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开展普通话教学与测试措施初探论文_王姿化

中职院校开展普通话教学与测试措施初探论文_王姿化

摘要:在现阶段的中职阶段,普通话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中职院校普通话教学现状,提出了开展普通话教学的策略:强化规范读音意识;引入分层目标教学;营造和谐课堂气氛;采用多种训练形式。认为要建立中职院校普通话测试机制,这对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对普通话推广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院校;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测试机制

引言

中职院校学生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无论是对今天的学习还是对今后的求职和就业,都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不同地区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发音习惯及语言氛围,部分学生普通话基础较差,发音短板各不相同,且学习自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给普通话教学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1中职学校开设普通话课程的重要性

普通话是国家法定标准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的基本政策。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职学生应该要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毕业时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等级标准。所以,中职学生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既有助于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又有益于适应未来各类职业的需要。

2向中职生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普通话兴趣不高

职业学校学生存在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思想,中职生学习兴趣缺失以及厌学情绪严重,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普通话并不是一门必修的学科。他们把普通话看作是一门简单的备用学科,不需要去学习和训练。这种想法影响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阻碍了普通话教学的顺利进行及良好效果的取得。

2.2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过多的注重语法、发音等教学内容,内容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沉闷没有学习氛围。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去练习,师生互动较少,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激发,课堂表现不积极,进而失去学习的动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氛围不会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影响他们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

2.3普通话课程师资较薄弱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早已规定担任普通话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达到普通话一级水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都是语文教师或由其他专业课程教师承担普通话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兼课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大部分仅为二级甲等,不符合课程要求。

3开展普通话教学策略

3.1引入方式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首先给出了这样一句话“我今天上班坐的是出租车”。这句话中出现了很多平、翘舌音字,如:“上、坐、是、出、租、车”等。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发音习惯,翘舌音是重庆方言的短板;而遇到一句话中平舌音字和翘舌音字连续、大量出现的时候,重庆人往往难以快速、准确地加以区分。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读这句话时对于平舌音和翘舌音判定和发音不准确。而快速准确地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学生会觉得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并很有“成就感”,所以兴趣高涨,有几位学生还主动要求朗读,引发了学生阵阵笑声。这时,老师适时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读得更准确一些?”“我们如何辨别并读准平舌音字和翘舌音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并完成课堂教学内容,避免了课堂上单纯讲授的语音理论、单纯练习说平舌音字与翘舌音字的枯燥乏味。当学生掌握好了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规律之后,再让学生朗读,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说好普通话在将来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对学习普通话有了更浓厚的兴趣,课堂效果十分显著。

3.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中职学生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时,通常会不自觉地夹带大量的方言词语和发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这一现象,授课教师可根据生源地语言特点,帮助学生发现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规律,纠正学生的不良表述习惯及错误发音。笔者所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学生的方言口音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平翘舌不分、鼻边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误读轻声儿化等。授课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语音专项训练,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3.3让每位学生都做“推普”的宣传员

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而普通话学习的关键在应用,故课后的练习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想要学好普通话,要做到自身参与到“推普”宣传工作的队伍中。具体要求是:①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同学之间都用普通话交流;②每天坚持背诵一首古诗词或朗诵一段课文,并录下来,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改正错误;③坚持每天看新闻联播,听自己感兴趣的有声节目,如明朝那些事;④在公共场所尽量使用普通话表达文明礼貌用语。

3.4评价方法多样化

为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建立自信,笔者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采用分组对抗、互评、教师点评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如学生朗读完后,让本组成员或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一下朗读等级、说一说发音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也可以由老师点评,根据评价适当计分。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明显提高,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也较浓厚。

3.5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推普活动

为了“推普”工作广泛全面进行,学校应推广普通话宣传与实践活动。比如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推普”简报比赛等。教师要将每一次活动作为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提高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的绝好机会。倡导每个学生参与,然后再评选出优秀的学生。这样做,不仅让每位学生都得到锻炼,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4建立中职院校普通话测试机制

学校要建立普通话测试机制,成立工作小组,组织学生进行统一报名,网上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核实无误后领取准考证;考场内要配备必须的电脑、耳麦等基础设施,在测试室张贴考试要求和相关规定等注意事项,测试现场统一安排工作老师;测试时间和考场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分批次统一考试,学生要持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到达指定测试点,经过测试人员查验无误之后,进行抽取考题准备考试;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测试过程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测试员要保证测试过程公正透明,测试员也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防止违规事件发生,确保普通话考试有序进行。

结语

总之,普通话课程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立竿见影的。我们不但要把普通话推广工作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普通话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使用普通话。要让学生多说,多练,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普通话课堂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更好地为学生的前途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梁海艳.普通话水平测试给普通话教学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

[2]顾晶.浅谈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1)32-34.

[3]钟志平、胡艳云.浅谈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6.27(6).

[4]李娜.浅析教师语言规范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3).

[5]田洪娟.中职学生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途径初探[J].现代教育,2014(4).

[6]蒋蓉.普通话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5(11):120.

论文作者:王姿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  ;  ;  ;  ;  ;  ;  ;  

中职院校开展普通话教学与测试措施初探论文_王姿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