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论文_陈雯

试论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论文_陈雯

浙江省温州市第四中学 325000

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水平,能使所教的对象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从实处做起,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国家提出的培养合格人才的标准。

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工作中往往是难以掌握好的。多年来,通过认真总结,有了一定收效,使得体育课安排合理,学生上课积极性高,效果显著。科学预计一堂课(体育)的练习密度是一项较复杂、较细致的工作,它受多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预计课的练习密度,就必须解决与此项工作有关的一些问题。

一、了解情况,教师在预计课的密度前,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学生情况,是准确预计课的练习密度的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在了解情况中还要了解同时上课的班级教学内容和所需的场地、器材情况,体育课前后课程性质及其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合理的练习密度,提高预计课练习密度的准确性。

二、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认真钻研教材,是教师预计课的练习密度工作的基本环节。钻研课的项目具体教材,首先要明确教材的目的意义,分析教材的特点,再进一步认真研究教材的关键和难点,注意前后课教材之间的联系和本次课不同教材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教学重点、任务、内容、要求、步骤、教学条件以及所需要采取的组织教法等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和潜力,提高课的组织水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措施,调动队伍迅速合理,场地布置便于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讲课精炼,突出重点,示范正确,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善于运用练习法的竞赛因素,加大密度,力求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以便科学地安排课的练习密度。

三、教师要有第一手教材。就是说,教师制定教学练习密度时根据自己钻研时所制定的组织教法,针对每项具体教法措施,要逐个亲自体验(或指定的中等水平学生),同时记下时间,然后结合对象特点和场地器材条件,决定每项练习次数,将一次练习时间乘以该项教材总的练习次数,就得出该项教材的练习时间,最后将全部练习时间相加除总时间,所得的商是该次课的练习密度。例如:我们制定的一次教材内容,快速跑(初三年级),在基本部分上占去10分钟,学生人数为男、女各25人,教法措施:1.站立加速跑20米;2.车轮跑30米;3.跨步跑30米;4.30米加速跑。采用6组轮换,预计方法如下:教师本人(或指定中等水平学生),按照教法措施逐项试跑一次或几次,同时记下试跑时间。测定一次时间为:20米加速跑为7秒,30米车轮跑为8秒,30米跨步跑为8秒,30米快速跑为6秒。

决定练习次数:所有学生分成6组轮换,假如每项跑3次,则用去8分7秒,加上归队时间,即学生练习次数可定为2--3次。

得出了预计练习密度,将试跑的3次时间相加除以该项教材在基本部分所占的时间10分钟,然后乘以10%即为4.8%。

以上的第一手材料所获得准确预计体育一堂课练习密度,对我们上好课,制定好教案是一个重要环节。

四、要说的一点是,对一堂体育课预计练习密度要把握计算尺度。凡是课中有目的地用于身体练习时间,均应看作练习时间,而把握练习密度的计算尺度是准确预计课的练习密度的关键,我们可以认为:组织实施所用的时间不应计算在内。在多重的教材内容中,凡是在课中有目的地用于学习、复习、巩固、提高技术、技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的练习时间,均看作练习时间。

常用教材中是这样确定练习时间的:田径运动:走跑项目从预备姿势开始(起跑的各种姿势),到终点缓冲结束,我们看作是练习时间,而从终点归队时的走或跑交替或慢跑也应视为练习时间。跳、投项目:以开始姿势到离开沙坑,到投出器械后身体恢复正常姿势为练习时间,两项练习出入队也应为练习时间,在平地上做跳跃(无沙坑)或不持器械的徒手练习以及收拾器械要求跑步也均为练习时间。体操运动:基本体操徒手或轻器械运动,做动作算练习时间,要是讲做结合的过程算练习时间,而其他如跳绳、踢毪子、攀爬、负重搬运从动作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等从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算练习时间。球类中的单个动作教学由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而教学比赛整个过程为练习时间。武术、单个或成套动作从开始到全套过程都算作练习时间。素质练习,各种静止用力的动作练习均算作练习时间,如单杠的屈臂悬垂、倒立、双杠支撑、燕式平衡、武术中的静止用力动作等。重复或循环练习时,整个过程算练习时间,但中间停顿或中断应不算练习时间。体育教材很多,以上是主要的内容,每一项根据教材的性质、内容、技术、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来合理地安排各项活动时间与分量。使一堂体育课更加合理和充分地利用。

通过学生对实习学校的实验证明:合理地预计体育课的密度,并在教学应用中能收到很大的效果,首先是由于内容安排得紧,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热情;其次是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量,使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教学,在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方面都有所提高。

论文作者:陈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  ;  ;  ;  ;  ;  ;  ;  

试论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论文_陈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