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学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目的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定专题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是“问题”(或专题、课题),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2.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态势,它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学生所学知识的范围,学生可以走向社会去寻找答案,也可以提出和所学知识完全不同的见解。
3.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而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
4.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成品。
5.学以致用。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数量。
6.研究性学习重视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注重学习的体验。创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经验。
7.研究性学习重在全员参与。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有别于英才教育,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全员参与的另一个含义是共同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性学习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的阶段与过程
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
1.进入问题的情境阶段
2.实践体验阶段
3.表达交流验证阶段
以上三个阶段也可以交互进行。
研究性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是: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
2.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3.交流结果,可用多种方式进行,如调查报告,经验交流会,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等。
四、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1.主动性原则;2.适宜性原则;3.系统性和计划性原则;4.合作性原则;5.平等性原则;6.独立性原则;7.安全性原则;8.开放性原则;9.竞争性原则;10.生成性原则。
五、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
研究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个人独立进行研究思考;二是个人与班级全体进行讨论;三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而小组合作的形式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形式。
小组合作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流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一般英语课堂上以4-6人为一小组,并且只有全组成功解决了问题,个人才算达到目标。变个体学习活动为组内合作和组际竞争,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
小组合作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1.小组合作更适合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
2.小组合作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认知、情感和目标的均衡达成;
3.小组合作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从而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4.小组合作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5.小组合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六、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在于结果的正确与否,而着重于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主要看学生有无自己的创见,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观察,独自获得的思考材料,符合规范的思考逻辑等。要鼓励学生对标准答案置疑,鼓励学生自成一家之言。
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如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社会对学生评价,家长对学生评价等等。
2.评价内容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
(1)对参与研究性学习态度的评价;
(2)对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体验情况的评价;
(3)对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
(4)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的评价;
(5)对学生研究结果的评价。
3.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学生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小组内对个人进行评价;可以口头评价,也可以书面评价;可以对活动和展示的内容评价,可以定性评价,也可以定量评价,当然应以定性评价为主。
七、中学英语研究性学习题目举例
1.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口语表达能力;
2.英语学习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3.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
4.中外风俗习惯的异同;
5.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途径;
6.英语课外活动的作用;
7.东西方文化差异;
8.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八、研究性学习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文献法,讨论法,问卷法,座谈法,提问法,阅读法,查阅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分析综合法,网上搜寻法等。
标签:研究性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