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流感疫苗发生血管反应性水肿1例报告论文_林志仁

接种流感疫苗发生血管反应性水肿1例报告论文_林志仁

山东省栖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患儿,男,2010年11月30日出生,于2014年9月12日上午9时,在上臂三角肌外缘处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0.5ml(深圳赛诺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号FL20140409,有效期2015.03)。患儿接种流感疫苗7个小时(2014年9月12日下午5时),出现发热(38.2℃),精神疲倦,接种局部有轻微红肿并伴有痒感,社区门诊给予穴位敷贴药物降温、接种局部热敷处理。13日晨,患儿出现高热,精神萎靡,家长发现接种部位出现水肿,立即前往接种门诊咨询,并于当日上午住院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发育良好,无药物过敏史。患儿既往已按照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完成相关疫苗接种,均未出现疫苗接种反应。本次接种时身体状况良好,工作人员均严格按照疫苗接种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患儿此前已接种过3次国产流感裂解疫苗,也未出现任何接种反应。儿童父母健康,均无家族遗传过敏史。

查体:T39.5℃,精神萎靡,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略有增高。左上臂三角肌外缘处接种部位有明显针痕,水肿及肘关节,并累及左胸部,边界不清,皮肤无明显变色、发亮、压之紧张,无灼热感。其他部位无水肿症状。入院后给予头孢呋辛钠、热毒宁抗感染、地塞米松抗过敏及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消退,未留任何瘢痕。综合疫苗接种室,结合患儿临床症状、水肿发生的部位、时间等,诊断为“血管反应性水肿”。

讨论

目前使用的赛诺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是经过各种科学技术检定和流行病学考核,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多种疫苗不同途径接种均可出现血管反应性水肿,尤其是注射可溶性抗原如精制吸附制剂百白破菌苗等。流感疫苗接种发生血管反应性水肿,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工作中是比较少见的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目前认为可能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是由于患者粘膜通透性异常,粘膜表面缺乏分泌性IgA,因而伴有IgE过分增长所致【1】。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局部反应常有发生,少数人甚至发生加重反应,绝大部分工作人员都能正确而及时地指导处理好此类反应。而血管反应性水肿,在日常预防接种工作中比较少见,应引起各级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的重视,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指导处理,才能避免对儿童免疫预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迮文远 计划免疫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10.08

论文作者:林志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  ;  ;  ;  ;  ;  ;  ;  

接种流感疫苗发生血管反应性水肿1例报告论文_林志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