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组织扎实推广--深入开展“十队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_志愿服务论文

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十队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入开展论文,扎实论文,精心组织论文,志愿服务论文,进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三月以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由区文明办总协调、牵头负责,组织全区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党员、青年、巾帼、老年、文化、文艺、卫生、司法、体育健身和科普志愿服务队建设,进一步夯实志愿服务组织基础,精心组织、全面展开、扎实推进“十队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十队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坚持了贴近社区、贴近实际的工作原则,注重认真研究探索志愿服务工作规律,并根据社区和志愿者特点,合理配置志愿服务资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党员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全区广大在职党员回归社区、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一个新途径。全区有7183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通达街道党工委书记、春晓农民工学校校长赵晓春光荣当选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青年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全区青年志愿者创新服务工作,与黑龙江大学联合推出大学生志愿者到社区挂职锻炼活动。188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村屯协助基层团组织工作,并结合所学专业开展课题调研、文化宣传、信息采编、法律援助、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大学生们在服务基层、增强责任、锻炼才干,全面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解决了基层团组织“基础建设薄弱、组织队伍薄弱、活动载体薄弱、责任落实薄弱”的问题。此举充分发挥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方面的独特优势,形成了共青团组织联系高校共同推动志愿服务和基层团建的新机制,为双方整合资源、长期开展互动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巾帼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全区有注册巾帼志愿者5.4万人,占全市注册总数的42%,列九区九县之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新路子,创新思维、积极作为,实现了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化、队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品牌特色化的良好态势。通过区域共建,大力开展扶贫济困、帮扶助学、关爱空巢老人、爱心维权、子女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建立贫困单亲母亲、空巢老人、流动留守妇女、孤困儿童等特殊群体数据库7个,采取“妇联+巾帼志愿者+爱心人士”等模式,走访慰问空巢老人1000余人次,帮助贫困家庭200余户600余人;开展“走近你·温暖你”为主题的对贫困家庭子女、流动留守儿童、智残儿童等特殊群体儿童资助系列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助学款100余万元。围绕家庭教育需求,组织“东方爱婴”巾帼教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公益讲座;组织法律、医疗、教育等巾帼志愿服务队到农村、社区及辖区企业,集中开展妇女维权法律咨询、免费义诊、家教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参与活动45536余人。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了“文明出行·关爱生命”文明劝导、“全民动手·洁净家园”、“维护权益·和谐稳定”等活动。

      老年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区老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各街道老年志愿者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160人参加“城市交通秩序和捡拾垃圾保洁”活动;组织140人参加交通执勤站岗活动;组织94人600多人次参加创城维护秩序活动。开展文娱活动,集聚人气,使老年志愿者在活动中受教育,提升自己,在老有所乐中做到老有所为。组织开展帮扶活动,组织了二帮一、五帮一等帮扶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全区172名志愿者为400名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送去了粮油等生活用品,走访慰问30户特困老人,折合人民币2.6万元。

      文化(文艺、体育健身)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创建了全区首支文化志愿者服务团队,有志愿者214名。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百姓提供高水平的文艺技能培训。尝试在寒假期间,面对全区的小学生开展了“走近民族乐器,感受传统文化”的免费民乐培训;区文化志愿服务队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组织有才艺的文化志愿者在重要节庆期间,为百姓送去包括器乐、舞蹈、声乐、朗诵等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文艺演出23场,观众人数达15000余人。文化志愿者们还带动所在的馆办团队,积极参与“创建示范区唱响中国梦”文化惠民演出,足迹遍及各个街道、社区,开展文化惠民演出800场,惠及百姓达七万人次。

      卫生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区卫生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以“卫生进社区、健康进家庭”为主题的“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医联体”活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单位,约请哈医大一院、二院、中医大附属二院等三甲医院的名医和专家每周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服务社区居民,做到小病到社区、调养在社区。目前已有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与7所“三甲”医院签约建立医疗联合体。以社区为单位,结合各类宣传日,组织以“义诊次数多、医疗骨干多、受益人数多”为特点的义诊咨询活动,以常见病、小病为主,以空巢老人、社区居民为目标人群,现场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和健康控油壶、腰围尺等健康用品。共开展义诊服务201次、有475名志愿者参与、接受志愿服务人数24730人,发放健康宣传品和健康用品177521份。大力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依托3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建档工作。按照全区100.9万户籍人数底数,建档率达83%,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79%。

      司法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法律志愿者组织开展“双百双做”法律志愿服务专项活动。128名律师与157个社区对接并签订了《法律服务进社区对接协议》;律师到社区走访500余次,为社区居民解答各类法律咨询225件,开展《婚姻法》、房产买卖等方面的法制讲座22场;调解民间纠纷35件,引导居民进入司法程序解决的15起,息诉罢访24起。成立哈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40名注册大学生志愿者分赴全区20个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咨询、宣传、AI写作法律文书、办理法律援助非诉调解案件、为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义务援助服务等为内容,每月开展一次活动。

      科普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加大对基层科普志愿者的培训力度,组织参观了哈工程大学船舶博物馆和赫哲文化展,开展科普志愿者知识竞赛,丰富业务知识。结合“十星”科普社区建设,加大“站、校、网”和“组、会、员”的建设力度,累计为社区争取各级科普投入近110万元。新建30米科普宣传栏,分批制作了近70米移动科普宣传栏。先后两批为41家社区配发了新华科普联播屏。结合科普月主题,发放科普图书2万册、科普宣传小折页3万份、科普宣传单6万份、科普宣传手册2万份、环保袋2万个,展出展板300余块,参加活动群众达万余人次。开展了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以科普讲座、培训、咨询、展教、竞赛、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讲训教、展询游”载体活动。

      

      下一步,南岗区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重大决策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增强改革意识、法治意识、统筹意识上狠下气力。要进一步叫响“南岗三日”志愿服务等品牌载体,组织实施并开展好学雷锋志愿服务深化行动,更加注重抓日常、抓平常、抓经常,通过抓长、抓常,把“十队进社区”提升为“十队在社区”,为推动哈尔滨“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新跨越”,为顺应新常态,重塑新动力,构筑法治新南岗,提供良好环境和道德支撑。

标签:;  ;  ;  ;  ;  ;  ;  

精心组织扎实推广--深入开展“十队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_志愿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