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回族文学理论”的两个问题_回族论文

论“回族文学理论”的两个问题_回族论文

评《回族文学论丛》二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回族论文,论丛论文,文学论文,二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题记:《回族文学论丛》是研究回族文学的系列丛书,由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编辑、李树江副研究员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本文评述的是其中新近出版的《马宗融专集》和《回族民俗学概论》。

回族文化先驱的重塑—一评《马宗融专集》

作为中国现代翻译家、作家、教授、回族文化的倡导者和先驱者,马宗融先生毕生以一颗拳拳热爱祖国、热爱民族之心,为推动中国新文学事业的发展,为促进回族文化和教育的进步,为迎接光明的到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由当代知名学者、作家李存光、李树江编选,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宗融专集》①(以下简称《专集》),收录了著名作家巴金、阳翰笙、夏衍、顺圣陶、老舍等人撰写的怀念及回忆文章,以亲身经历抒发了对马宗融一一这位回族兄长的深厚的友情。当代中国文学的泰斗巴金先生一直把马宗融先生看作是“长兄似的友人”,在马宗融先生身上,“我看见中国知识分子的正气在他的身上闪闪发光……”②著名诗人邹荻帆作为马宗融先生的学生,颇有感触的说:“巴金先生是马老师的好朋友,他在《怀念马宗融大哥》一文中说:‘我看见中国知识分子的正气在他身上闪闪发光。’就我所接触的些许事情,也能证明巴金先生的这句评语。”③

《专集》共分“怀念·回忆·记述”、“马宗融著作选”、“马宗融译作选”、“马宗融著译编目”和“马宗融研究资料目录”五辑。编者正是借助于5辑中的那些理性材料,来揭示文化先驱者追求自由、光明的本质;同样,又通过5辑中的那些感性材料,为广大读者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历史事实。

《专集》最大的特色是突出了马宗融先生作为回族而对本民族文化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和对本民族宗教信仰的精辟阐述,这一特色集中表现在“马宗融著作选”一辑中。诸如《理解回族人的必要》、《我为什么要提倡研究回族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等文章,即是促进和推动研究抗战时期回族文化的最好篇什。

从马宗融先生的有关文章看其文化观,可以说他的回族文化观是开放而富有远见的。例如对中国回教救国协会自成立以来所做的实绩,以他的话说就是:“消除回教及非回教国民间的隔阂。”并进一步言明:“……又曾组织一回教文化研究会,所约请参加者除回教著名之士外,多是在全国文化界及文艺界负有重望的非回教作家和学者,目的在使人人识知回教文化对中国整个文化有何贡献,居何地位,以增进回教国民的自信心、非回教国民对于回教文化的深切的理解,由之以促成全民族真诚无伪的团结。”④

因此,《专集》的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当代人对文化先驱者的一种追忆,对文化先驱者精神与性格的重塑。对于后人,《专集》犹如一面镜子,从中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对于处在被奔波、忙碌,甚至尔虞我诈的当代人就要遗忘的诸如马宗融先生一辈文化先驱者来说,《专集》的出版,意义就更加不寻常了。

此意义我以为至少有三。

首先在于对回回民族沉淀已久、埋藏较深的文化意识的呼唤。马宗融先生无疑是一面属于回族自己的文化旗帜,这面旗帜存放久矣,上面落满了岁月的尘埃,但是倘若迎风招展,它依然具有当代的文化风采。马宗融先生在从事翻译工作之余,热心于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写下了《抗战四年来的回教文艺》、《对〈国家至上〉演出后的希望》等论文与随笔,以一颗富有高度责任感与民族感的心灵,折射出回族自身文化意识和捍卫整个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奋争的光芒。

其次在于对回回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和弘扬。由于种种原因,回族古代文化人较之回族现代文化人更被当代文化界所重视,基于此,《专集》在对回族现代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面,也是一次积极有效的尝试与促进,更不肖说马宗融先生本身就是一位“放声歌颂阳光和生命”、“渴求光明和正义”⑤、刚直不阿、待人真诚的进步学者和战士。例如他创作的诗歌《赠沫若》、《太阳》,散文集中的《战 战 战》等等,无不给人们以积极向上的启迪和崇尚美好生活的快慰,这些篇什已不仅仅是回族文化里的珍贵史料,同样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优秀华章。

其三在于对抗战时期文化思潮的轨迹的描述和总结。因为马宗融先生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以及回教文化最早的倡议者和参与者,马宗融先生一生所从事的文化事业,无不是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化事业息息相关的。因而对马宗融先生个人的生活、创作以及社会活动的研究,也正是对现代文化(文学)史的一个侧面,抑或是一个细胞的研究。从马宗融先生的《抗战时期的文人》、《克服你如桨的笔》、《征求父母之类》等名篇,不难看出当时文化人的慷慨之气势。也就是说,“从这一个”侧面或“这一个”细胞,必定可见当时之一斑。事实证明,这一个目的达到了。

马宗融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有着特殊意义的回族人士,长期以来却像一颗珍珠被埋没甚至封存着,而今,这颗珍珠又重现出了它的光与彩。

《马宗融专集》的出版,便是佐证。

回族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碑石—一评《回族民俗学概论》

民俗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学问。中国民俗学及至世界民俗学由来久矣,不仅产生一大批卓有见树的著名学者,而且所研究、涉猎的民俗范畴,更是包罗了各色人种的一切生活现象,此方面的著作同样可称为丰富。然而,对于中国回回民族的风俗习惯,却很少有人专门作为一门学问进行认真钻研。我们看到的也仅仅是字里行间的只字片语,或零零星星发表的一些文章,还没有看到专事回族民俗研究的宏观巨制。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在回族民俗研究者当中,王正伟是一位十分勤勉、颇有收获的回族学者。他自1979年着手准备资料,期间从事有关回族民俗学的研究,并参编(著)了《中国少数民族故事大系·回族民间故事选》、《回族风情录》、《中华风俗大观》、《中国回族大辞典》、《〈古兰经〉概述》等多部书籍,直至1994年4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历时数年写成的20万言的《回族民俗学概论》⑥。

从宏观角度上看,民俗学现在研究的内容,是指仍然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被民间传承的活生生的民俗事象。一般学者认为,民俗的特点包括民俗的社会性和集体性、民俗的类型性和模式性、民俗的变异性、民俗的传承性和播布性;而对于民俗的分类,学术界认为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和精神民俗⑦。

《回族民俗学概论》的作者王正伟先生较之其他学者都更为直接。他研究的是民俗学领域内的一个特殊的民俗一一回族民俗,因而对广布于祖国各地的回回民族的民俗的总结和归纳,既不能与其他民族的民俗相同,又需要讲求一定的科学性。王正伟认为,回族民俗学研究的回族民俗,有着“宗教性”、“民族性”、“区域性”、“复合性”、“传承性”、“历史性”。

回族的宗教性民俗特点是建立在伊斯兰教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历史上回回民族的形成,从源流上讲,无法脱离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这一历史事实,回回民族的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其轨迹同样与伊斯兰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否定这一事实,其态度是不科学的。王正伟认为,“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传承下来的回族民俗,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教特色。如伊斯兰教规定的念、礼、斋、课、朝的‘五功’,始终成为回族信仰民俗的核心。”⑧的确,信仰对于任何民族来说,都是核心,其发生发展的轨迹,形成一整套民俗的内容。回族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说,我们的世界是由“神圣的”和“世俗的”两大版块组成,那么,得自于世俗的经验就是关于日常生活的经验,除了日常领域,剩下的就是神圣的领域,它存在于世俗领域之外,并引起人们对它的敬畏。一切宗教正是对这种神圣的经验所持有的态度,它通过宗教仪式的各种活动以保持与世俗经验的根本分离。这部分神圣的经验,就发展成后来的宗教性民俗。⑨

回族的民族性民俗特点则是从民族学自身的特色中总结得出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回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爱国爱教的优秀民族。历史上,回族也和其他民族一样经受了各种磨难与考验。因此,回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斗争、奋进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存在于回族成员的各项行为之中,在指导成员行为的同时,更约束着民族自身的发展。或者说,回族的民族性民俗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而,对这一民俗现象的研究,同样具有着重要价值。同时还应当说明的是,属于这一特点范围的传统的家族结构,在现代化色彩日益浓厚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和分化。如财产转换、行为转换、组织转换、身份转换、文化转换,这也是比表象更深一层的变化。⑩此外,“回族的人生礼仪习俗、武术体育习俗、婚姻习俗、节日习俗等等,都富有典型的民族特色”(11)。

回族的区域性民俗较之中国其他民族成员来说是最具鲜明特色的。由于长期形成的种种原因,回族有着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在中国的每—个地区,都可以见到回族人的身影。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塞外,从穷乡僻壤到繁华都市,回族人民辛勤地劳作着、建造着自己美好的家园。正是由于这样,回族人民才养成了自强不息的性格和品质,也还是由于这样,在回族人居住的地区,才形成“百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12),的地域性特点。仅仅以回族饮食而论,北京、上海、四川、陕西、宁夏、新疆……各有相同,又各有不同。可谓南北各异、乡邻有别。这是因为任何—个民族的民俗,共更改、变异无不受到地域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民俗作为文化观象,它是客观物质生活的精神反映”(31),因此即使是同一民俗,在不同的地域所受到不同形式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其本身的差异也同样明显。加之民族间的杂居,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吸收与往来,民俗内容也会有—些交融。

回族的复合性民俗内容,是与各民族(包括阿拉伯各民族)文化相融的产物。只是需要说明的—点异,这种交融不是无条件的。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其对外民族的民俗都要经过选择以适应自己的需要,有时甚至还要经过自我的改造。在这里,我们将回回民族所受中华本地文化的影响称做“内部渗透”,把回回民族受到的伊斯兰教、阿拉伯民族文化的影响称做“心灵渗透”。或者将前者叫做“发展期渗透”,将后者叫做“史前期渗透”。不论名称如何,外部世界对于回回民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有些对回族的形成和发展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总之,民俗的复合性的产生是受到了地域观念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加上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间的交流,民俗也在互相受着影响。正如《回族民俗学概论》中所写:,回族的清真寺建筑,既有阿拉伯圆柱拱顶式建筑,但更多的则是中阿合壁式或纯中国宫殿式建筑。”由此亦可见一斑。在回族饮食方面,“传统节日食品馓子以及西北回族中的粉汤坟子,分别源于汉代和唐代汉族的食品”,在回族丧葬民俗中,“既继承吸收了伊斯兰教的有关规定,又有从汉族民俗文化吸收来的事象”(14)。仅这一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是因为介入绵延功能的因素很多,如生产方式、传统文化、社会体制等。尤其是回族的服饰民俗和语言民俗,其交融复合或说所受到的绵延功能的影”向之痕迹十分明显。

回族民俗的传承性和历史性,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包括在宗教性、民族性等民俗事象之中,我们在此不做详细评述。王正伟先生对在回族民俗中相对稳定的民俗部分,均已经给予了宏观上深刻的论证。微观上则是例举了一定事实,诸如沪斯兰“汤瓶功”、回族“宴席曲”等等。只是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民俗的传承与播布是不容分割的两个方面。传承是就其时间上而言,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播布是就其空间上而言,是由于民族的迁徙造成的,这对于旧时代遭受迫害的回回民族而言,是不可忽视的一十重要民俗现象。民俗横向传播的结果,可能形成一定的民俗圈。这种民俗圈是以地域关系和民族关系相联系的,例如西北的回、汉、东乡、撒拉、土、裕固等民族都有演唱“花儿”的习俗,此习俗在西北形成了一个“文化圈”(15)只有时间上的传承而缺少空间上的播布,就如同一个完整的宇宙突然缺少了其中的空间一样。

或许,这并不是王正伟先生的失误。因为从事民俗学研究有着许多角度,下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回族民俗学概论》就是工正伟先生的方法与策略。同烊,在从事回族民俗学依然是凤毛辩角的今天,我们说王正伟和他的《回族民俗学概论》将会在回族研究界占据相当重要的一席,甚至说王正伟树起的是构成一座回族民俗文化研究的丰碑的重要碑石,都1994年4一日用于秋风阁

注释:

①《马宗融专集》系李树江主编《回族文学论丛》第5辑,1993年荣获第8届北方51省市自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②见《马宗融专集》所收巴全文章《怀念马宗融大哥》。

③见《马宗融专集》所收邹荻帆文章《闪光的背影一一马宗融老师在复旦的二三串:),

④马宗融《精神动员与动员精神》, 见《马宗融专集》第100-101页。

⑤见《马宗融专集》代前言。

⑥系李树江主编《回族文学论丛》第6辑。

⑦参见陶立璠爵先生所著《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⑧《回族民俗学概论》第3页。

⑨参见<美>托马斯·奥戴著《宗教社会学》,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章。

⑩参见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牛版。

(11)《回族民俗学概论》第4页。

(12)晏予春秋》语,转引自《回族民俗学概论》第4页。

(13)《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33页。

(14)《回族民俗学概论》第5页。

(15)参见《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杜,。

标签:;  ;  ;  ;  ;  ;  ;  ;  

论“回族文学理论”的两个问题_回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