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商业银行的新机遇论文_徐昊

“一带一路”战略,商业银行的新机遇论文_徐昊

徐昊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创新;风险防范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金融业“走出去”时机已到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券商、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好时机,监管机构应予以足够的支持和保障。一方面,监管机构应进一步放松相关管制政策,切实提高金融业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提供有效支持。另一方面,还应深入研究沿线重点国家的利益诉求和项目信息,制定相关规划,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瞄准重点国家、行业、项目精准发力。公开资料显示,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机构已将“一带一路”视作扩大自身发展的绝好机会,均在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投资模式,并提前分析获取收益的时间窗口。而多个地区也显露出引进资金、借政策之机加大项目推出力度的苗头。

(一)券商等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好时机

在国家鼓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一个更为广阔的资金运用和创新空间展现在金融业面前,而金融业内人士也正在关注资本如何把握境外投资机会的命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证监会创新部巡视员欧阳昌琼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是券商等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好时机。新“国九条”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证券期货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证券业的开放既包括机构设立的双向开放,也包括业务的跨境服务。应支持鼓励有条件的证券金融机构走出去,设立、收购金融机构,为中国装备制造走向世界,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服务。他建议,一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可以在上海等自贸区先行先试。

(二)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服务将腾飞

中国企业想要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投资经营活动,商业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是不可或缺的,跨境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中国企业是否可以更好的参与到“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去。为更好的提高商业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让企业的相关项目能够更为容易的得到商业银行的融资和担保,监管机构应该进一步简化手续,使商业银行可以更加方便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并实行宽松政策。

(三)保险优势显现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投资项目中最有希望率先取得进展的项目,而被金融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与之相匹配的,具备金融支持和风险保障功能的保险优势尽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焰建议将保险作为制度性安排,纳入“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之中。他认为,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与资金融通机制,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应进一步支持保险业尤其是大型保险金融集团走出去,支持中资保险公司进一步拓展保险资金境外运用的范围和形式,提升保险资金配置效率。

保险业如何参与“一带一路”以及政府应给予什么样的支持,监管部门内部已展开讨论。相关人士认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参股公司,亦或者设立创投基金,保险资金凭借自身优势均可参与其中。而从风险保障角度看,保险对大型出口装备、中小企业外贸信用等对象均可起到保障作用。

二、“一带一路”下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面临新机遇

(一)对外贸易新格局拓宽贸易金融市场区域

自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我国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改变了我国的贸易结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程度不断增加。因此在跨时区、跨国家、跨币种等维度上的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和担保等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也面临更广阔的市场区域和更广泛的客户群体,这促使银行加速在规避利率及汇率风险、跨区域投资等方面的产品创新。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增加与海外企业和个人的接触,获得大量客户资源、打入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一带一路”激发贸易金融业务新活力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肩负着扩大开放、加强合作的重任。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必将更加紧密,带动贸易规模和对外投资随着提高,为我国金融行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方面注入新的活力。

(三)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引领贸易金融发展新方向

随着我国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不断深入,海外客户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的海外流通量不断增长。2014 年全年,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7.6万亿元,同比增长47%。与此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交易领域将有可能增加以人民币作为价格单位,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不断深入提供便利条件。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贸易、提供国际金融服务产生深远影响。

三、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走出去”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水平以工、农、中、建、交为首,即传统的国有五大银行。从境外收入、利润总额的角度看,因中国银行具备传统优势,在五大行中独占鳌头,境外收入和税前利润占比均在20%左右,其余四行占比不足10%,但较以前已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国有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正在加快。

从资产布局上看,中国银行依然优势明显,境外贷款占全行贷款总额比例已到23%,其他银行均在10%以内。

从境外分支机构布局上看,工商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含分行、子行、代表处)布局的国家与地区最多,为29个,尤其在环太平洋地区(东北亚、东南亚、大洋洲、美洲)布局较多,也就是海上丝路沿线地方;而中国银行共布局28个国家或地区,在欧洲、亚洲布局较为密集,尤其在西欧有独特优势,并且深耕多年,国际化运作极为成熟,陆上丝路接通中国与欧洲后有望直接受益。

从境内布局看,尤其是“一带一路”境内部分,各商业银行布局不一。农业银行依靠其传统优势,在农业方面布局多年,显着高于同行,其来自西部地区的收入占全行收入比例达20.5%,西部地区贷款占比高达21.9%。

四、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一带一路”战略

(一)商业银行应主动应对并制定针对策略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涉及的国家广、主体多、金额大、结构复杂等特点,要求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可以应对跨市场、跨领域的需要。因此,商业银行在制定相应的策略时,应重点在机构设置、业务拓展和辐射、目标行业及客户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重点考虑,统筹考虑自设机构和兼并收购并行的方式,实现海外整体战略和重点区域的战略。

(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贸易金融服务升级

“一带一路”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立足点。我国商业银行要扩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融资规模,促成沿线产业和贸易合作;积极介入标志性合作项目,关注“走出去”企业及其境外的交易对手,做好全交易流程的结算、融资、担保、风险管理等服务;与沿线国家金融同业建立全面代理行关系,加强在汇兑、结算、融资等领域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和方式,促进服务升级。

(三)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契机,加快相关产品创新

“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商业银行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如人民币跨境贸易与投融资产品、外汇交易产品与人民币跨境现金管理等产品,以满足业务发展的不断需要。同时,发掘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套期保值等业务机会,推动人民币进入国际大宗商品计价交易体系。

(四)加强各类风险防范,实现贸易金融稳健发展

商业银行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还应重视风险防范的作用。坚持“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加强业务真实性的调查,同时改进交易流程,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重视使用传统贸易结算工具,如跟单信用证、保函等,有效的进行风险缓释;由单一客户、单笔交易的风险管理转向综合和系统性的风险管理等,实现贸易金融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一带一路"是两岸银行业全球新机遇,中国时报,2015年8月17日

[2]商业银行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方式,决策参考,2015年3期

作者简介:

徐昊,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就业于天津市某国有商业银行,2007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论文作者:徐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一带一路”战略,商业银行的新机遇论文_徐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