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BIM技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运用
引言
BIM技术称为建筑信息模型,也就是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的工程信息参数化及模型化,是在CAD技术之后建筑行业的第二次革命性的技术。
1、BIM技术运用在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制作三维立体图,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企业投标阶段,利用 BIM 技术对施工计划、场地布置、关键部位施工方案进行3D模拟演示,可以给业主带来更加直观的展示,大大增加了标书的吸引力,也会提高企业的中标几率。
1.2计算速度快,准确率高
通过创建 BIM 数据库,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施工预算、所需工期等重要参数。BIM数据库的精度目前已达到构件级别,因此可以提供几乎所有的数据信息,诸如材料用料、设备统计、管控造价等,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需工期等重要参数。BIM 数据库的精度目前已达到构件级别,因此可以提供几乎所有的数据信息,诸如材料用料、设备统计、管控造价等,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
1.3精确计划,减少浪费
对大量的工程数据进行实时快速获取,是实现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条件。目前,一些施工企业仍然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这严重阻碍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BIM 技术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工程基础数据,对材料实行限额领料,对消耗进行科学控制。
1.4模拟施工,与现实进行有效的协同
目前已经实现模拟施工,即在三维可视化技术中加入时间维度,就可以将模拟施工与实际施工进行实时对比,各个管理者也会对工程进度、概况了如指掌,这对于减少工程质量问题、有效协调各个单位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BIM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BIM技术因其独有的特性,例如BIM有三个主要特点:其一,建筑物构建的参数化;其二,BIM数据库的时效性;其三,面向对象的信息模型。因此BIM技术能够被应用到建筑项目工程的各个阶段,不仅仅视觉效果好,还能及时的掌握共享各类信息和数据,多方面无死角地管理工程造价,显著地提高了造价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2.1 BIM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作出正确的的决策有助于提高投资效果以及工程的质量SIM技术能在图纸设计前初步掌握或估算投资成本,为后期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持。该阶段,运用SIM技术、工程师的丰富经验建立初步的SIM模型,获取工程相关数据,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能快速编制出项目投资估算,做出正确决策。调查可知,用BIM模型编制的项目投资估算精确度可达到3%,真正起到控制后期成本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据调查资料所知,设计的所需要费用占工程总支出的极小部分,大约百分3以内,但是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极大,因此,设计这个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极为关键。在BIM技术引入建筑业之后,设计人员根据SIM模型提供的数据以及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成本估算来进行限额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设计的经济合理性。与此同时,造价工程师通过SIM模型中的数据与指标数据库相对比,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概算价,不仅优化了设计方案,还能有效控制总投资金额。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可以直观地查看三维模型并可虚拟建造,在此过程中,能及时发现某些不合理的设计并予以改正,这样一来有效地降低了后期的施工变更或返工的几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造价控制措施。
2.3BIM在招标投标阶段的应用
目前,我国基本上都实行招标投标的模式来完成工程量清单,在此阶段,BIM技术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的应用对于招标投标程序来说也是一次全面的革新。设计单位将负责提供BIM模型,且这模型具备各种工程信息,其次,施工单位或是造价咨询单位根据BIM模型的工程信息,在短时间内提取工程量,参考国家相关规定并结合此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编制工程量清单。如此一来,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招标有序的进行,而且还能减少因工程量的问题而导致的纠纷。另一方面,由于招标时间有限,再加上人工计算核对的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极易会疏忽某些工作细节,发生错误。然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和SIM技术的结合很好地解决了之前的问题,投标人能轻松获取工程信息,依据具体情况选用正确合适的投标策略,同时也为相关监督部门提供了便利,促进行业健康地运行发展。
2.4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施工阶段,对造价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工程款项的控制,工程变更所需的费用,索赔等意外费用。首先是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期间的款项主要是材料费、人工费以及机器设备的费用,利用SIM技术的优势,合理科学地安排人力物力资源,有效地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控制造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确保了工程施工按照施工方案和进度有序地进行。其次,针对工程变更情况,BIM技术可将变更的内容直接在BIM模型上进行修改,因其有自动计算运算功能,对变更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能快速地反应出造价的信息,不仅节省了很多人工计算的环节,还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最后,对于索赔都是不可预测的意外情况,针对此,同样可以通过SIM技术方便、快速、准确地得到数据。
2.5BIM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据大量资料表明,工程在竣工阶段,相关人员工作态度有所松懈,在工作中容易出现资料丢失、信息不全等问题。此外,在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下,其工程结算的过程相当繁琐复杂,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数据差错,还得重新一一复核校对,查出错误原因,工作量巨大,效率和准确率相对较低。这一工作状况一直困扰了结算人员直到SIM技术的出现。因为SIM模型具有参数化这个特性,里面包含了各种工程信息,再加之施工、设计阶段仍持续不断地给SIM模型补充完善其他数据,使得它在工程竣工阶段俨然为一个工程实体。完善的数据以及快速的运算功能,保证了结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同时也节省了结算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真正地实现了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其有效地确保了从工程项目从决策阶段到竣工阶段的高质量,又有效地控制了造价成本、缩短了工程项目工期,BIM技术通对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为传统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何若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整合运用分析与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7.
[2]胡建平.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探讨[J].四川水泥,2017.
[3]范小琼.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4]姜世伟.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7.
论文作者:黎燕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模型论文; 数据论文; 造价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