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观探析_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观探析_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益观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恩格斯论文,马克思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利益论文,观论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6)04-0053-005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学说,也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武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说。无产阶级要解放,必先思想上解放,即认识到无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被剥削被压迫的现实,从“自在阶级”变成“自为阶级”,进而组织成为阶级去争取本阶级的利益。由于无产阶级不可能先验地自觉起来,因此,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促进他们思想的觉醒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从这种要求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到处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事实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尽管他们没有一篇文献是专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但他们的著作有大量关涉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原则基础上,起草或撰写了一系列宣言、章程,这些文献的相关内容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的蕴含、揭示或阐述中,始终坚持了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利益原则。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域看,这些理论成果在反映和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阐述的同时,具体阐述了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利益与思想、利益与意识、阶级利益与阶级意识、无产阶级利益与无产阶级革命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阐述与探讨,形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关系的思想理论。

       一、关于引导和教育无产阶级认识阶级利益的思想观点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极大地启发和宣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觉悟、阶级意识和斗争行为。在1848年法国的二月革命和德国的三月革命中,无产阶级缺乏阶级利益认识、缺乏独立的政治主张和利益要求的情况暴露无遗。所以,尽管法国和德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参加了革命,并在革命中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尽管这两次革命结束后相对革命对象而言获得了胜利,但胜利的都不是无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除去客观原因,这两次革命斗争中的无产阶级,还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本阶级的利益,还没有明确的政治利益要求,这也是无产阶级沦为资产阶级工具的最关键原因。诚如马克思1848年12月所指出的那样,当时的无产阶级“只不过是为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斗争”的“无产阶级”,它同那些不属于资产阶级的市民等级集团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与资产阶级截然不同的利益,也没有组织成具有独立政治目的的阶级或阶层。[1](P317-318)因此,无产阶级就不可能在革命运动中成为领导阶级。所以,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极为必要。

       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马克思对无产阶级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从而失去斗争的独立性、革命性和坚定性的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从无产阶级自身原因看,由于工人在与资产阶级共同革命中,只是“企图在资产阶级旁边实现自己的利益”,[1](P384)因而没有“在自己的地位中找到自己革命活动的内容和材料”,没有在斗争需要中“研究本身的任务”,因此,当时法国的工人阶级“还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革命”。[1](P385)也就是说,当时的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还没有自觉到本阶级的利益问题,因为不能为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进行坚决的斗争。“所以,无怪乎巴黎无产阶级力图在资产阶级利益旁边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把自己的利益提出来当作社会本身的革命利益;无怪乎它在三色旗面前降下了红旗。”[1](P386)这表明,尽管在革命来临时和革命过程中,甚至在无产阶级争取利益实际实现的过程中,在无产阶级处理与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的关系中,也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工人阶级政党及无产阶级队伍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和阶级使命。否则,革命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恩格斯后来在谈到无产阶级的政治行动时,也特别强调无产阶级应当从自己的阶级立场和利益要求来从事政治活动。他说,无产阶级“应当从事的政治是工人的政治,工人的政党不应该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2](P124)显然,没有关于提升阶级利益认识和明确政治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目的和政治活动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始终关注着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基于以往的教训,当他们看到无产阶级队伍放松组织观念,并“落到了完全受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控制和领导的地位”的危险境地时,他们及时指出了革命的工人政党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差别,以及处理与小资阶级民主派相互关系的原则。从他们所要求的思想认识和组织观念看,其所强调的原则就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原则。1848年欧洲革命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寄希望于新的革命高潮很快到来,为了向无产阶级政党阐述他们对预计在即将到来的革命中可能掌权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们所应采取的立场和策略,也为了告诫和教育革命的工人政党在处理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之间利益关系时所应坚持的原则,他们写作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一文。尽管革命高潮没有像他们所预计的那样到来和呈现,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原则,即帮助革命的工人政党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以坚持自己的历史使命和阶级立场,却是十分清晰和颇有价值的。

       在文中还指出:“民主派小资产阶级根本不愿为革命无产者的利益而变革整个社会”,[1](P367)因为革命的工人政党的利益和任务与民主派小资产者不同,所以,在与民主派小资产者打交道时,应当保持工人阶级政党思想的革命性和组织的独立性。工人政党应反对民主派小资产阶级为巩固自身地位而提出的利益主张和政治行动,“他们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采取自己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能因为听信民主派小资产者的花言巧语而动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组织的信念。”[1](P375)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民主派小资产者可能控制和领导革命运动的危险,认为加强对革命的工人政党和工人阶级的组织信念和利益观念的教育非常重要,并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首先认清自身利益和任务与民主派小资产者的不同和截然区别时,才能提高自身的组织信念和斗争能力。从这个意义来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由具体的现实斗争需要和具体的实践任务要求决定的。而开展和加强这种教育的关键,就是要让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

       二、关于教育无产阶级为最终目标和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思想观点

       当恩格斯晚年回顾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的阶级斗争时,他诚恳地指出当时确立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为这样,恩格斯承认:“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3](P512)尽管1848年的革命已经“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多数人的真正利益进行的革命”,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还没有完全造成这个由少数人领导的革命变成多数人革命的前景。这种前景是不是不存在呢?不是的。但这种前景的到来无疑将会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恩格斯对这个充满长期性的过程既表现了坚定的自信,也达到了更为科学的认识。他认为,这种前景会随着社会主义者国际大军的人数、组织、纪律、觉悟程度和胜利信心的与日俱增,随着这支大军不可阻挡地前进,将会呈现出来。[3](P511-513)同时他指出:到现在为止(1895年——作者注),“既然连这支强大的无产阶级大军也还没有达到目的,既然它远远不能以一次重大的打击取得胜利,而不得不慢慢向前推进,在严酷顽强的斗争中夺取一个个的阵地,那么这就彻底证明了,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实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3](P513)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要放弃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呢,是否要放弃为争取无产阶级利益而斗争的革命运动呢?

       事实上,恩格斯在对马克思的《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的评价中,通过表达自己对最终理想目标的坚定,阐明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无产阶级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思想。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对“当时的事变做出的叙述,对其内在联系的揭示能达到至今还无人达到的程度,并且光辉地经受住了后来由马克思自己进行的两度检验”。[3](P507)这一高度评价表明了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科学性的坚持和深信不疑。在历史淘尽那许多模模糊糊的宗派福音及其各自的万应灵丹后,恩格斯指出,“现在则是马克思的理论,是一个得到大家公认的、透彻明了的、明确表述了最终斗争目标的理论”。[3](P513)从这个意义来说,坚持无产阶级斗争的最终目标,是恩格斯在《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一文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实际上也表达了他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他们坚持“最终目标”的思想。

       如果联系恩格斯在《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以下简称《批判》)和1894年写作的《未来的意大利革命和社会党》(以下简称《未来》)等文中对坚持最终目标和根本利益重要性的强调,[3](P412)我们更能体察到他关于对无产阶级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思想。在《批判》一文中,他指出要与“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了根本大计”的机会主义进行斗争,这种斗争显然是出于坚持无产阶级最终目标和根本利益的需要;在《未来》一文中,他重申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代表整个运动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观点,再次强调了坚持无产阶级伟大目标即“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为改造社会的手段”的重大意义,认为不忽视伟大目标的策略,是为了能够防止社会党人产生失望情绪,并认为如果缺少远大目光,“不论是纯粹的共和主义者或感伤的社会主义者”都会产生失望情绪。[3](P453-454)这表明,恩格斯关于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最终目标的思想是前后一致、始终如一的。作者在《导言》中谈到对无产阶级队伍力量发展的看法时指出:“我们的任务就是不停地促使这种力量增长到超出现政府制度的控制能力”,[3](P523)显然这与《共产党宣言》里“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1](P307)以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最终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毫无疑问,对无产阶级队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求和帮助无产阶级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树立为阶级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思想。

       三、关于对无产阶级进行阶级利益观教育是个长期过程的思想观点

       由于在阶级社会中,“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只有当无产阶级认识到本阶级的状况,才能“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意识”。[1](P91)毫无疑问,这种意识只有普遍的产生,才能形成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如何产生这种意识呢?为了使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是必需的,这种变化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1](P91)从这个意义来说,离开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不可能产生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共产主义意识。因此,无产阶级为了推翻一切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就要在革命中“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使本阶级“成为社会的新基础”。[1](P91)而无论是帮助人们抛掉旧思想,实现两个决裂;还是引导人们树立新观念,培育共产主义理想,都需要进行思想的理论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显然又受到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利益要求的限制。因此,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首先,克服人们在创造自己历史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思想束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里深刻指出:人们虽然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P585)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历史,人们必然受到前人的束缚。要创造全新的历史,不仅不是随心所欲地,而且还必须认真地通过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使自身克服旧有的思想观念和历史传统。为了避免简单地重复“历史演出”,教育无产阶级树立一种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的崭新观念和思想意识,不仅是必需的,而且还是漫长的。

       其次,要使无产者和广大人民形成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马克思用小资产阶级的例子说明,使民主派成为小店主代表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思想不能越出小资产者的生活所越不出的界限,因此他们在理论上得出的任务和解决办法,也就是小资产者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在实际生活上引导他们得出的任务和解决办法。”[1](P614)小资产者的例子表明,无产者和广大人民在成为无产阶级队伍的一员后,需要在思想上越出原有的界限,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意识。若没有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引导无产者脱离旧有的物质利益眼界和旧有的生活过程的思想启蒙、观念启发和理论灌输,这是不能实现的。显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三,使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和掌握关于阶级利益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1848年时,在实现大多数人本身真正利益的革命还未被大多数人所认识的情况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认为,在这种利益“实际实现的过程中,由于亲眼目睹而令人信服,一定很快就会为他们所认识”。[3](P512)但是恩格斯后来认为,“那时由于许多模模糊糊的宗派福音及其各自的万应灵丹”,[3](P513)广大人民群众要很快认识到这种利益,并不现实。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掌握这种认识,离不开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据此,恩格斯在《导言》中强调指出,为了使群众明白应该做什么,还必须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这种工作,并且进行得很有成效,已经使敌人陷入绝望(比如无产阶级在议会选举中取得的合法席位使资产阶级感到不安)。这种工作在革命策略上表现为对“暴力行为”和“议会斗争”的两手利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表现为为着取得持久的胜利,既要耐心做好暴力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也要做好巧妙利用议会讲坛表达政治主张和利益要求的宣传工作。如前所述,恩格斯甚至用1600年前基督教颠覆罗马帝国的长期的残酷的斗争而最终被宣布为国教的史实,隐喻革命过程的艰辛及其前途的最终胜利,以表明无产阶级在实现最终目标过程中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仍要做好长期的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即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那些直接反映和代表他们利益的思想理论也需要一个过程。恩格斯指出,在1848年,尽管看到当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很容易轻信那些拼命挤到前面来的少数人的纯粹欺蒙”,[3](P511-512)但还是认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那些最确切地反映他们经济状况的思想,对于那些正好是明确而合理地表达了他们自己还没有理解到、而只是刚刚模糊感觉到的要求的思想”会更容易理解,但由于“实现大多数人本身的真正利益”的革命还没有为这大多数人所认识,“当幻想一消失而失望袭来的时候,人民群众的这种革命情绪几乎总是,而且往往是很快就变为心灰意冷,或者甚至转到相反的方面去”。[3](P511-512)从恩格斯的论述看,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并认识到为大多数人本身的真正利益而奋斗这一革命本质,是极为重要的。

       没有大多数人的觉悟,即便是为绝大多数人争取利益的革命,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恩格斯后来总结到,由觉悟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更何况当时即便是巴黎的无产阶级也并未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失败就更在所难免了。据此经验教训,恩格斯后来非常深刻地总结道:凡是要把社会组织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群众自己就一定要参加进去,自己就一定要弄明白这为的是什么,他们为争取什么而去流血牺牲。[3](P521)这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认识。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如果参加的群众没有认识到革命所代表的真正利益,他们是不会去流血牺牲的,革命也不会成功。

       四、关于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和教育手段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观点

       如果说恩格斯的《导言》绝对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了最后的反思和修正”,而是在对“街垒巷战”等“旧策略必须加以修正”的反思中,肯定了社会主义者利用议会斗争所做出的成绩(看到革命权已经如此普遍地深入人心,乃至使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议会不得不讨论防止政变的法案来阻止无产阶级革命活动)。[3](P522-523)那么在当时恩格斯以德国为例,对普选权和议会活动给工人政党提供的多方面好处所进行的分析,同样说明了利用普选权和议会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带来的便利之处:

       一是鼓舞工人斗志和信心的好处,即“通过定期确认的选票数目的意外迅速的增长,既加强工人的胜利信心,同样又增加对手的恐惧,因而成了我们最好的宣传手段”。二是亲近和宣传群众的好处,即“在竞选宣传中,它给了工人政党到人民还疏远他们的地方去接触群众的独一无二的手段”。三是抨击错误观点并维护自己观点的好处,即它“迫使一切政党在全体人民面前回答工人政党的抨击”,从而使工人阶级政党得以更好地认识、坚持和维护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四是扩大思想宣传教育范围和影响的好处。即“它在帝国国会中给我们的代表提供了一个讲坛,我们的代表在这个讲坛上可以比在报刊上和集会上更有权威和更自由得多地向自己在议会中的对手和议会外的群众讲话。”[3](P517)

       如果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始终坚持了无产阶级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观点和立场,那么利用普选权提供的条件,所进行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必然是宣传和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活动。从这个意义来说,无论是过去利用报刊和集会进行宣传教育活动,还是现在利用普选权和议会活动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即反对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提高工人的阶级利益认识水平;鼓舞工人的革命斗志和信心,为争取无产阶级利益的最终实现奠定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总之,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看,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阐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过程中,不仅奠定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关系问题分析和研究的基础,而且立足于无产阶级利益争取与实现的活动过程,针对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利益观念、利益认识、理想目标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了一系列基于阶级利益思想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奠定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关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原则,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利益思想理论。

标签:;  ;  ;  ;  ;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观探析_恩格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