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_全修冰 秦江敏 张泽丙 莫秀娇

荔波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_全修冰 秦江敏 张泽丙 莫秀娇

(贵州省荔波县农村工作局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贵州 荔波 558400)

摘要:通过对贵州省荔波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现状调查和气候环境分析,对25个坝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一田多用”、“一季多收”、“一物多用”模式,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关键词:荔波;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荔波县地处贵州省南部,是黔桂两省三地七县交界,生态良好,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69.55%,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荔波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品牌,被誉为“地球绿宝石”和“全球最美喀斯特”。为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委和省农委关于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做好荔波县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确保农业产业扶贫这一根本增收增效,推动荔波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加速脱贫攻坚进程。本文阐述荔波500亩以上坝区当前农业产业现状,结合各地气候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各坝区选择适合发展的产业,推广“一田多用”、“一季多收”、“一物多用”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一、坝区产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荔波县坡度小于6度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坝区25个,涉及7个乡镇、41个行政村、11772农户、其中贫困户数3855户12977人。坝区现有耕地面积3.42万亩,其中500—1000亩坝区有13个,1000—2000亩坝区有9个,2000亩以上坝区3个。坝区内机耕道总长112.7公里,有效灌溉面积3.06万亩,电网覆盖率达98%;可服务于坝区的冷库总库容102吨,有冷链运输车辆1台;大棚总面积579亩,坝区农机拥有总量8355台(套),综合机械化率86%。

(二)产业现状:荔波风景秀丽,环境独特,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大部分是疏松肥沃,PH值在4.5—7.5之间,适生立地条件好。坝区主要种植的作物为水稻、桑树、蔬菜、精品水果等,其中水稻2.56万亩,占坝区74.8%;桑树0.18万亩,占坝区5.3%;蔬菜0.13万亩,占坝区3.8%;精品水果0.27万亩,占坝区7.9%;其他作物0.27万亩,占坝区8.2%。坝区产业以常规水稻为主,经济效益低下,平均亩纯收益仅为630元。

二、产业发展建议

(一)2018年:抓好“夏秋攻势”工作,在全县25个坝区开展油菜种植0.8万亩、蔬菜种植0.3万亩、马铃薯种植0.5万亩、桑树种植1万亩,牧草种植0.82万亩。

(二)2019年: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冷链仓储800吨、机耕道76.02公里、水利排灌沟渠76.8公里、蔬菜大棚130亩、7辆冷藏车、100亩的滴灌设施建设,新建缫丝厂1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力发展桑蚕产业,种桑区域逐步移至北面乡镇,坝区新增桑蚕种植面积1万亩,建成“稻+(鱼、鸭、蛙)+(蔬菜、马铃薯+油菜+牧草)”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示范基地1万亩以上,蔬菜基地0.4万亩,精品水果种植基地0.3万亩以上,牧草基地0.2万亩以上,农业休闲观光园0.1万亩,中药材种植0.1万亩以上标准基地。

(三)2020年:全县形成以桑蚕产业为主导产业,建成精品水果、蔬菜、中药材、牧草等产业为辅的农业产业园区,新增仓促物流、初、深加工企业10家以上,努力实现坝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坝区平均亩纯收入1万元以上。

三、产业技术标准

(一)实行标准化生产

基地建设按照“五统一”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即统一供种、统一耕播、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在栽培、育种、植保、土肥、农机等方面,实行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全面实行无公害栽培,积极推进绿色、有机栽培,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地产品认证,确保实现坝区农产品质量全面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100%以上。

(二)应用绿色增产增收技术

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牢固树立增产理念、效益理念、绿色理念,因地制宜应用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完全生物降解膜覆盖栽培、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合理间套轮作、绿色防控、机械化耕种收等绿色生产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万亩以上,绿色防控技术3万亩;推广“一田多用”模式,发展稻旱轮作1.5万亩,稻田综合种养1万亩;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园5个0.1万亩,传承农耕文化;推广“一季多收”模式,科学安排作物茬口,将一季变多季、用空间换时间,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推广“一物多用”模式,发展作物花期与养蜂产业相结合,作物秸秆还田培肥、牲畜“口粮”、食用菌营养基质等,实现种养高效结合。

(三)推行“全链条”式产业融合发展

把坝区的作物生产、加工与乡村旅游、民族风情、养生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现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建成桑蚕、大米、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等仓储物流、初、深加工厂企业10家以上,实现经济效益从一产、二产、三产的简单叠加向乘积裂变式突飞猛进,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立体化发展。

四、效益分析

目前荔波县500亩以上坝区总面积3.42万亩,通过对坝区农业产业进行调整,种桑养蚕实现亩产值6250元,扣除亩成本2000元,亩纯收益4250元;“稻+(鱼、鸭、蛙)+(蔬菜、马铃薯+油菜+牧草)”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实现亩产值3400元,亩生产成本1500元,亩纯收益1900元以上;蔬菜标准化种植实现亩产值8000元以上,亩生产成本3500元,亩纯收益4500元以上;种植特色优质仿野生铁皮石斛实现亩产值25000元,生产成本15000元,亩纯收益10000元以上;精品水果种植实现亩产值5000元,扣除生产成本1500元,亩纯收益3500元以上。通过对坝区基础设施进一步进行完善,对于加速提升荔波县农业产业结构水平,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作者:全修冰 秦江敏 张泽丙 莫秀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荔波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_全修冰 秦江敏 张泽丙 莫秀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