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论文_唐艳翠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5月-2019年11月治疗子宫肌瘤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根据不同的药物剂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1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剂量(25mg/d)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剂量(12.5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在子宫肌瘤体积对比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采用1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小患者的肿瘤体积,而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安全性

前言

子宫肌瘤又称为子宫纤维瘤,其与患者的激素水平、雌激素、局部生长因子有关。该疾病患者可出现盆腔压痛、月经不规律、子宫出血等症状,甚至会影响其生育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药物与手术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但多数患者恐惧手术,都倾向于药物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治疗药物主要有米非司酮或雄激素类药物,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可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并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能够缓解其临床症状或体征。但是米非司酮需要长期服用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这就需要考虑患者最佳服用剂量,以提升用药效果与安全性。故本文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5月-2019年11月治疗子宫肌瘤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根据不同的药物剂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1例,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纳入标准:具有痛经、月经紊乱以及腹部压迫症状;研究前3个月无激素类药物使用史;签署研究知情协议书;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者;伴精神性疾病者。研究组年龄28-52岁,平均(36.87±6.47)岁;病程7-25个月,平均(13.85±3.71)个月;肌瘤类型:浆膜下肌瘤12例,壁间肌瘤12例,黏膜下肌瘤13例,混合性肌4瘤。参照组年龄29-50岁,平均(36.97±6.63)岁;病程8-28个月,平均(13.93±3.87)个月;肌瘤类型:浆膜下肌瘤13例,壁间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14例,混合性肌3瘤。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秦皇岛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05)治疗,参照组接受常规剂量(25mg/d),研究组接受小剂量(12.5mg/d),所有患者睡前口服,每日服用1次,共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采集患者的静脉血3ml,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激素(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肌瘤三维径线,计算子宫肌瘤的体积。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呕吐、头晕、恶心等)。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分别行、t检验。如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激素指标

研究组治疗后各项激素指标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该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月经异常、下腹坠胀感、子宫出血等症状。子宫肌瘤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有研究表示高水平雌激素与未分化的间叶细胞是形成子宫肌瘤的主要原因,雌激素协同生长激素可促使子宫肌瘤的生长,从而可知,调节患者雌激素水平是临床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关键。

药物保守治疗与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由于大多数患者存在手术禁忌症或对手术产生心理恐惧,因此药物治疗手段广受欢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该药物属于强抗孕激素,能够与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可调节患者机体内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抑制其孕激素或刺激素的分泌,能够有效阻碍其肿瘤细胞增殖。本研究开展对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激素指标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可见小剂量服用的患者各项激素水平相比于常规服用剂量的患者较低,小剂量服用米非司酮更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米非司酮属于炔诺酮的衍生物,其可与孕激素结合,能够对孕激素受体结构进行改变,从而阻止孕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进一步对孕激素转录激活产生抑制作用。常规米非司酮与血液的相溶反应时间较缓慢,同时会引起前列素的干扰,进而对血清激素的作用较为弱。而小剂量米非司酮能够快速与血液相溶,进而有效控制血管内皮因子,抑制肌瘤血管生成,并维持孕激素的结合亲和力,从而通过发挥竞争性拮抗孕激素作用,以有效调节患者体内的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及血清卵泡刺激素。而本研究数据提示小剂量米非司酮更有效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参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任小峰研究结果[小剂量组子宫肌瘤体积为(30.92±3.46)cm3,常规剂量组子宫肌瘤体积为(41.16±5.24)cm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致性,该研究表明相比于常规剂量的米非司酮,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理想。这提示小剂量米非司酮更有效地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因为小剂量米非司酮进入血脑屏障速度更快,能够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从而促使子宫肌瘤细胞发生萎缩,所以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更能缩小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另外本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更显著,不仅缩小其子宫肌瘤的体积,还改善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且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弓文华.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200-201.

[2]闫春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保守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海峡药学,2019,31(06):160-161.

[3]任小锋.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9,39(05):97-99.

论文作者:唐艳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论文_唐艳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