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大赛视角的技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

基于技能大赛视角的技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

基于技能大赛视角的技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翁秀珍

(珠海市技师学院,广东 珠海519000)

[摘 要] 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视角,构建技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需从教学模式、“双师型”队伍建设、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多方面的实践平台等方面展开,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提高导游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模式;导游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将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技工教育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积极参加各市、省、国家以及世界技能大赛,技能大赛逐渐成为展示技校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成为社会各界评价技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技能大赛视角,探讨技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显得尤为必要。

一、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的促进作用

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浙江省旅游局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承办的“鼎盛诺蓝杯”第十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于2018 年5 月10 日—5 月13 日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隆重举行。其中参加比赛的高校共371 所,参赛选手1160 人,其中中职组68 所学校共171 名选手,2018 年第十届大赛是我校首次参加的导游服务技能的全国比赛。该赛直接由中国旅游协会的旅游教育分会举办,专业的旅游职业院校承办,因此在全国旅游院校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而且导游技能大赛的举办可以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导游人才培养与教育进一步坚持面向企业、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德技并育,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努力打造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导游大军。

政府要优化对青海特色优势企业的财政支持结构,完善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出台相应的投资优惠政策,构建完整的招商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公平、透明、开放的投资环境。青海省还要积极协调外汇、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工作,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减小企业运行的阻力,提升企业运行效率。

随着对肺癌研究的逐渐深入,继表皮生长因子之后,ALK基因被认为是肺癌的又一主要驱动基因,其中肺腺癌ALK阳性率为2%~7%。随着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对于肺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其中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在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明显[1]。本文探究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LK)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观察采用克唑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本届导游服务大赛共设3 个赛项,分别是机考笔试、导游词讲解、才艺展示。这些赛项综合考查导游的知识储备、讲解能力以及才艺基本功三大模块等能力。该赛事在行业的影响力非常大,各地开设了与导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对比赛极为重视。比赛对专业建设、提升学生技能和就业能力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技校开展导游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3.建立大赛培养人才的常态化机制。学校应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推行人人参赛的方式,建立常态化竞赛机制,每周、每月、每学期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围绕导游大赛设置的比赛。每周比赛可以以班级形式开展;每月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为单位组织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对参赛的学生予以奖励,给予一定的加分并纳入学生导游类课程的平时成绩考核之中。学期赛,可以加入我校每年举办的技能节项目中来,依据全国导游大赛获奖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予以表彰、颁发奖状及奖品。此外,获奖学生成为全国导游服务大赛的种子选手。

(二)促进导游专业学生提升岗位工作技能和就业能力

从比赛结果看,凡是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或地区选拔赛中获奖的学生,都被旅游企业提前录用并得到重用。可见,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确实强化了学生的导游岗位工作能力,并得到了旅游企业的高度认可。

旅游企业对导游专业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要求较高,要求学生不仅导游基础知识和业务法规知识,同时要求导游讲解能力要过硬。导游服务大赛的赛项涵盖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政策与法规、导游业务与导游讲解技能等五方面的能力,熟悉大赛的三个赛项并进行高水平导游词讲解和导游才艺展示的学生具备旅游企业导游岗位的核心能力。

二、我校导游人才发展现状

作为首次参加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笔者所带团队比赛虽然这次三名选手都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并且总成绩位列第20 名,但是成绩与其他参加多年大赛的院校存在较大差距。通过与其他院校同台竞技,参赛的教师总结出本校导游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与大赛相关的导游服务方面的课时偏少

我校的导游人才培养是归属于五年制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该专业有开设旅游课程也有开设酒店管理类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旅游与酒店业的综合职业素养与技能。由于我校位于旅游城市,为了配合该市酒店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中有60%是酒店课程,这样客观上旅游方向的课程就减少了,我校2017 年修订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与导游服务大赛相关的课程只有导游业务、地方导游基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二)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技能大赛比的是学生,赛的是老师,指导教师在整个大赛中主导作用明显。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考核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也是对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技工院校务必要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首先,以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为契机,通过邀请导游行业高级导游和金牌导游对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加强导游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导游类专业教师的服务水平。其次,导游专业教师必须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关注导游行业新标准、新方法,深入企业锻炼,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再次,建立带队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并且定期选派专职教师深入旅游企业一线参与实践活动。此外,技工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导游方向的教师应招聘富有实战经验的一线导游,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导游方向的师资队伍。

(三)“双师型”导游人才的师资比较缺乏

结合我校在本次比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导游人才的培养应该采取“学练赛”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对导游类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三、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技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加大导游类课程的课时,尤其是导游讲解技能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时。导游服务大赛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建立在足够课时量的基础上。通过对本届全国导游服务大赛获奖院校的调研,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需要做出调整,目前五年制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导游类的课程只占到了40%,而且导游类的课程目前开设的以全国导游基础和地方导游基础为主,导游实践类的课程只开设了导游业务,模拟导游和导游讲解技能都没有开设,一方面是课时量不够,另一方面是实践类课程缺乏。同时,学生熟练掌握导游服务技能的核心在于练习时间的累积,大量经验证明只靠课堂基础知识的学时是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导游。然后加快我校导游综合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晚修时间去实训室加强导游服务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大赛的举办时间规律,提前一年进行比赛人才的选拔然后制定训练计划,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导游服务大赛相关的训练,假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导游服务的水平考核。

(一)搭建“学、练、赛”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成功进行技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导游方向的教学师资主要来自学校,该方向的三名专业教师其中有两名是大学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就直接被招聘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只有一名教师有过旅游企业导游相关工作经验。这些教师由于是从学校到学校直接招聘进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导游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学生的辅导针对性不足,给学生参加大赛造成了一定影响。

基于技能大赛视角开展技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应主要从教学模式、专业教学师资队伍打造、建立课内、课外实训实习教学平台等方面构建。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和专业建设方面来,提高技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导游人才培养的质量。

2.专业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由于导游类课程的学习具有学习内容多、学习时间长、见效慢、学习过程枯燥乏味等缺点,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真正喜欢导游和成为导游人才的人少之又少。针对这些缺点,要求专业教师不断探索适应技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导游人才教学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导游类课程的兴趣。例如,面对学生练习导游讲解技能出现提不起兴趣的情况,教师可以借鉴互联网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各项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首先利用网络下载比赛的专业选手讲解视频和音频,然后和学生模仿专业选手的讲解风格,反复多次联系,并且借鉴微信小打卡程序,监督学生的练习打卡完成情况,学生练习结束后,请学生归纳讲解技巧,最后教师归纳汇总,从而提高学生练习导游讲解的兴趣。

导游服务大赛考核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五门课程的知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政策与法规、导游业务与导游讲解技能等五门课程。通过参加大赛,多所院校的老师互相切磋和共同学习,促使参赛院校反思自身专业建设不足,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导游服务大赛赛项设置为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修订依据。同时,导游服务大赛赛项内容为技校导游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各学校可以按照赛项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合理分配课时,重点提升岗位核心能力,充分体现了“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目的。

(二)以技能大赛为引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方向的导游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一节课,一半理论知识一半模拟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掌握每堂课的基本知识,并且有一定时间加以练习和模拟实训,但缺点在于授课模式过于单一,也给教学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不一样,存在个体差异,若只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往往在同样的时间内会出现显著的学习效果差异。其次,教学过程中只有理论知识讲授与模拟实训,随着导游课程内容的深入和篇章难度的不断增加,学生难免产生厌学情绪,从而降低学习效果。

通过对芬顿氧化反应条件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芬顿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双氧水总投加量为1.5%,反应时间为1.5 h,pH为3,COD去除率可高达74%以上;(2)多点投加芬顿氧化技术(间隔时间20 min)相较于普通芬顿氧化技术可提高20%的处理效果,在达到同样处理效果的前提下节省双氧水药剂约20%。

例如我们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中,为学生根据具体的化学知识,进行了实验可行性分析,没有直接教授学生“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而是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我作为讨论的参与者帮助学生自主研究实验方法。之后我为学生介绍了安全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利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利用高锰酸钾制氧、过氧化氢制氧、氯酸钾制氧等多种方法,有效地完成了实验任务,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效发展了探究意识与创新思维。

我们首先通过ATLAS前处理器导入模型。根据模型尺寸填写网格的最大尺寸、平均尺寸和最小尺寸,划分面网格和体网格。然后,我们创建材料属性,在项目列表中的名称中可以修改材料名称,修改密度数值等。同理可以添加弹性模量等材料参数。

(三)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多方面实践平台

学生导游服务技能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实践应用,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更应当为学生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多方面的实践平台。首先,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的资源,升级实训室的设备,加大实训室的使用率,提高学生的导游服务技能。其次,利用学校举办的技能节导游大赛、市举办的导游大赛等活动,组织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亲临现场进行观摩和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也应加大与旅游企业共育人才的力度,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的模式,学校适时推荐优秀学生去旅游企业进行导游服务技能的一线实践,为学生提高导游服务技能提供实战演练机会,提升学生克服真实情境的紧张心理,从而提升学生的大赛比赛水平。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技校应不断探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导游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提高技校导游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满足旅游行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提升技工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燕华,龙京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导游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2]罗春辉,于淼.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河南科技,2014(4).

[3]刘萍,曹银玲.“以赛促教”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在线,2017(10).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200-02

作者简介: 翁秀珍(1985—),女,江西抚州人,硕士,职称:中级,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

◎编辑 李 静

标签:;  ;  ;  ;  

基于技能大赛视角的技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