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论文_黎富慧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论文_黎富慧

黎富慧

身份证号码:452501196510010716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项目的投资效果关系非常紧密,并且和人民群众的生存以及财产安全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实现既定的目标,这对制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来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概念,然后探讨了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最后研究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前言

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就是在管理本企业在生产产品,如何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合理优化、井井有条;从而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和目标得以实现,使施工现场按照标准规范的要求正常运转;使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既科学、合理,又经济效益的安全生产。

一、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概念

1.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主要是指建筑工程符合业主需要而具备的使用功能,如基础是否坚固、主体结构是否安全以及通风、采光是否合理等。工程项目质量具有以下特点:(1)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复杂,项目建设过程就是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因而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对工程项目质量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2)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多,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必然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质条件、设计、材料、设备、施工方法、管理、工人技术水平诸项因素,均会造成工程项目质量变异或事故;(3)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波动性大,由于条件多变及施工材料的特性,使其生产过程不易控制,生产活动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故工程项目质量水平很容易产生波动。

2.工程质量控制的原理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按照项目施工顺序,制定工程项目质量规划,运用六西格玛质量控制方法、PCDA循环和质量管理等工具,以及相应工程项目监控手段,对项目施工准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和竣工验收质量进行全过程、全面控制。

3、科学合理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科学合理的原则去组织、去安排、去工作,使施工现场管理符合现场实际要求;符合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现代化的生产要求,切实做到操作方法作业流程合理。人力,机械,材料都要有条有序地运营,能保证人员、设备的功能在安全生产中充分发挥它们的潜质。

二、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

1.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

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一般由思想保证体系、组织保证体系和工作保证体系三个子体系组成。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子系统——二级管理机构。按照ISO9000系列要求理顺质量管理组织,明确管理部门的质量职能,细化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把质量职能展开到施工现场的各管理部门,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与质量有关的每个人,形成质量控制网络。ISO9000族标准并不是产品的技术标准,而是针对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人员和技术能力、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文件、内部监督机制等一系列体现企业保证产品及服务质量的管理措施的标准。在实际工作,应该严格所谓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在以质量责任为中心,以施工过程为重点的系统的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

2.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素

施工现场质量应着重于以下要素的控制:(1)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确定并执行适宜的生产方法,使用适宜的设备,保持设备正常工作能力和所需的工作环境,控制影响质量的参数和人员技能,确保制造符合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防止不合格品的生产;(2)控制检验和试验,按质量计划和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防止不合格的外购产品投入生产,防止将不合格的工序产品转入下道工序,防止将不合格的成品交付给顾客;(3)控制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在所有这些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产品,防止损坏和变质;(4)控制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的质量,确保使用合格的检测手段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检验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防止因检测手段不合格造成对产品质量不正确的判定;(5)控制文件和资料,确保所有的场所使用的文件和资料都是现行有效的,防止使用过时或作废的文件,造成产品或质量体系要素的不合格;(6)纠正和预防措施,当发生不合格(包括产品的或质量体系的)或顾客投诉时,即应查明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问题的再发生。还应通过各种质量信息的分析,主动地发现潜在的问题,防止问题的出现,从而改进产品的质量;(7)全员培训,对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都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防止因知识或技能的不足,造成产品或质量体系的不合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项目质量保证负责制

质量保证工程师对质量保证的具体工作负全面责任,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质量政策、规定及各项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和质量保证手册的实施;组织制定保证质量目标及质量指标的措施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组织质量保证的活动:有权及时制止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一切行为,有权提出停工要求,或立即决定停止施工;分析质量动态及综合质量信息,及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组织质量大检查;执行质量奖惩政策,定期提出质量奖惩意见;对于工程不合格交工或因质量保证工作失误造成交工后严重质量问题的,应负管理责任。项目经理是施工组织者和质量保证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对工程质量负有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是:组织质量保证活动,认真落实质量保证手册及技术质量管部门下达的各项措施要求;虚心接受质量保证部门及检验人员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对提出的问题应认真处理或整改,并针对问题性质及工序能力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负责组织质量自检活动和工序交接的质量互检活动的开展,督促施工班组做好自检记录和施工纪录;认真处理质量和进度的关系,严格要求员工按程序办事,抵制来自各方面不顾质量抢进度、抢工作量的压力,当因抢进度而造成质量事故时,应负直接责任,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对违反操作规程、不按程序办事而致质量低劣的,应制止其继续施工或决定返工。

三、现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1)人员控制

施工项目部的管理是一项组织结构,是按照项目部的各个工作岗位的标准制度要求而进行工作。项目部按时和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和考核,并作好如实的纪录,各个岗位依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分解工程的若干个小的项目逐步落实,以保证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有专人负责,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调整,优化人员配备。

2)施工材料控制

材料进场前须先报检,将业主同意的材料样品一式两份封样保存,一份留自己,一份留业主。材料进场后,应依据样品和相关检验报告报检,报检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做纪录,材料员采购材料时,一定要认真执行检查验收手续,应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这样才能保证材料使用前一次性合格。在施工现场的管理活动中,施工企业应对各种材料的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采购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讲解,让他们都知道材料采购、使用时注意那些方面,并采用统一的量化标准来衡量处理是否合格。进场材料入库后,采用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班组长签填领料单,分管项目负责人核定后,保管员按单发货。对易碎或贵重的特殊材料,在施工现场宜单独存放,标明使用日期。现场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退货,不能及时退货时,应标明存放,并在明显位置标注清楚,防止错拿错发;施工现场多余的材料和边角材料,能退货应及时退货,不能退货应及时送到公司仓库保管,以备其它工程使用。

3)施工机械设备控制

保管人员要对施工机械设备妥善保管,实行施工机械设备登记制度,谁领用和操作谁就负责保管和维护,这样才能保证机械正常使用寿命。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对保管人员说清使用目的,以便保管人员按照要求发放施工机械设备;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测,使施工机械始终运转在安全有效的状态。特殊的机械设备要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对于工人使用一般工具,由项目部按工种不同列出必备的工具明细;入场前检查各种自备工具是否齐全,保养是否良好。对施工人员都要进行机械设备安全教育,防止机具伤人和触电事故。

4)施工工艺控制

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有了好的施工工艺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保证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及合理性,施工企业对于不很熟悉的施工工艺,应安排专人进行试验,待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应用,并将成功的经验记录在册,作为今后工程施工工艺指导性的施工技术,确保各施工班组管理人员都掌握管理人员在现场要对施工工艺进行技术交底,并由班组长签字接收,要使施工人员掌握,该项施工工艺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通病的预防措施。

4、加强施工现场的专项检查活动

1)开展自检互检活动培养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各工序完工后应由班组长组织本班组的人员,对工序项目自检,互检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班组长自行处理并做纪录,待自检问题处理好后,做好文字纪录,并说明解决方案和采取的措施,确认质量已修正后方可由项目部质检员验收。项目部质检员对检查验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一定要书面下达给该施工班组,提出整改意见,由分管负责人核定确认,班组按整改措施改好后再由项目部报总监验收。

2)上道工序完成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复盖施工前,一定要由工程项目部质检员组织上、下道工序的班组长交接验收,上道工序的班组长对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应做特别交代。所以,工程项目施工中,隐蔽工程验收要慎重。下道工程的班组长一定要检查上道工序质量,对影响本道工序的质量问题提出意见,并填交接纪录,质检员督促上道工序施工人员修正后,下道工序的施工人员方能进场施工。

3)专职检查,分清责任。在班组自检基础上,项目部还要对各施工班组的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坚决不让质量问题出现。对不合格的产品要立即处理和纠正,并且要弄清不合格产品的原因,是由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还是原材料、施工方法引起的不合格。对于反复和较普遍发生的问题,要先制定整改方案及相关防范措施,以防同类问题再发生。如果是人为的因素引起的,应当按情况严重程度对相关人员采取处罚和教育,并说明处罚的理由,使他们受到教育,得到改正。也使全体现场施管人员受到一次真正的教育,坚决杜绝类次问题重复发生。

4)定期总结。为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项目部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应定期集中分类总结,定期召开质量安全分析会,组织施管人员对各个分类容易发生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针对性的纠正预防措施。

5)优化现场管理的主要目标

彻底清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充分地运用资源的再次地利用,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益和高效率,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物料库存积压,杜绝占用资金现象发生,不断降低成本。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和资源都要有计划目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确保建造出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王业权.探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J].科技风,2010(13).

[2]魏默然,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探讨,《四川建材》,2010年01期

[3]王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2010(12).

[4]吴永成.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1(10).

论文作者:黎富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论文_黎富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