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泉
惠州市东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施工阶段搞好成本控制,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是项目经营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市政工程项目工期制约因素很多,只有不断探索,寻求有效的提高成本的途径,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建筑工程
一、影响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因素
(1)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合格与否,都将直接影响构刚度和强度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市政建筑施工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工程的质量就不可能达到标准。然而目前,在我国很多市政建筑施工材料并未达到质量要求,不按材料规范施工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不达标的建筑材料大大地制约了工程的质量。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领导层、管理人员、施工人的综合素质。我国市政建筑施工行业不断出现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行为不规范、素质较低。人为因素的另一方面是质量意识,它在一定条件下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保证市政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是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特别是领导者的质量意识。但是目前部分建设单位存在领导层质量意识淡薄,重进度、轻质量,盲目追求工期;施工基层对工程质量缺乏责任感,违反操作规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市政建筑施工的质量。
(3)机械设备因素
施工的机械设备会对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因为机械设备是实现项目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机械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程度、施工设备、仪器的类型是否符合本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将会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4)施工技术因素
施工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在市政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掌握地基、模板、钢筋、混凝土、砌体、防水等施工工序的具体要求,不同工序间的搭接、不同施工方法的使用以及工种配合等施工事项都要提前安排好。
二、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1)施工前期质量管理,图纸会审
市政建筑建设中,设计图纸很重要,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组织各个参建单位进行细致、严格的图纸会审。审核工作包括:设计图纸是否有错误,图纸设计与实际施工现场是否相符、施工工艺和方法是否可行、图纸中所需的施工材料是否有保证、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等等。
(2)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建筑建设的施工人员应该严格保证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是后期现场施工的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包含施工目标、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质量等内容。还要对施工目标进行逐层分解,编制每个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
(3)技术交底
市政建筑施工前,技术员必须熟悉图纸和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组织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目的是让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在施工前明确所承担工程的技术要求和特点、施工工序和方法、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等,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圆满完成施工任务。项目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工程数量、工程工期、设计意图、采用的材料、混凝土的标号及施工配合比、施工中要注意的事项等。技术交底必须分级进行交底,各级技术交底必须做文字记录,以便检查施工技术和技术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4)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精选建设人员,形成系统建设合力
市政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建设都离不开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都是在人的主体能动性下发挥作用的结果,所以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市政建筑建设的质量。所以,参与市政建筑建设的人员必须要精选,在技术人员、普通工人等组成方面做到搭配合理,这样,才能保证在市政建筑建设中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系统建设合力。
(5)材料管理
在施工之前,必须作好材料检验。结构材料必须指派专人采购,有出厂质保单、实验数据、监理的书面认可和使用记录。而各项设备,在开工之前,也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鉴定、校正,这是预防质量事故的必经之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防水卷材宜采用温度稳定性好、抗拉能力强、耐穿刺、抗腐蚀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使用国家认证的厂家和有材料质量证明的材料,同时由现场实验员负责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设备管理
在项目施工阶段,在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的基础上,必须系统考虑建筑结构型式、机械设备功能、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
(1)机械设备的选型。应该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特点和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方便和维修方便的原则,贯彻执行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改良工具相结合的方针,突出施工与机械相结合的特色,使其具有工程的适用性,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具有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2)设备性能参数。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施工进度,选择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并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的设备。
(3)使用操作要求。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对保证施工安全直观重要,因此也影响着工程质量。所以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四、施工工艺
(1)在基础施工阶段,应做好下述工作:注意地质情况的变化,出现地质情况与设计勘查资料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洽商,采取工程措施,以免造成难以弥补的工程隐患。隐蔽工程要严格旁站,基础回填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到场认可,保证能及时发现地质情况的变化及工程施工的缺陷,要避免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2)模板工程中要
逐层复查轴线位置、标高、梁、板、柱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模板的拼制缝隙是否严密,封堵措施是否得当,支顶是否牢靠;支撑底部受力是否均匀;模板变形后未经修理不得使用。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模板内侧冲水清洗,清除模内垃圾,严格规定拆模时间。特别是悬挑结构的拆模时间,一般梁板结构可以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拆模时注意保护好棱角,防止缺棱少角。
(3)钢筋工程中要对进场钢筋要查验合格证,严格见证取样制度。不准使用不合格钢筋。钢筋绑扎后要及时查验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焊接点,要按照图纸校核,做好钢筋隐蔽记录,混凝土浇灌前仔细检查垫块、马凳是否垫好,遗漏应补充到位。
(4)混凝土工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到计量准确,拌和均匀,坍落度适中。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根据不同情况,管理人员要及时调整搅拌时间,严格控制外加剂,灌注混凝土前要再一次重点核实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对漏放垫块、踩筋偏位、扎丝脱扣等要及时整改;倾倒混凝土落差过大时要采取措施。控制好振捣间距,振捣必须确保表面出浆,在钢筋密集处应改用人工插钎振捣或采用带刀片的振动棒振捣,停振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超过时必须留施工缝。
(5)竣工阶段质量控制
竣工阶段市政建筑的质量控制在市政建筑施工工作完成之后,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审核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关键环节。具体任务是对已完工的市政建筑进行验收,确保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可靠性。市政建筑工程验收项目主要包括地基、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几个方面进行验收,质量检测人员对验收项目所测量的各种数据和施工报告进行收集整理,再根据我国市政建筑建设的统一标准进行分析、对比,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
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成本的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是对项目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的动态管理,在成本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功能,调动全体人员的成本管理观念,只有不断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才能发现工程项目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才能促使企业工程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叶瑞星.有关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2]李成龙.浅谈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中国科技财富.2010.13
[3]徐龙、陈华飞.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
[4]孙振刚.水泥搅拌桩在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5]杨传国.论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5
论文作者:郑秋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市政论文; 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