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

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

黄伟[1]2006年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与市场竞争》文中研究说明一、论文研究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本论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实施有效的贸易保护,通过适度的贸易保护和有效的市场竞争,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展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对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是与世界装备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有相当的差距,存在产品技术落后、企业规模小、国际竞争能力弱等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又使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纵观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历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化进程、产业发展与对外贸易及其对外贸易政策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对外贸易政策是决定产业发展道路与成效的关键因素。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是在贸易保护政策下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新兴的日本、韩国也是在贸易保护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成为世界装备制造强国。大力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目前已得到各界的广泛共识,如何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为政府、企业和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有益的建议。但是对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讨论大多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企改革等具体问题角度入手,对他们的观点笔者都是同意的。而另一方面,学术界对贸易政策等问题讨论和研究也是大量的,但他们大都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政策,与具体产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结合(除汽车产业研究的文献较多)的并不多见或不具体。本文从一个较为宏观

李秀香[2]2004年在《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幼稚产业保护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问题。说它古老,是指在18世纪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就提出了这一主张,此后美国便对国内发展尚很幼稚的产业进行高关税保护,而成功实现了工业化;说它全新,是指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更新的速度逐步加快,在WTO框架下的自由贸易不断发展,因而对幼稚产业保护必须有全新的观念、发展的眼光、全球化的思维和开放的理念。 一些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都曾运用过产业保护政策,甚至直到自由贸易理念已被多边的、具有广泛成员参加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所规范的今天,这些国家的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仍然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运用着,即使是自认为是自由贸易理念代表的美国,也没有做到将国内产业“全方位”地推向世界竞争舞台。自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指导实践以来,成功的国家有一些,但为数并不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很注重保护自己的幼稚产业,但是多数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付出了十分惨痛的代价。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各国对幼稚产业保护时常常出现保护程度过强。实际上,过度保护几乎是普遍现象,其对社会经济运行以及产业成长的不良影响是相当广泛和深刻的。 一个国家,特别是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国内幼稚工业,如何将外向型发展与国内产业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本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是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将走向全面开放。大开放局面为中国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问题。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原来在相对封闭的体制中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体系,遇到的外部挑战愈来愈激烈,以往中国只有个别产业在局部范围内参与了国际竞争,而大量产业还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一些民族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甚至一些国有大企业,在参与局部国际竞争中都往往处于劣势,若参与全面竞争,形势将更不乐观。中国产业如何能在全方位开放的形势下。不被各个击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一些幼稚产业的快速成长、成熟,具备国际竞争力,从而强固我们的工业体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适度保护”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新理念。主要观点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护幼稚产业,应以引入竞争,培育竞争环境为主线,对幼稚产业进行适度保护,即在引进竞争的同时给产业发展在国际法允许范围内的扶植,使幼稚产业在竞争中发展,在保护中成长。并提出了中国对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新思路。本文讨论的重点问题是,在开放条件下对幼稚产业保护选择的标准、保护的手段选择,特别是如何培养幼稚产业成长的竞争环境等问题.本文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以及博弈论研究方法对幼稚产业保护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本文共分八章内容对以上观点进行阐述。 1.绪论部分。首先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发展的必要性、贸易保护主义存在的普遍性、幼稚产业保护实践操作难以把握、幼稚产业的过度保护现象严重以及我国在开放环境下如何进行幼稚产业保护等角度阐述了本选题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是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两大对立学派的唯一的共识点,是产业经济理论中的产业成长的重大理论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以规避竞争来保护幼稚产业,等产业成熟后再参与竞争。然而,在贸易自由化及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来自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已越来越不给幼稚产业以发展成熟的时间,以规避竞争为核心思想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产业经济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结合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因此,本文尝试从不同层面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丰富和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并力争使两大理论的结合研究有新的突破。这是本选题的理论意义。 从实践意义_L:讲,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国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都曾运用过产业保护政策,特别是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但是由于幼稚产业保护在实践中操作复杂、保护度难以把握,除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取得较好的效果,多数发展中国家保护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中国加入WTO后,各项政策法规将不断与国际接轨.WTO允许对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并未对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有具体规定.我们应如何运用其规则,借鉴各国(包括本国)幼稚产业保护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准确选择应保护的幼稚产业,以及如何对幼稚产业确定一套科学的产业保护程序和机制,己是当务之急。这是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本章对产业、幼稚产业以及产业保护等概念的界定进行厂讨论,认为,幼稚产业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而明确了本文所用概念的涵盖和围。 在此基础上木章对幼稚产业保护合理性和反对幼稚产业保护观点进行了深入讨论,从而从理论上加深了对幼稚产业保护问题研究重要意义的认识。 最后,木章对国内外幼稚产业保护问题的研究动态进行J’较详细的阐述,认为在保护强度、保护产业的选择标准和保护手段等方?

杨小勋[3]2003年在《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文中指出本文运用理论论证和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方法探讨了“入世”后,面临新情况中国宏观对外贸易政策的取向问题。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叁部分:一,通过对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的分析研究,我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是必要的和正当的;二,通过分析WTO的国际贸易政策机制、各种贸易理论及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因素对中国宏观外贸政策取向的影响,我认为,中国的外贸政策应该渐进开放、渐进自由,但是贸易保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国际经济新格局,提出中国在加入WTO后的很长时期内只能采取过渡性的贸易政策——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并提出了一些保证该政策顺利实施的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本文的分析角度打破传统,借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理论体系,提出了中国宏观对外贸易政策取向,即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而传统的对发展中国家外贸政策的研究大多仅局限于进口替代政策、出口导向政策和工业化政策等;二是结合中国已经成为WTO成员国这种新情况,深入分析了WTO规则后,提出了更贴近现实、更具操作性的保证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顺利实施的几点建议,如坚持不断升级的关税结构、实施新的幼稚产业扶持政策等,对中国的外贸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吴莉芳[4]2003年在《贸易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要求生产国际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然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是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下进行的,其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本质是国家的产物,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经济贸易政策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考虑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因素。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必须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大幅度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把本国市场纳入到整个世界市场体系中。但是,尽管世贸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都在不断的为贸易自由化而努力,然而存在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依然有增无减:同时,我国与国际贸易对手和伙伴的贸易冲突也日益增多。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美国、欧盟等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兴起了以非关税壁垒为核心内容的新保护主义潮流。可以说,贸易保护政策的存在是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不稳定和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尚处于初期阶段,从整体上讲,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与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决定了入世后我国必须对本国有关行业和企业实行适度的保护。而且,实质上世贸组织也是承认并接受贸易保护的观点的。这既体现在其基本原则上,也体现在谈判协调机制及其实际运行上。在国际贸易壁垒变化不定及贸易冲突加剧的形势下,我国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关系,在世贸组织中享受更大的利益份额,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分析工具,结合中国实际,运用系统观点,从贸易保护政策手段的经济效应入手,借鉴发达国家不同发展时期的贸易保护政策选择,针对中国关税和非关税贸易政策的现状,研究世贸组织所认可的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关税和符合国际惯例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中国关税和非关税的安排、中国幼稚产业的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对外开放与贸易保护政策措施的协调与对策。 本文从贸易保护的理论回顾与评析开始,回溯了贸易保护理论的历史发展,勾勒出一个基本轮廓,即从历史实践来看,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政策只是个别国家、个别历史时期的现象,通常情况是各国都实行程度不等的贸易保护政策。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共有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2章,贸易保护政策的经济效益分析。作者主要分析关税政策、非关税数量限制政策、汇率保护政策和出口补贴政策的经济效益,这些分析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后文所有展开分析的理论基础。作者在本章提出,中国政府要维护自己的贸易利益,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贸易理论自由贸易和自由分工的结论,应通过积极的政府干预,跃过要素禀赋的约束,利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创造出在所选择的战略性产业中的国际竞争优势和有利的分工格局。为此,作者提出中国入世后应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手段的战略结构是:以关税保护为基础、以非关税壁垒和出口补贴为两翼、以汇率政策为后盾。 第二部分是国别分析和历史分析,是作者最终提出政策手段的历史渊源和借鉴基础。本部分包括3、4章。主要分析了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以及世贸组织框架所允许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为我国的政策制定和政策工具创新提供国别经验;以及新中国外贸理论与政策的演变、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必然性和中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主要分析结论如下:()中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必然性。贸易保护政策的存在是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不稳定和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有其相应的生存条件和存在的“合理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格局的现实出发,总结历史经验,应当把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结合起来,实行适度贸易保护政策;(2)中国贸易保护政策的目标就是适度保护国内主导和支柱产业,维持国内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实质是通过贸易保护政策,逐渐增强产品的国际竟争力,以渐进方式走向贸易自由化;(3)中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叁个基本原则:开放原则、竟争优势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叁部分包括5、6章,主要分析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的产业保护、贸易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以及中国在入世后可实施的一些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和手段。作者分析后认为,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下要以贸易保护政策扶持和发展本国的产业,尤其是幼稚产业。作者认为,从经济发展要求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角度看,中国应当将有限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的可能性集中用于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部门。鉴于服务业在未来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性,且其在中国仍属幼稚产业,故需要加强保护。同时,中国应当对农产品实行高度的贸易保护措施,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这既是为了保证中国的农业和食品安全,也是为了保护仍然占中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民的利益。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贸易保护政策改革与发展?

陈刚[5]2005年在《WTO框架下中国的贸易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加入WTO已近四年,在WTO的开放体系下,中国的经济利益与产业安全都易于受到损害,而WTO协议本身就包含了一些可供成员用来进行贸易保护的措施,本文的重心就由此衍生而来——探讨在WTO框架下如何进行贸易保护活动,这在当前来说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WTO贸易保护机制的特点以及对发展中成员的影响,这是本文的逻辑基础;然后回顾了有关贸易保护的理论与发达国家在贸易保护方面的实践活动,这两方面都是中国在进行贸易保护时值得借鉴的,是参考基础;接下来本文围绕中国贸易保护的一些基础问题展开了详细阐述,其中包括贸易保护的必要性、益处、目标、基本原则等,这是我国进行贸易保护活动的起点;然后本文详细论述了在WTO框架下可用来进行贸易保护的几项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恰当的补贴措施。这部分是本文的关键所在,也是与贸易保护的实际操作联系最紧密的一部分。在分析了具体措施的基础上,本文又对如何确立被保护产业以及如何保护进行了讨论,并以农业为例展开了论述。

范爱军[6]2004年在《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论》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主题是经济全球化的现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与风险,研究的目的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与风险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使我国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研究的意义。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入世”后我国不断出台各种降低贸易壁垒和开放国内市场的政策措施。这类政策措施今后我国还会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推出并实施,以使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全面接轨,使中国经济全面投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然而,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开放的实践表明,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他在对一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一国经济带来各种风险,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可能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哪些风险?会产生哪些负面作用?这是值得我们保持警觉的问题。我们不能等风险发生后再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应提前做好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措施。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深入地研究此问题,既要从理论上搞清楚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机理,也要从政策上设置好预防和抑制风险的对策及措施。经济全球化问题之所以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心的“热点”之一,是因为它给当代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多新特点,同时在产生着各种“发展机遇”和“发展风险”,如果研究它,了解并掌握它的规律,就能利用这种“趋势”的推力加快经济发展;反之,漠视它,不熟悉它,就会受到惩罚和威胁。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很值得我们借鉴。只有认真研究和归纳经济全球化的现象与规律,才能为经贸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论文不仅研究经济全球化自身的规律和对经济的影响,最重要的还在于研究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若干具体的对策性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经贸策略和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决策参考作用。 论文共分为10部分。论文的主要观点是: (1)经济全球化不仅能为国家带来利益,也能带来风险。其利益只存在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之中,不会自动发生和获得,这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去争取利益:但是,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在开放的国家中却会自动发生,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风险防范。 (2)经济全球化风险有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2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己使我国有了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入世”则会使我国经济进一步外向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各种风险在我国发生的可能胜相当大,这必须引起洲门的警觉。 (3)经济全球化风险能循着各种传导机制在国家之间转移。风险在各个开放的国家之间传导主要是循着以下机制和渠道进行的:产业联动效应的传导机制:汇率与外贸的传导机制:国际负债与投资的传导机制:游资与金融市场的传导机制等。 (4)经济全球化风险是可以防治的。通过研究这类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在国际间传导的规律,并借鉴发达国家防治风险的各种做法,提出在我国防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具体对策。探讨并提出风险的预警系统,力争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风险之所以能在各国之间传导、发生并对经济起破坏作用,除了经济开放的原因之外,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家的体制、政策、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若干缺陷和漏洞,如果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弥补和完善的对策,这类风险发生的可能行将会小得多,其破坏作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 一(5)我国应在一定时期内和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实施适度保护政策。面对经济全球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我国应对经济进行适度保护。WTO要求各成员国经济应全面开放,但也并不排斥发展中国家可在一定时间内对经济进行适度保护。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并不高,若干的行业和部门仍缺乏竞争力,因此,我国应在一定时期内和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实施适度保护政策,以减弱经济全球化风险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 本文循着以下思路展开研究和探讨:(1)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系统探讨经济全球化对一个开放的国家和地区会产生哪些利益?对金融、贸易、投资及各类产业会带来何种风险。(2)当一国发生风险后,是怎样传入另一国的?这种风险是循着什么渠道和传导机制在各国之间传导的。(3)在研究各国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风险可能在中国发生的特殊性。(4)针对经济全球化可能给我国带来的风险,我国在经济全球不匕进程中应采取适度保护政策。中国一直在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着,中国的市场将会对世界各国更加开放。在这个新时期中,中国已不可能继续实施以往的保护色彩较重的贸易政策,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这是wTO规则所不允许的;但中国也不应立即推行自由度很高的贸易政策,因这是中国的 民族产业所难以承受的。这个新时期中我们应该实施何种贸易政策呢?本文认为,我们应 该实施符合中国国清的开放型适度保护贸易政策。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调查研究、数理统计与实证分析法。本研究课题首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大量、系统地调查和搜集国内外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资料,然后对所搜集到 的资料进行微机处理和进行数理统计,以便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和对策,对经济全球化风 险进行预测和治理。(2)微观分?

倪晓菁[7]2006年在《WTO后过渡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议定书中制定了开放市场和适度保护国内产业的过渡期规定,本文的研究是在我国加入WTO叁周年,在出色履行大量入世承诺,进入后过渡期的背景下进行的。随着我国步入WTO后过渡期,市场开放度大幅度提高,国内企业将面临空前竞争压力,同时,世界范围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进一步降低特别是纺织品配额制的取消,其他WTO成员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将有增无减;来自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旌以及技术、卫生、环保标准等隐性非关税壁垒都将成为国内出口产品在后过渡期承受的主要风险,这些都给我国的贸易环境带来了更多的不利因素和可变性。本文打破传统的分析角度,借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理论体系,提出了我国宏观对外贸易政策取向,而且通过深入分析WTO规则,提出更贴近现实、更具操作性的保证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的建议,对我国的外贸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WTO后过渡期内,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本文认为应该在既要遵循国际惯例,坚定不移和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又应寻求在对等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政治代价即部分主权约束和让渡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实施以有目的、有差别和有选择的适度保护为基点的,遵循开放和竞争原则的开放型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灵活有效地运用WTO有关协议中的保护条款及其框架内许可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以降低自由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客观、辩证地看待贸易技术壁垒及绿色贸易壁垒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和潜在利益,主动采.用它们以保障本国的权益:引导企业竞争观念的更新和实现非价格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全文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入世后过渡期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这样一个多边贸易体制下,对外贸易政策手段的运用空间及具体调整的思路和措施问题。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当代贸易理论的新进展以及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实践的影响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发展新动向等内容的分析,探讨新贸易理论对我国贸易政策的启示运用,并提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其次、结合中国入世后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关税减让对非农产品进口绩效的实证分析说明贸易政策调整对贸易发展的影响及作用,并对前过渡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适应性调整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提出进一步调整的方向:再次、通过对具体相关行业——纺织品行业在入世后的贸易发展状况及相应贸易政策调整的评析,以期以点及面地对宏观贸易政策调整提出启示建议:和

秦盛丰[8]2015年在《对外贸易政策对我国国家利益的影响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叁十年,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市场的同时,对自身利益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和成熟。近年来,基于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新的贸易背景下中国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得到了很大的充实,人们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判断也受到巨大影响。国家利益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从事一切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与客观原则。毫不夸张的说,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制定的核心是国家利益。对国家利益按照性质细分可以分为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四部分,具体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全体人民在物质、精神各方面的需求,任何国家的外交政策或对外行为的制定都是基于对国家利益的基本判断,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主权国家的对外活动与行为,最终目的都是维护国家利益,主权国家采取使用的的对外政策,也同样决定于国家利益的影响。而在当今国际交流与博弈中,经济利益与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始终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制定的最大决定因素,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利益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或最终利益。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和全方位的对外交流都愈加扩大与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日渐融合于全球经济世界之中,也逐步引起了传统意义上中国国家利益的表达的转变。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基本趋势下,在国际市场上合理、平等的提出中国的声音,是当前中国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但是在现实背景下,这个进程远非一帆风顺。由于不同的出发点,每个国家贸易政策和措施的选择领域都大相径庭,在涉及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或者国际贸易谈判等国际问题时,各国都表达着不同诉求,矛盾冲突充斥其中。自由贸易是贸易全球化主流,但保护贸易依旧掺杂其中,传统贸易理论和贸易自由化时常变成一句口号,各国依旧我行我素,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反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各国国家利益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反应。本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该选题的社会背景和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第二章则从西方国家的贸易政策史出发,研究国家利益在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交叉并行过程中的作用。第叁章从国家利益的视角出发,研究探讨了我国的外贸政策,并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进步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主要阐述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该章对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长效发展机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范爱军[9]2000年在《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适度保护问题探讨》文中指出一、保护贸易在实践中的利弊分析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下 ,战后的多数国家都在朝着自由贸易的方向发展。然而 ,当今世界的自由贸易已不是古典式的自由贸易 ,而是在其中混合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主义因素。这种保护主义因素的轻重程度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中体现得参差不齐 :在

鞠鲁霞[10]2010年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贸易战略调整》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气候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是2009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气候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从最早于2003年正式出现在英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的关注,发达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上有不可回避的责任,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一直持积极的态度,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已显示出了强劲的势头,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潜力。既便如此,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仍旧面临着挑战。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探讨贸易与气候之间的关系,贸易领域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作为全球环境公共品的气候,早已经突破了国别的界限,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的因素,维护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安全,也已经是国际贸易发展中要追求的目标。国际贸易过程中,会通过贸易生产环节和贸易运输环节排放温室气体,进而对气候产生影响。各个国家地区在气候谈判乃至贸易谈判中,唇枪舌战开展博弈,这些的背后贸易经济利益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利益的因素,在气候谈判方面可以表现为:温室气体的减排、各类气候政策的制定等,如果这些气候谈判引发了各国在贸易利益方面的分配不均,那对国际气候协议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气候目标的达成,这就是气候目标与贸易利益的现实冲突。从长远来看,气候安全目标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目标二者是一致的。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会给世界的贸易格局带来影响,不仅会使贸易要素发生变化,可能形成新的贸易壁垒,未来的产业链条面临新一轮的重组。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国际贸易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一方面,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张将会受到抑制,低碳贸易品比重将上升。另一方面,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贸易结构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低污染、低耗能的产品在贸易中占的比重会上升。全球贸易逐步走向低碳化,在这个过程中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挑战。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会受到影响,隐藏在低碳经济外衣下的贸易壁垒会更加隐蔽,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会加剧,这要求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以保持我国出口的竞争力和贸易产业的活力。我国的贸易战略大概经历了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两个阶段,即使我国官方并没有对我国的贸易战略进行系统的说明,但一些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论证了我国出口导向战略的事实。现行贸易战略曾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扩大就业、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规模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长时间推行出口导向的战略,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更多的显现出来,如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度攀升、对外贸易摩擦越来越大、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压力等等,尤其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出口导向战略的弊端更加突出,进行贸易战略的调整势在必行。低碳经济下我国可以进一步巩固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战略,对一些比较薄弱的行业进行政策上的扶持,有限度的保护。将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贸易发展的重要的考虑因素,使我国国际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这需要我国在气候谈判中兼顾贸易利益;在碳关税浪潮袭来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引导外贸企业自主转型和技术创新来减少贸易的碳排放。

参考文献:

[1].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与市场竞争[D]. 黄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2]. 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问题研究[D]. 李秀香. 江西财经大学. 2004

[3]. 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D]. 杨小勋. 西北工业大学. 2003

[4]. 贸易保护研究[D]. 吴莉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03

[5]. WTO框架下中国的贸易保护研究[D]. 陈刚. 武汉大学. 2005

[6]. 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论[D]. 范爱军. 山东大学. 2004

[7]. WTO后过渡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研究[D]. 倪晓菁.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8]. 对外贸易政策对我国国家利益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 秦盛丰. 武汉工程大学. 2015

[9]. 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适度保护问题探讨[J]. 范爱军. 改革. 2000

[10].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贸易战略调整[D]. 鞠鲁霞. 东北财经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开放条件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