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概述_政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概述_政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布局论文,总体论文,事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11)03—00ll—0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9月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以及200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标志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初步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发展脉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指的是作为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结构的架构方式和格局的战略安排。在党的文献中,“总体布局”概念最早见于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该《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1] 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是我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确立的。

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2]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要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并形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思想,后来又提出了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目标,完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后,我党在探索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当前最伟大的历史任务”。[3]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这次大会在确定大力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时指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4]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正式形成。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5] 江泽民1991年的“七一”讲话在阐述党的基本路线和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十二条原则时指出:“总起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6]152—153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6]161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重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更加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整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7]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奋斗目标时,郑重地增加了“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内容,从而在执政党章程中明确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同时,党的十七大还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8]16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表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更加深化。2008年9月,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在阐述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时明确指出:“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8]572—573 这标志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初步形成。200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郑重指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9]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演进过程,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逐步深化。每一次深化都适应了实践进展的需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自觉和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辩证关系

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五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发展不协调的被动局面。这是对6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建设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和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等,也制约着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面貌之所以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进步,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思想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正如邓小平于1980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所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10]250

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0]168 江泽民也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11] 由此可见,只有政治建设搞好了,实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设就没有精神支撑。只有搞好文化建设,人们拥有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才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

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社会建设就像一条纽带,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具有统合功能和辐射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社会建设水平的提升必将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生态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没有生态建设,就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那么,经济建设就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目前,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目标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推进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既不可分割,又各有自己的特定领域和特殊规律。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又好又快”地推进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经济建设任务的战略部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只有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和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一定能够带领人民开创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着力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的任务的总体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使社会更加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

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必须把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淡水、森林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致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比较严峻的生态危机和不可持续的态势。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与推进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收稿日期:2011—03—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0JDJNJD097;09JD710002)

标签:;  ;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概述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