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非手术治疗的进展论文_霍子琪,王清松

胆结石非手术治疗的进展论文_霍子琪,王清松

霍子琪 王清松(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200433

【摘 要】胆结石是胆囊主要病症之一,其严重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本文即是对胆结石非手术治疗进行研究,分别从药物治疗、冲击碎石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这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胆结石;非手术治疗;方法

胆结石是胆囊病症当中最常见的类型,根据结石所在位置不同可以分为胆囊结石、肝内侧胆管结石、肝外侧胆管结石等,而根据结石的构成物不同则可以分为胆固醇、胆色素以及混合型结石。外科手术虽然能彻底治疗,但无法治疗具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因此非手术疗法也十分重要。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属于保守疗法的一种,其主要应用的就是溶石剂,其中包括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甲基特丁基醚等。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均属于生物合成药物,每天服用剂量较低(10mg/kg),临床有效率为38%左右,但这类药物的缺点在于需长时间服用,并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而甲基特丁基醚则是一种针对于固醇类胆结石的溶解剂,这类药物对人体胆囊黏膜具有可逆性的损伤,因此治疗时采用多次灌注方法。而近几年所研制的复方型甲基特丁基醚则可以对固醇类、胆色素类结石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有效率高达88%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冲击波碎石治疗

冲击波碎石治疗采用的是物理超声疗法,利用瞬间发射的高压电磁冲击波对胆囊结石产生作用,胆囊虽然被包裹在液体媒介当中,但也会受到冲击波的影响,加之应用交叉冲击治疗模式,使结石受到两个方向的作用力,产生更好的碎石效果。但这种治疗所产生的结石碎片较大,不容易被排除,因此临床复发率较高。微爆破是现代医学当中应用的新技术,其运用电超爆原理,利用导管式定向爆破技术,对胆囊结石进行爆破治疗,该技术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6%以上,且手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情况,对胆囊黏膜组织也不会造成损伤[1]。但这种技术的应用实例较少,目前在国内仍处于研究阶段。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

非手术治疗中中医疗法为主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胆结石时可以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利用针刺手法,对患者的阳陵泉、中脘、丘墟、大冲以及胆俞等穴位进行刺激。将中医针灸与溶石剂相结合,可以将临床有效率提升到65%以上,对中度手术禁忌症患者疗效确切。

结语

胆结石患者中少部分具有手术禁忌症,该类患者不适宜采用外科手术疗法,因此需要运用药物、冲击碎石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其中微爆破疗效较为突出,需要我国医疗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尽快推广其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程琳.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胆结石[J].健康生活月刊,2013(03):102.

论文作者:霍子琪,王清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胆结石非手术治疗的进展论文_霍子琪,王清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