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效果的探讨论文_朱卫东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甘肃临洮 730500

【摘 要】目的 探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行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疝气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研究组经腹腔镜下行小儿疝高位结扎术进行,对照组常规开腹行小儿疝高位结扎术,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神状态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术后阴囊肿胀、腹痛、疝复发、继发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明显少于对照组35.2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小儿疝气的首选方案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疝气;腹腔镜;开腹手术;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疗效

小儿疝气是疝外科常见的疾病,分为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一般小儿发病与先天性腹股沟鞘状突未关闭或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有关,一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不能自愈,当脐环直径在2~3cm以上者必须要考虑手术治疗,临床多选择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1]。本研究将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68例患有疝气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给予腹腔镜和开腹状态下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疝气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研究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4.81±0.59岁;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4.73±0.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儿行常规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取平卧位,垫高臀部,全麻、消毒在腹部做一个2.5~5.0cm长的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找到疝环,对疝环口进行荷包状缝合,皮下打结线头,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并加压包扎,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研究组:本组患儿行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取平卧位,垫高臀部,全麻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固定四肢、全麻、消毒,在腹部做一个1cm长的纵向切口,切开腹壁,置入套管针,形成人工气腹将压力控制在8~12mmHg之间,置入患儿腹腔镜,观察腹腔内的状况并找到疝环的位置,确定后用4-0号慕丝线、针钩、操作钳对腹膜进行高位缝合,对疝环口进行荷包状缝合,对线头进行皮下打结,术后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获得这次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用t检验,P<0.05为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神状态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疝气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童普外科疾病,患儿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腹膜鞘突闭塞异常后在排便、排尿、咳嗽等状态下会导致腹压升高,小儿疝气发生后会儿童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案[2]。传统开腹状态下行小儿疝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患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慢和并发症高等缺点,因此患儿和家属的接受程度普遍不高[3]。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腹腔镜下小儿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方法逐渐在临川上得到广泛的认可。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4]。但是如果想进一步提高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应在手术中注意以下几点:主治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寻找疝囊时可先进行深筋膜表面试提实验,如果能被提起,说明疝囊在筋膜的内部,其次在寻找疝口的过程中,操作医生可先拉紧男性患儿的睾丸,使其精索伸直,沿着精索向上寻找,正常情况下可在精索消失的位置找到外疝口,如果找不到,可将精索完全提出,沿着精索进行寻找,找到疝囊后要立即进行高位结扎处理,尽可能的保护其周围的其他组织。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小儿疝气的首选方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国新. 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7):217-218.

[2] 高盛贵.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对比[J]. 中外医学研究,2018(9):164-165.

[3] 李清忠. 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对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3):66-67.

[4] 张春扬.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处方药,2017,15(10):129-130.

论文作者:朱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关于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效果的探讨论文_朱卫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