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产后出血中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郑兵

郑兵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剖析分娩产后出血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我科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待产产妇共86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法,将86例产妇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为20.93%。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81.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运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字】产后出血;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预见性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待产产妇,收治时间: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借助电脑随机分组法,将86例产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实验组年龄为21至38岁,平均(28.3±6.3)岁;孕周为38至41周,平均(40.5±0.6)周;分娩次数为1至3次;剖宫产者,24例;顺产者,19例。对照组年龄为22至37岁,平均(28.1±6.2)岁;孕周为38至42周,平均(40.7±0.5)周;分娩次数为1至3次;剖宫产者,25例;顺产者,18例。两组在孕周以及分娩方式等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1]

(1)软产道损伤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非足月单台妊娠者。(4)有残留胎盘者。(5)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方法

实验组 预见性护理[2]:

(1)产前护理。

掌握产妇基本信息,包括:年龄;经济状况;生活经历;职业;身体情况;知识背景;心态。针对过度焦虑以及担忧者,需及时对其实施心理辅导。利用温婉的语言和产妇交流,同时给予产妇最大的鼓励与安慰。加强病房探视力度,主动关心产妇身体状况,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将分娩成功且已经出院的产妇作为案例,向产妇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促进产妇分娩自信心的建立。告知产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纠正其错误的分娩认知观。结合产妇的教育情况,采取最佳的手段向其进行分娩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告诉产妇分娩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使其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针对身体较虚弱者,加强饮食指导的力度,改善营养状况。指导产妇完善各项产前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详细告知产妇及家属。

(2)产后护理。

密切监测产妇基础体征,定时测量体温。遵医嘱,对产妇进行预防性用药(肌注宫缩素,20U;取米索前列醇,400mg,并将其置于产妇的阴道后穹窿位置处[3]),同时对其阴道出血和子宫收缩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若经预防性处理后,产妇继续出血且2h内出血量>400ml,那么需立即对产妇实施紧急预案,并按要求建立静脉通道,心电持续监护。待检查寻找到出血的诱发因素之后,立即给予对症处理。若出血量在500至1500ml的范围之内,需行抗休克以及补充血容量治疗。若上述方法无效,且出血量已经>1500ml,需对产妇实施抢救。必要时,可行子宫切除术治疗,以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于正常分娩结束后,协助产妇取半卧位,预防子宫出血。另外,产后早吮吸也能通过促进子宫收缩的方式,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3)出院指导。

产妇离院前,告知其应注意个人卫生,2月内不得盆浴,不得过夫妻生活。全面观察子宫的出血情况,若出血量过多亦或者是1月后月经不止,需及时回院接受诊治。

1.4 临床观察指标

(1)全面观察两组产后出血的实际情况,统计产后出血发生者例数,并作对比分析。其中,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为:产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4]。本研究出血量的计算采取的是“称重法”,即:产后,将灭菌卫生纸垫规范化的放于产妇的臀下,然后再以2h为周期,对灭菌卫生纸垫进行1次称重。连续称量12次,并将12次称量的结果做和计算,即可得出产妇24h内的出血量。

(2)利用我科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产妇实施调查。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调查的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

实验组产后出血者共2例,所占百分比为4.65%;对照组共9例,所占百分比为20.93%。实验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与基本满意者,共42例,所占百分比为97.67%;对照组满意与基本满意者,共35例,所占百分比为81.4%。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比为:97.67% vs.81.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乃分娩后并发症中的一种,发病率较高,可使产妇出现睡眠紊乱亦或者是血压降低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严重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5]。故临床应加强对产妇进行围产期护理的力度,并做好相应的预防产后出血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保障产妇生命健康。研究发现[6],于围产期中向产妇提供预见性护理干预服务,可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分娩信心,提高护理配合度,减少产后出血。对此,临床上可将预见性护理作为围产期产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手段。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为20.93%。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为81.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分娩产后出血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利于产妇产后出血症状的快速改善及护理水平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参考文献:

[1]贾莉芹.预见性护理在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121-122.

[2]肖美霞.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6):822-822,840.

[3]孔霞.预见性护理对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20):3113-3114.

[4]吕静.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441-441.

[5]王惠霞,刘学霞.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5,5(33):313-314.

[6]王兴翠.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5,9(6):229.

论文作者:郑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分娩产后出血中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郑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