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社会上对电力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在这背景下,输电线路为满足电力输送的要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的扩大导致线路跨越距离越来越长,且跨越地形日益复杂,这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提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日益成为电力企业工作的重点。本文从电力企业实际情况入手,着重分析了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以期为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
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传统的人工运行维护存在巡视检查不到位,发现问题不及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随着一些新科技、新技术的出现,使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智能化成为可能,从而有效地提升输电线路的维护水平以及维护效率,降低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进一步的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相关概念
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主要对象是正在运行中的电网输电线路,目的在于判断和查找故障,并在不影响其他元件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对故障部位进行维修处理。它是在电网线路越来越复杂化的情况下诞生的,具有选择性大、针对性强等特点。在电力系统中,需要这样一种更先进、更准确的方式来代替人工线路检修,从而更能稳定的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目前来说。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技术,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各个电力公司中都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重视。
二、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现实需求
1、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目前,特高压电输电已在我国全面得到应用,它意味着单条输电线路的传输功率越来越大,一旦电路发生故障,将会造成严重的电网事故。比如,美加大停电事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此,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是一项重点工作。然而,单纯靠人工来进行这项工作的话,会有许多的弊端。首先,由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环境往往比较复杂,单纯的人工操作并不能完全发现输电线路中的故障,其次,即便发现了故障,人工也很难快速修复。这既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危险程度,又降低了维护工作的效率,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所以,智能化的运行维护将原来越被需要。
2、促进信息化建设
现今在信息化时代下,电力企业也在积极推进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在这个环境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也需要紧跟发展大势,积极开展线路的智能化建设,并将其与信息化建设进行结合,为线路提供技术管理基础。因此,开展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行是电力行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体现,有利于整个行业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大目标。
三、输电线路智能化建设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
1、卫星网络通信技术
要实现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行维护,保证通信的畅通是关键。现有的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受制于输电线路通道的复杂性,其终端采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能得到保证。而借助于卫星网络通信技术,能够使电力系统传统的数据传输问题得到改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整个电网的数据采集。基于卫星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建立起一个远程的信息传递系统,来有效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和远程运维工作。这样就能够在输电线路出现异常或故障时,第一时间将信息进行及时、快速的传递。哪怕维护人员不在现场,也能够借助于相关的远程采集控制系统来进行综合判断和相应的处理工作。随着我国卫星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将能够更好地助力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行维护工作,全面提高电网运维工作的科技含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精准定位与诊断技术
传统的运维方式需要在故障测距以后,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前往维护工作现场,以人力的方式确定线路的故障点,最后由技术人员完成抢修工作。由于测距精度的影响,工作人员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找出具体的故障位置,也就说运维工作的周期较长。将精准定位与诊断技术应用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中,会结合线路的实际情况将线路分为若干区域,并将故障检测终端、故障传感器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进而将线路检测数据传输到运维工作的后台,由专业的系统完成分析与判断等工作,最终可以更加精准地确定输电线路中的故障位置。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极大地降低了工作 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故障检测工作的质量,提升运维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稳定发展。
3、在线检测技术
在线检测技术就是通过直接安装在生产线上的设备,利用软测量技术实时检测、实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具体到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上来说,可以更好的对输电线路异常状态进行有效判断,甚至可以预测有可能会发生的故障。一般来说,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四个部分,由监测系统总站、通信网络、线路采集终端和各类传感器构成。它可以对输电线路的塔杆倾斜、绝缘子泄漏电流等多种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包括输电线路的外部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也会做出一定的反馈。
4、无人机巡视技术
在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工作中,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很好的弥补在线监测技术的不足,主要将其应用在山区的线路运维中。基于无人机的帮助,工作人员能够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并且降低工作的难度,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通过情况下,可以将无人机分为两种模式:飞行模式、通信中继模式。其中,飞行模式就是在应用无人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其对线路造成不良影响,就需要使其与线路之间保持距离,最好将无人机置于线路的斜上方完成监测 工作。通信中继系统模式实际上可以有效弥补无人机飞行模式的不足,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覆盖更广阔的面积,并能够灵活运行,避免输电线路中电磁对于无人机的干扰,从而高质量的完成智能化运维工作。
四、输电线路智能化运维技术的实现
要实现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行维护,必须建立起一套输电线路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一是要建立起输电线路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技术支持平台,该平台需支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故障精确定位、无人机巡视等智能化运维技术,能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综合分析判断,为线路状态检修提供依据;同时在线路故障时能进行快速准确定位,给出故障抢修方案。二是要建立起完善的卫星通信系统,保证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通畅。三是要与 GIS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实现输电线路的可视化运维管理。四是要加强人才培养,要培养一批熟悉智能化运维技术的一线运维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认他们掌握输电线路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检修技术,以便系统能在 运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行维护是基于线路运行安全需求提出的,也是电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趋势。对输电线路加强运行维护,应加强维护核心技术的应用,如在线监测技术以及故障精确定位技术等等,实现线路的智能化维护,并对工作质量及维护效率进行提升,使得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最大程度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长山.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浅析[J].科技展望,2014,11(20):110.
[2]何峻伟.探析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9):78.
[3]李香彪.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的技术问题探究[J].南方农机,2017,48(8):83+134.
[4]张云飞.基于GPS 的智能化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研究[J].电 工文摘,2017(5):26-29.
[5] 姜马超;李殿俊.探析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 [J].环球市场,2016(21):112.
论文作者:张亮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线路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无人机论文; 在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