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中的评价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件编号:1003-7586(2006)06-0014-0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探索性课程,其中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通过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体验,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发展综合能力,它以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以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特征。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应如何进行评价呢?为使研究性学习开展得更富有成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笔者认为评价重点应该放到学生探究活动的角度来进行,而把教师的行为联系到学生的活动中来加以评价。新课程下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作为最终目的。
1 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重点
1.1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
科学探究的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探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优生。教师应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尝试设计以下评价表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定性(使用评语、等级制)和定量(用分值表示)相结合的评价(表1)。
1.2 评价的组织形式力求丰富
对学生评价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自评”“他评”和“组评”三种,其中“他评”又可分为“合作者评”“教师评”和“家长评”3种,在通常情况下,以前两者居多。
由于对探究能力的评价强调的是引起学生的反思促进自己发展,所以学生个体应该是评价的中心对象,是主要的评价者。而教师、集体、社会等其他评价主要是为检验“自我评价”的正确与否。
学生参与评价可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活动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评价的热情,促进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我们也尝试着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到评价的交互活动中,从而达到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1.3 评价内容要求全面
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还要重视对其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也注意对其生物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察评定。学生不仅要知道科学知识,还应会用相关的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既然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价应关注探究的全过程,那么就要让学生完整地参与和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这些都应作为评价中的环节。
1.4 质性评价方式统整量化评价
传统的量化评价方式仅凭单一的狭隘的智力测验,把学生鲜活的个性抽象成一组僵硬的数字,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潜能。然而,以质性评价(分别从认知层面、技能层面、情感层面进行)统整量化评价,却能较全面地反映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以质性评价为主,附加量化评价常用的形式有:设置评价表、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价、绘成长记录流程图、建立学生档案袋等。现以生物探究活动为例,给学生建立如表2所示档案袋。
利用档案袋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状况,不仅是评价形式的更新,更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多元智力理论所包含的教育思想,就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教师在使用档案袋时必须明确:(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水平;(2)教师的评价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3)教师的评价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2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发展
2.1 在开展课题研究时,我们对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1)课堂教学应确立怎样的教学目标,阶段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2)创设情景,导入对哪些新问题的研究;(3)设计哪些问题让学生探究、如何探究;(4)如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以及对阶段性成果的汇报;(5)如何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等。
2.2 评价者应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如果把评价者视为学习活动的旁观者,评价前无充分准备,评价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活动,不注意收集反馈信息,评价就毫无收获可言。教师只有有“备”而评,并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主要表现在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参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过程),才能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奠定基础。
2.3 评价者应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
评价者应以欣赏、发展的眼光去发现探究活动中的成功之处,取长补短,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不断提高授课水平,促进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创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3 收获与体会
3.1 成功之处
经过2年多的实践,我发现喜欢课题研究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研究的成果也很显著,这除了得到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以外,全体学生的投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中我亲身体会到了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性,尝到了师生关系融洽的甜头,更意识到作为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3.2 不足之处
评价过程中,如何使评价的内容更全面,评价的形式多样化,在实施量化评价时,如何使量化的分数更科学,更能体现出区分度,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商榷和探讨的。
事实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统一模式的评价标准。所以教师要打破寻找“惟一答案”的思维定势,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和实践,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综合应用各种评价手段和方法。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正面效应,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如何进行评价这一课题还需不断探索,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