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朱任云

(邵阳市双清区汽车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药物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社区在2017年3月~2017年3月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前血压指标数据相似(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共出现4例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出现16例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治疗安全性更好(P<0.05)。结论 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发挥了积极的临床疗效,显著稳定患者的血压状态,药物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安全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高血压疾病早期无典型性症状,出现的头晕、心悸、耳鸣等症状易被患者忽视,但危害严重,增加患者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较多,临床症状特征有头晕、头痛、胸闷、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随着病程进展,患者血压持续升高,症状加重,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药物有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发现联合用药的效果更佳[2]。本文分析了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所发挥的效果,评价药物安全性,为社区药物治疗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社区在2017年3月~2017年3月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均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符合临床确诊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病程为(6.8±1.2)年;排除患者患有继发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其他脏器疾病等与本次研究无关的情况,患者意识清楚,均同意参与本次治疗。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为(63.8±0.7)岁,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为(64.2±0.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相比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药物(生产企业: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309;规格:5mgx10片/盒)治疗,方法如下:口服,5mg/次,1次/d,连续服用三个月。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缬沙坦药物(生产企业: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811;规格:40mgx7粒x2板/盒)治疗,方法如下:口服,80mg/次,1次/d,连续服用三个月。

1.3治疗效果判定指标

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恢复情况[3];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评价药物安全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治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计数资料:(n%)表述,X2检验,计量资料:( ±s)表述,t检验,若数据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压状态相似(P>0.05),在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压状态显著降低(P<0.05),见表1;试验组在治疗期间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出现16例不良反应,试验组治疗安全性高(P<0.05),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患者年龄增长造成血管壁弹性明显减弱,血流阻力增加,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严重损伤患者健康,增加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4]。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较多,临床死亡率较高,需要临床重视。临床治疗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由多种因素参与,因此采用联合用药能够发挥不同的降压降脂,提升药物降压效果[5]。

本文分析了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试验组选择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从血压控制效果上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压状态相似,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下降更加明显,血压稳定效果更好,证实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更好的发挥降压效果。从表2中数据可见,试验组治疗期间共出现4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的16例不良反应,表明试验组治疗安全性更高。氨氯地平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属于钙通道拮抗剂,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能够选择性的抑制钙离子通道,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药物降压效果。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可扩张肾血管,避免血管收缩,降低醛固酮的数量,达到降压效果[6]。缬沙坦药物服用后吸收快,但生物利用度低,联合氨氯地平药物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升单一药物的降压效果。

黄汉菊等[7]人研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其治疗结论为联合用药安全性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证实本文研究的科学价值。鉴于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病例数量有限,仅具有一般临床代表性,因此关于药物治疗的其他特殊效果和反应还需临床研究不断进行。

综上,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选择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药物治疗安全性好,综合治疗价值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汉菊,卢建雄,杨月嫦.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09):2154-2155.

[2]易文.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02):119-121.

[3]刘治.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1):104+108.

[4]何君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150-151.

[5]郑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06):706-708.

[6]秦昌金,刘红,张福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1(36):7-8.

[7]黄汉菊,卢建雄,杨月嫦.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3(9):2154

论文作者:朱任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朱任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