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冯岗

(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边缘阴性率、手术率、1年生存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边缘阴性率、手术率、1年生存率以及临床疗效等,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十分显著,且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手术边缘阴性率以及手术率,同时还能增强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中晚期宫颈癌;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075-02

随着临床肿瘤基础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整体观念的不断强化,目前在治疗肿瘤患者的过程中,综合治疗模式以及逐渐取代了单一的治疗模式[1]。综合治疗即指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病理分级以及身体状况等,对其治疗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以达到增强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的目的[2]。而新辅助化疗指的是局部治疗恶性肿瘤前,先实施全身化疗,如果患者肿瘤采用手术无法全部切除,则需对其实施2~3个疗程的化疗后,对其能够进行根治性手术进行评估和判断[3]。因此本文对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6~52岁,平均年龄为(43.12±4.18)岁。观察组患者年龄为37~53岁,平均年龄为(44.23±3.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具体操作为:针对腺癌患者,静脉滴注30mg/m2DDP,1次/w;静脉滴注500mg/m25-FU,d1-5,重复一次间隔28d;静脉滴注4~6mg丝裂霉素,d1-5,重复一次间隔21d;针对鳞癌患者,静脉滴注30mg/m2DDP,1次/w;静脉滴注15mg/m2,1次/w,重复一次间隔28d。持续治疗1~3个疗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化疗后第2d,实施2-4次腔内化疗,7.5Gy/w,1次/w。结束局部放化疗后1w,即可实施手术切除。两组均采用统一的手术方式切除肿瘤,即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双侧卵巢活检移位、全子宫切除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手术边缘阴性率、手术率、1年生存率以及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分为:全部缓解:肿瘤全部消失,无新病灶,且能保持4w以上;局部缓解:肿瘤体积减小≥50%,无新病灶,且能保持4w以上;稳定:肿瘤体积增大≤25%或者减小<50%;病变发展:存在新病灶,且肿瘤体积增大>25%。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边缘阴性率、手术率、1年生存率对比

观察组手术边缘阴性率、手术率、1年生存率等,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临床上宫颈癌发病的几率不断上升,且逐渐趋向于年轻化,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质量[4]。而针对宫颈癌患者,在对其实施手术前,采用一定的放疗或者化疗治疗后,能够显著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同时还能提升手术切除率,从而促使患者达到较高的预后质量。而新辅助放化疗能够改善宫旁浸润,缩小肿瘤体积,并增大手术适应证[5]。且手术之前进行同步放化疗,还能将肿瘤细胞的循环过程加以抑制,并将这些细胞全部杀死,将可能出现的微病灶彻底清除,从而达到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的目的。另外通过化疗还能减少淋巴结转移以及术中肿瘤细胞播散,从而促使患者肿瘤情况获得更良好的缓解[6]。

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手术边缘阴性率、手术率、1年生存率以及临床疗效等,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看出,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十分显著,且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手术边缘阴性率以及手术率,同时还能增强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福彬.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并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6,01:159-160.

[2]邹瑶.同步放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D].大连医科大学,2014.

[3]刘双玥.中晚期宫颈癌DNA-PK的表达与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

[4]王骁.宫颈癌不同放化疗联合方案的疗效分析及影像引导的近距离放疗的剂量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

[5]胡芝,徐律,黄一统,叶枫,吴其竖.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4,10:829-832.

[6]汤凯雯,杜佩妍,吴蕴瑜,万挺.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98-99.

论文作者:冯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冯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