技术输出等渠道,继续盘剥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有的发达国家,首先是美国,依然在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预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尽力使之边缘化,继续依附于发达国家。同时,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与矛盾也依然激烈。主要位于南方的发展中国家与位于北方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然而当今世界毕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全球194个国家,发达国家近30个,准发达国家也约近30个,它们之间已很难像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那样再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已勿需用发动新的世界大战的手段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130多个发展中国家也难以再发动民族解放战争来反对发达国家对它们的欺凌与盘剥;大多数国家也难以出现国内革命的形势。虽然局部战争与局部革命还会连续不断,但是从总体上看在新科技革命大潮席卷全球的态势下,战争与革命将越来越退居次要地位,和平与发展会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主题。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区域联合和国际联合,增强同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在协作与斗争中逐步发展自己的经济与科技。在发展中国家坚持斗争之下,发达国家不得不实行普惠制并多次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即是说,只有加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才是解决南北矛盾的主要途径。在维护和平与发展、协调竞争与协作方面,各国政府代表联合组成的联合国的作用在逐步增强,同时全球非政府的国际组织已增至三万个之多。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新的组织和新的动力,也是国际关系进一步社会化的明证。

第六,社会主义因素在逐步增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已讲过资本主义社会有社会主义因素。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在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新社会因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60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我们要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发现未来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492页。)。列宁于1917年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注:《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3卷,第266页。)。当代社会资本主义可以说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进一步,社会主义因素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逐渐积累。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各国共产党人利用合法斗争筹办的工农商贸企业和文教单位自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工人自己集资、自己管理的合作企业或职工持股公司,农民自己组织的各类生产、供销、信贷合作社,城乡居民的消费合作社,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数量越来越多。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共同决策,为发展企业献计献策。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计划调控,尽力减少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投机性和破坏性。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还采取各种社会福利措施,如医疗保健、社会保险、失业救济、最低工资限额、低收入补贴、带薪休假、妇女甚至男子休产假、对老人和幼儿的照顾、教育免费等等。这些社会主义因素的逐步增长并非资产阶级当权派本性的改变,而是在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革命物质成果日益丰富的前提下,经过国内人民大众长期坚持不懈的斗争,资产阶级为了防避、缓解经济政治危机而被迫实行的。也有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自发形成了某些集体经济。还有两个内外部因素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的逐步增长起了重大作用。内部因素即社会民主党执政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达30多国),执政的时间越来越长(如瑞典社会民主党执政达半个世纪以上)。社会民主党虽然是改良主义政党,即改良资本主义而不推翻资本主义,但是也都是主张社会主义的,所以它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赢得民主选举执政后,多少都要采取一些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政策,以博得劳动人民的支持。外部因素即世界上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成就显著,这也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奋起斗争,使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不得不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以缓解其内部矛盾,维持其资本统治。

既然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又在逐步增长,所以对具有以上六个基本特征的当代资本主义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是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的。因为社会主义的本意就是继承资本主义所开创的高度社会化的文明成果,又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形态;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还有社会主义因素在逐步增长,更可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

三、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根据实际变化和实践经验在理论上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资本垄断是伴随着市场的自由竞争早在19世纪初就已较多出现。私人资本家总力求独占、垄断市场以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在1847年出版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奠基名著的《哲学的贫困》中,针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家蒲鲁东对垄断与竞争的曲解,马克思就已指出垄断与竞争的辩证关系。他说:“垄断产生着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垄断者彼此竞争着,竞争者逐渐变成垄断者。”“垄断只有不断投入竞争的斗争才能维持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176页。)20年之后,他进而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这部划时代的巨著中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必然性。他这样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这样,“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268-269页。)。实际上私人垄断资本在19世纪下半叶又得到较大较快的新发展。恩格斯于1880年进而讲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出现这样的新形式,即“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在托拉斯中,自由竞争转为垄断”(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751页。)。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托拉斯、辛迪加、卡德尔等垄断资本新形式的新发展,列宁于1916年提出了帝国主义论,指明了19世纪的资本主义还是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论的重大新发展。如果列宁还固守着马克思的《资本论》,不去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的基本特征,就无法超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正是由于列宁在理论上的新突破,才使人们认清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什么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会激化,为什么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的两大主要问题,为什么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必然引起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殖民地被压迫民族革命,从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奋起去夺取革命的胜利。列宁原以为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他预计两大资本主义集团发动的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将使资本主义最终葬身于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革命的火海。实践证明,世界资产阶级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和战后,尽管遭到部分灭顶之灾,然而还能吸取经验教训,重新自我调整,再度掀起第三次科技革命,并从世界社会主义摄取养分,使世界资本主义更上一个新台阶。

现在看来,社会资本主义才是世界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社会资本主义不仅从垄断资本主义那里继承了垄断性、垂死性和腐朽性,而且还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生命力和调节力。在世界范围内社会资本主义还可能延续一二百年之久,这方面我们切不可再犯急性病。马克思恩格斯原以为自由资本主义只能有几十年的寿命。马克思一再赞成这种说法:“十九世纪革命的秘密:无产阶级的解放。”(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386、774页。)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也都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只有几十年的寿命,所以一再急于要推进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怎样搞法只能由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国实际出发来反复求索。预期革命大体上将是通过逐步改良积累量变和局部质变,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起来之后的关键时刻,还会有强烈的斗争才能完成质变。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各种固有矛盾依然深刻,这包括快速增长的社会生产力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等等。从这些方面来看,可以说,资本主义面目尽管焕然一新,资本主义本质依旧不变,真是万变不离其宗。但是如果从以上六个基本特征、尤其是从社会主义因素的逐步增长来看,应该说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它已经开始离开原来列宁所讲的垄断资本主义的框架,发展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

如果我们还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表述当今的资本主义,那表明它还是处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其实垄断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只相隔很短的时间;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决非相隔七八十年之遥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列宁在1916年6月写成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第五章中就已指出:“在金融资本时代,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是交错在一起的,实际上这两种垄断都不过是最大的垄断者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一些环节而已。”(注:《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636页。)1917年4月他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进而讲到:战争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垄断转变为国家垄断”,“垄断资本主义正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24卷,第353、444页。)。1919年3月通过的俄共(布)新党纲指明:“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了非常高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替了自由竞争”(注:《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29页。)。可见列宁所说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可以说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如果当今还是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岂不是还没有超出列宁所概括的那个旧阶段?

如果我们不突破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我们在理论上岂不是无法创新?有许多理论工作者都已看到,以电子信息为先导的这一场全方位、加速度的新科技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由于未能突破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论,总还是局限在垄断资本主义的旧框架内打转,因此理论上还难以创新。应该看到,尽管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私人垄断资本,甚至也已产生国有资本(如拿破仑、梅特涅、俾斯麦实行的国有化),但是由于垄断资本尚未占绝对统治地位,所以列宁还是把19世纪的资本主义称为自由资本主义。当今虽然还存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是它已不占绝对统治地位,当代资本主义已有多方面的新的特征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应该不囿旧说,打破陈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向前去发展马列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这里提出的社会资本主义论就是不揣冒昧的粗浅尝试。限于篇幅,本文还未能就社会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有关理论问题作更详尽的论述。抛砖引玉,敬请指正。在我承担的国家项目,由我牵头主编的“中国现代科学全书”之一《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将对社会资本主义问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我认为从理论上认清当代资本主义已进入社会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在实践中有多方面的意义。第一,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提供了客观时代依据和理论依据,为我国推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只要世界上还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战争的危险就依旧没有消失,因此我们还必须实现国防现代化,以防备战争。但是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只要处理得当,大规模的战争是可能避免的。中国作为世界政治大国,理应能够为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多作贡献。第二,为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提供了客观时代依据和理论依据。在社会资本主义时代,世界已难以再回到像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那样资本主义列强形成两大集团、两极对抗的局面,也难以再出现像美苏那样两个大国两极争雄的局面,美国这个唯一超级大国也难以单极独霸世界。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局面已经越来越凸显。我们要善于联合众多国家,反对霸权主义,抑制美国超级一极,尽快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成为多极世界中强有力的一极。第三,为我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提供了客观时代依据和理论依据。列宁当年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看来还只是一种策略手段,因为资本主义国家迟早“会找借口来打仗”,战争只是延期而已。当今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和平共处可能成为一种战略方针。我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同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长期和平共处、协作、竞争,既协作又斗争,在协作中斗争,以适当斗争求平等协作,斗争要有理、有利、有节。第四,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既然难以指望由战争引起革命,就不能急于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人民民主革命,现时也不能由于难以形成革命形势而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各国通往社会主义之路要由各国人民大众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独立自立地长期探索。我们要在道义上支持各国人民开展的反对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的斗争,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第五,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善于扬长避短(扬我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长,避我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和国民素质较低之短),取长补短(职各国文明成果之长,补我文明欠缺之短),加速各方面社会化的发展,加快各方面体制的改革,消除封建主义、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余毒,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根深蒂固的“左”,尽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就越大、越全面,就越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增长。第六,既然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达到社会资本主义新阶段,既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有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那么我们在国内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就可以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放心大胆地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企业取得更大程度的发展。私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国家掌控和广大工人阶级群众监督之下,不仅不会对社会主义制度构成威胁,而且比之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无疑具有更多的社会主义因素。它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有益的补充和有力的助手,同时也有利于吸引外资外力,以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标签:;  ;  ;  ;  ;  ;  ;  ;  ;  ;  ;  ;  ;  ;  ;  ;  ;  

社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_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