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保护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_辛明

生态林业保护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_辛明

辛明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罕山林场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91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滞缓期,为了实施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和经济一同实现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尤其重要。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弊病,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人类失去了森林的庇护,生态系统的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从而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林业保护;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开始慢慢转型,从原有的粗旷型发展模式渐渐转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再被生态环境的发展绊住脚步,经济与生态发展理应同步。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建立环境保护机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1生态林业保护工作的基本理论

生态林业是环保概念与生态概念的融合,是指在林业生产系统内,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林业资源的优化管理,提升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通过优化林业养殖结构,让林业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环境相适应,打造自然循环生态系统,在提升林业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减小对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生态林业本质特征来看,其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发展理念,通过自然资源与林业生态的有机融合,打造循环系统,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管理,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优化提升生态林业综合发展水平,是现代生态环保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契合“生态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

2当前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林业生态发展缺乏科学性

在发展林业生态系统过程中,不管是原有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还是新建林业系统,在整体规划和资源配置方面,都存在缺乏科学性的问题。如何让林业生态资源真正发挥作用,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效能,最大程度发挥环境保护作用,值得深入探究。在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与探索,整个林业资源的调配与资源供给,都没有做到有机平衡,造成了部分地区环境资源承载过高的问题,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林业生态保护缺乏可持续性

在发展林业生态系统过程中,仍存在缺乏可持续性问题,不管是在植树造林还是原有树木保护工作中,都没有构建立体化的生态保护林业体系,整个体系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很多地方造林急功近利,考虑短期效益多,对于长期生态效益考虑不够,制约了环保综合水平的提升。在实践中,如何让生态林业保护体系成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应当关注的焦点与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相应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生态中国建设进程中,在生态林业建设与保护方面,仍存在法律法规不明确和不完善的情况。建设现代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不仅仅需要人们的自觉,同时也需要法律制度体系的保障与指引,但是在林业生态发展的很多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所以很多林业发展和制度建设工作都存在空白和误区,制约了综合发展效能的提升,不利于总体效能的提升。

3林业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策略

3.1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现阶段坚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保证经济与生态发展的统一。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坚持保护生态林业环境稳定发展,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如果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将会停滞不前,所以,要建立环境友好型新社会,保护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3.2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在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状态下,应积极建立生态保护机制,在环境保护中,加入科技创新能力,与各部门协调,加强各部门互动,引进先进人才进行保护,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意识,增加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如专业知识的培训等,使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科技道德素质,并针对生态保护建立完善的机制,并严格运行。

3.3建立健全保护生态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机制

为了杜绝上文出现的各种情况,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规范企业和居民行为,不断完善生态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增强人民的责任意识与责任感,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并对之进行教育,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小事应从每个居民做起。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意识与防范机制,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一个美好的环境家园。

3.4加大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发和研究力度

在生态林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时制定和调整林业发展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林业生态建设损失。具体来说,当地林业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本地的林业条件资源,并且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全面掌握本地的林业条件和气候特点,适时的给当地生态林业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参考意见,调整林业生态结构,合理利用当地林业资源。对于当地容易发生的林业灾害,林业部门应该及时进行预测,并且提醒相关生态建设工作者调整工作模式,从而提高林业系统建设效率,促进当地生态林业健康发展。

3.5提高林业生态保护信息传播的针对性

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形式传播途径不畅通是其影响生态林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拓宽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传播路径,丰富传播形式是十分重要的。在此过程中,林业部门应该制定专门针对的传播方案,将服务内容进行细化,使其更加符合生态林业的整体需求,同时畅通传播渠道,建立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平台。另外,还应该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针对性,结合当地实际特点,对于林业情况预报,比如可能对林业造成伤害的极端恶劣天气等,都应该及时做好灾害预警,提醒相关林业保护人员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避免生态林业系统的损害发生,推动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6明确林业生态保护工作责任

在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工作过程中,要强化落实责任,由于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十分容易出现工作漏洞和工作问题,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林业生态保护人员具体职责,发挥责任机制的约束和指引作用,提升综合工作效能。在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实践中,要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对于林业生态保护资源的整合与统计,都要有明确的责任指向,尽可能地减小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中的机制风险,提升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效能。

3.7强化林业生态保护信息化建设

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日积月累的工作会产生大量数据,在人工生态林业管理模式下,不仅容易出现漏洞,也存在效率提升瓶颈。对此,要利用物联网等技术,积极引入现代林业生态保护信息工作系统,提升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水平。在工作中,很多具体林业生态保护工作都没有引入信息化工作系统,成为提升工作效率的瓶颈。在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系统开发和应用上,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寻求合适的信息化工具,并根据实践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满足当代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结论

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对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给予足够重视。应该针对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基本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的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形式,为林业生态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环保工作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毕洪升.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18):166~167.

[2]张立军.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分析[J].现代园艺,2017(22):151.

[3]陈百学.刍议营林生产和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J].吉林林业,2017(24):89.

论文作者:辛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生态林业保护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_辛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