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郭金博

探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郭金博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水利水电工程遇到的施工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并未按照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既定的规范标准进行质量效果控制,这就降低了混凝土结构作用于实践的安全可靠性。针对此问题,工程建设者应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入手,即在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目标的基础上,对采用的实行方法进行调整控制。这样一来,混凝土施工技术就能在易发生问题节点的前提下,开展实际的施工控制工作,进而提高各项混凝土环节的科学合理性。在此技术运用背景下,不仅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了保证,所处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故,研究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工程建设需求,不断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而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应用

1 研究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当前阶段,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效果,需运用诸多科学技术来进行控制实践。具体来说,不仅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效果,还应控制好各部分结构中的渗漏、防冻以及耐久性问题。然而,在实际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易受环境与市场多元化发展等因素影响,而降低技术运用的质量效果。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其因涉及诸多施工工序,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均会导致所处的结构环境稳定性受到影响。故,工程建设者应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即在明确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建设要求的情况下,提升各项施工环节的施工控制的质量与稳定性。如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就能以可持续状态作用于工程实践,进而推动涉及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2.1材料配比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材料的配比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把所需的材料混合,且实际配比中,需结合工程的基本情况,对比例进行充分研究后,找到最佳比例,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水热化的情况,施工技术的特定要求等,都会影响材料的配比,所以要保证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优化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具体要求如下:控制强度。保证混凝土有基本强度后,决定材料的比例,可控制水热化的发生;根据特有的工艺展开针对性研究,保证施工工艺全面使用,预防因材料问题引发的不足;控制混凝土配比的时间,如果配比的时间较长或不足,材料的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施工效果。

2.2裂缝防治技术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要求工作人员在施工时注意做好防治措施。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一般来说混凝土会受施工环境、拌合材料、施工组织等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时控制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能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应从低处向高处浇筑,且还应沿着长边由一边向另一边依次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好是一次性完成,需要预留施工缝时在两个施工段的混凝土初凝后再采取加固措施。裂缝主要原因就是水化热反应,主要防治就是采用低散热水泥、或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为主,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并有效预防后期出现裂缝问题。

2.3 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工程基本上都以机器搅拌为主,机器搅拌速度快、质地均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把关混凝土原料,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在实际的搅拌中应按比例严格配比,尽可能将误差降到最低,使用外加剂后要保存好剩余部分。混凝土搅拌与集中原料混合搅拌并不同,搅拌材料的先后顺序也有讲究,但这一点通常容易被工作人员忽略。搅拌的顺序主要有两种:没有外加剂时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有外加剂时的顺序为石子、水泥、外加剂与砂。在搅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切不可私自改变其调和比例,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坚决不能浇筑,一旦浇筑了不合格的混凝土可能会引发不可估量的危险。搅拌时要安排专人监管,防止杂质混入其中,一旦发现杂质应及时清除。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及时浇筑,并用塑料薄膜盖住,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浇筑后的混凝土不能进行暴晒,搅拌后的混凝土长时间不用也会发生硬化,因此坚决不能使用。

2.4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浇筑质量会影响水利水电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洗模板内的油污与杂物,将模板的缝隙与空洞堵严,并用清水湿润木模板,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施工前应校对模板的尺寸与标高,保证钢筋的安装与绑扎能顺利完成,确保钢筋的配置、数量与保护层的厚度设置正确无误。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按照从低处向高处浇筑的原则来进行,并按照设计的需要处理每层混凝土的厚度,确保其符合配筋设计与振捣要求。浇筑时对留置施工缝有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在浇筑之前设置好施工缝的位置。

2.5混凝土后期养护施工技术

对于混凝土后期养护施工中发现的混凝土密实度未达到工程建设预期的情况,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以解决混凝土结构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性问题。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类型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控制工作的目标应为,是混凝土温度慢慢下降至周边环境气温,以缩小养护措施运用的温差环境,进而控制温度应力的影响。实际养护操作,需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喷水,以降低结构表面的收缩程度,进而防止龟裂现象发生。此外,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控制时,因块体内外温度差异,导致强度不一致的问题,会造成表面开裂。因此,养护人员应尽可能晚的拆除模板,并在拆除作业完成后立即覆盖或是回填,以避免其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

3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水平的措施

3.1 注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工作

工作人员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严格的管理是保证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的前提。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施工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每项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3.2 强化水利水电施工设计

强化水利水电施工设计是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水平的重要举措,只有合理的设计水利水电施工,才能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更加顺利的进行。强化施工设计主要是确保各个施工步骤不存在矛盾与冲突,确保施工流程顺畅。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提高施工人员的水平与素质是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重要基础。应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结束语: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需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作为首要优化控制工作对象,以保证涉及结构作用的安全稳定性。如实际养护操作,需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喷水,以规避因结构表面收缩程度而出现的龟裂现象。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才能不受混凝土结构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进而最大程度的保证项目建设使用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陈振永.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文存阅刊,2018(16):196.

[2]郭 斌,郑龙德.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8(08):108.

[3]李念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9):169~170.

[4]方培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202.

论文作者:郭金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探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郭金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