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论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论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

徐元康[1]2003年在《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论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文中指出18-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创立比较优势理论,后经赫克歇尔-俄林的完善及里昂惕夫的扩展,形成主流国际贸易学说。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发生显着变化,比较优势理论暴露出严重缺陷,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外贸指导的发展中国家也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具体到我国,如何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如何更好地发展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提升及经济的全面发展?便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这也是笔者写此篇论文的初衷。笔者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比较研究以及对国内外经济贸易进行全面详尽分析,得出结论:我们必须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培育竞争优势,逐渐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 第一部分: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并作出客观评价。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并成功地解释了产业间贸易格局。然而,它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其完全竞争与无规模经济的理论前提不复存在,它无法解释当今越来越普遍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也不一定成为真正的出口产品。相反,竞争优势理论以非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理论前提,用非均衡的分析方法,强调国内市场与竞争,强调创新机制,强调政府与国内需求的作用,并对产业内贸易作出了很好的解释。总之,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竞争优势理论比比较优势理论更适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以及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能缺乏竞争优势而不能成为真正的出口产品;另方面,比较优势理论完全竞争与无规模经济的假设前提不复存在,国家被当成了贸易的主体,而忽视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了“比较优势陷阱”的产生。同时,通过对我国内外贸易实际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大国经济限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难以为继,再加上世界贸易格局向高新技术产品转移,从而使得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不适应性。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 第叁部分:详细分析了我国实行竞争优势战略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首先,我国外贸实行竞争优势战略的客观条件日益成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整体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着动态转换。其次,我国外贸实施竞争优势战略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因素:国家竞争优势还比较薄弱;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隐患;企业竞争力还不够强等。因此,我们既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必须实现从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略的转变,但同时也必须认清我国目前在实现这种转换过程中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顺利地实现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 第四部分:对我国外贸如何推行竞争优势战略做出相应的制度设计。首先,我们必须继续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我国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资本积累,突破规模经济贸易的投入约束,为竞争优势战略的推行打下基础。其次,我们必须以竟争优势战略为指导,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支撑产业、企业战略以及机遇与政府职能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大力培育我国的国家竟争优势,逐步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

刘海霞[2]2004年在《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18-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创立了比较优势理论,后经赫克歇尔-俄林的完善以及里昂惕夫的扩展,形成主流国际贸易学说,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发生着显着变化,比较优势理论暴露出严重缺陷,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具体到我国,如何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如何更好地发展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提升及经济的全面发展?便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写此篇论文的初衷。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国内外经济贸易进行全面详尽分析后,得出结论:我们必须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大力培育竞争优势,逐渐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 第一部分:简单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把本文结构通过框形图清晰地表示出来。 第二部分:回顾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历程以及最新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后经大卫·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最终由俄林将其完善。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国际贸易主流理论。但近代特别是二战后,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际经济学家开始提出一些新的理论来解释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现象,代表性的理论有:需求偏好理论、技术差距论、生命周期理论、新贸易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新现象做出了解释,但却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这些理论都不能回答:一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优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国家能保持已有的竞争优势而有些则不能等问题。 第叁部分: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并通过与比较优势理论的比较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做了点评。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论。他认为一国在国际市场上起作用的是竞争优势,而不仅仅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必须转化为竞争优势才有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较好地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不能解释的国际贸易新现象。该理论特别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之间越来越凭实力进行国际竞争的环境,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国家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国家是否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分析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以及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的不适应性。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能缺乏竞争优势而不能成为真正的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全竞争与无规模经济的假设前提不复存在,国家被当成了贸易的主体,而忽视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了比较优势陷阱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国外贸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大国经济限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难以为继:贸易格局向高新技术产品转移。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使得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不适应性。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 第五部分:分析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外贸的启示,提出借鉴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思路,并对我国实行竞争优势战略的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转变的前提条件:其次,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是转变的本质要求,再次,加入认叮O是转变的促进因素;最后,我国己形成的大国经济是转变的必要支持。当然,我国外贸实施竞争优势战略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因素:国家竞争优势还比较薄弱,经济发展也存在着隐患,企业竞争力还不够强等。因此,我们既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必须实现从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略的转变的必要性,但同时也必须认清目前在实现这种转变过程中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顺利地实现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 第六部分:对我国外贸如何推行竞争优势战略做出相应的制度设计。首先,必须继续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我国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资本积累,突破规模经济贸易的投入约束,为竞争优势战略的实施打下基础;其次,我们必须以竞争优势战略为指导,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支撑产业、企业战略以及机遇与政府职能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逐步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优势。 第七部分:结论。

刘金红[3]2013年在《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转变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人类社会产生,不同国家间就开始了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即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联系起来,通过国际专业化分工提升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带动社会再生产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发展对外贸易,增强本国在国际角逐中的竞争力、使对外贸易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经济,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35年来,吉林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对外贸易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外贸规模实现了150多倍的增长,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吉林省对外贸易仍存在着外贸规模相对偏小、缺少有竞争力的产品、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等问题,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吉林省对外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外贸战略做了范畴界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指一国或地区通过国际分工方式、程度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选择而影响资源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整套贸易政策和制度。按照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分为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外向型发展战略,具体细分为初级产品出口鼓励战略、进口替代型战略、出口导向型战略、平衡发展战略。外贸战略的选择是在分析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外贸发展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外贸发展水平下,对外贸易战略对外贸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合理的对外贸易战略能够促进对外贸易在深度和广度上发展,对经济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不合理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短时期内可能会使得贸易规模变大,带来经济利益,但是不利于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形势日益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实际情况来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我国和吉林省提升外贸质量的重中之重。本文第二章对吉林省在建国后实行的对外贸易战略做了简单的划分: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当时我国实行的是封闭的、自力更生的经济发展政策,吉林省实行进口替代型的外贸战略;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吉林省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采取了出口导向战略、多元化战略等外贸战略,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第叁章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做了分析。首先肯定了吉林省在对外贸易中的成就:对外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进口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方式逐渐多样化,与之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增加;进出口商品结构逐渐优化,出口商品种类丰富,产品附加值增加;私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各类型企业成长较快;利用外资规模增长迅速,外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取得较大成绩。但是从数据中,我们又发现吉林省对外贸易存在着诸多问题:外贸规模偏小,开放程度不高,贸易不平衡现象严重;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省内比较优势未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发展较快,但与外贸关联度较低,竞争优势不突出;外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尚未形成知识产权优势。通过对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由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及吉林省深处内陆的地理劣势造成的,更多的是由于吉林省政府和企业对自身外贸发展的定位不准确,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未能最大化的发挥吉林省的各种优势。要解决这些问题,吉林省需对发展本省对外贸易有准确的把握,具体路径为:一、深化“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业;二、提升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变产业优势为出口优势;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的出口,打造知识产权优势;四、发挥区位优势,推动开放先导区的发展,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加大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交流合作;五、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配置资源的效率,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张燕林, 郑礼明[4]2005年在《从比较优势到知识产权优势为主导的竞争优势——论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叁大对外贸易国。但是,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贸易发展带来的利益,防止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我国必须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而这种转化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我国能否建立起自主的知识产权优势。

夏颖莹[5]2005年在《对中国比较优势产业转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创立比较优势理论,后经赫克歇尔-俄林的完善及里昂惕夫的扩展,形成主流国际贸易学说。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发生显着变化,比较优势理论暴露出严重缺陷,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外贸指导的发展中国家也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具体到我国,如何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如何更好地发展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提升及经济的全面发展?便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我写此篇论文的初衷。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国内经济贸易情况进行全面详尽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在传统比较优势产业上必须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培育竞争优势,逐渐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主要观点。 第一章是理论综述评析,是整个论文研究的分析起点。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局限性。首先,简要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从理论的逻辑推理上讲,比较优势理论是比较完美的。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却出现了所谓“里昂惕夫之迷”之类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更严重的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出现了比较优势陷阱。由此,本文接着分析了“比较优势”策略的现时不适应性,这主要是由于其发挥作用的前提发生了变化,使其优势无法继续存在。然后,详细阐述了“比较优势陷阱”的内涵及分类。相反,竞争优势理论以非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理论前提,用非均衡的分析方法,强调国内市场与竞争,强调创新机制,强调政府与国内需求的作用,并对产业内贸易作出了很好的解释。总之,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竞争优势理论比比较优势理论更适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章分析了中国比较优势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的外贸发展战略长期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着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都得到了明显改观,对我国产业升级和外贸长远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许多不足: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引进外资的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有偏差。我国长期采用

马慧敏[6]2003年在《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回顾中国古代、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归纳、综述建国以来中国叁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外贸易思想、政策以及经贸学术界对当代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的情况,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的概况。总结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及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影响。阐述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在对对外贸易的作用认识上,对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想认识上,对对外贸易体制认识上,对西方贸易理论认识上以及研究方法上实现的转变。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国家垄断外贸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接轨这一基本线索,在这思想发展演变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关系:叁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外贸易思想与学术界学者的对外贸易思想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与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史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与基本指导思想的关系。

曾珠[7]2009年在《中日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发展,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地位的关键,自然资源已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能制胜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获得多少知识,能够取得多少创新。在现实经济中,一些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正是靠不断地创新取得了比自然资源富有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所以说传统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如果不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知识经济时代就很容易受到冲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创新的根本,是实践、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过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试图阐明一国的知识创新和对外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因果关系,深化比较优势理论,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引申出知识优势,并进一步论证了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创新能力和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中日两国同为东亚经济强国,由于它们发展水平层次上的互补性、经济利益上的相似性、地理位置上的相临性、文化传统上的相似性,对两国在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有着现实的指导、借鉴意义。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模式、贸易竞争战略的选择,都与本国的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要素、条件密不可分,由此对国家、产业和企业的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国内外文献对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相关产业(中观层面)的论述比较多,但对国家(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的优势研究较少。本文则选择中日这两个东亚大国,从国家、产业、企业叁个层面对两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并为国家知识优势的培育提出方向。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成果如下:1、首先对比较优势及其内涵与外延、竞争优势等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比较优势从某种意义上就表现为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优势。也就是说,随着世界经济由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乃至知识经济的过渡,企业竞争力的基础逐渐从绝对优势转变为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再由竞争优势转变为知识优势。2、以专利为例,围绕中日的专利申请及授予量、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论证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国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对该国的贸易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本文还通过历史数据和近年的截面数据对中日两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创新投入和产出远远不及日本。尽管近年来多数指标明显好转,增长率也居世界前列,但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仍不匹配。3、从企业(微观)、产业(中观)、国家(宏观)叁个层次分别对知识创新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中日比较和借鉴。主导性与战略性产业的竞争力决定了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技术标准又决定了企业与产业的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技术标准的重要保障。因此,如果说技术标准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则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4、对目前的多种贸易战略调整观点进行了总结评价后指出,无论是继续实施原有的战略还是选择新的战略,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各种贸易理论都可以找到适合的条件和土壤,因此,中国适合选择多元化的贸易战略。对发达国家的知识优势战略分析表明,知识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的观点是,除了吸收前人几种战略观点的合理成分外,我们可以从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知识创新、知识的培育、知识的转化利用等几个方面着手来加大国家知识优势的培育力度。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先前学者从宏观角度、国家或国际创新过程、产业角度、微观角度等利用专利数据对创新活动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却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甚少。而对专利创新活动与对外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实证研究甚为罕见。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验证了一国的发明专利对该国的贸易出口的直接促进作用;并通过中日两国的比较分析,发现日本的创新活动对该国的贸易出口促进作用比中国更显着。从而论证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国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对该国的贸易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先前学者有关中日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某个阶段的阶段性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或者是针对某个领域(产业)的竞争力比较,尚未将国家(宏观层面)、产业(中观层面)、企业(微观层面)叁个层面的竞争力贯穿起来研究。本文选择中日这两个东亚强国,试图从这叁个层面进行横向比较,并探索出叁个层次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培育不同经济贸易发展阶段的不同层次的不同优势提供思路。3、先前学者多数针对不同国家(地区)某个领域(行业)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进行比较研究,然后互相借鉴学习,取长补短。而对比较优势理论本身的拓展、深化或如何演变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试图深化比较优势理论,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分析中引申出知识优势,阐述叁种优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确立知识优势的概念,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竞争力的核心地位,然后并就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利用等提出政策建议。

郑后建, 华衍[8]2003年在《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应用与转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开展对外贸易,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差距,反而陷入了比较优势的陷阱。由于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显着变化,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战略中已呈现出不适应性;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自诞生以来,接受了二十余年的实践检验,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结合我国的外贸实际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未来的外贸发展战略应立足比较优势,更多地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积聚和发挥竞争优势。

郝丽娟[9]2008年在《中国作为贸易强国的现实差距及路径选择》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都必须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将如何面对一个全新的、强手如林的外部环境,如何在国际全球化的竞争中茁壮成长,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命运、从事经济研究的人应该思考的。另外,中国已经发展为贸易大国,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关于我国如何由贸易大国转变成贸易强国的讨论也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本文选择“中国作为贸易强国的现实差距及路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正是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探索。本文从战略视角的贸易理论的演变态势出发,着重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立足于我国的经贸现状,本文介绍了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崛起的历程以及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但是我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所以紧接着分析了我国作为贸易大国与世界典型的贸易强国如美国、日本和德国之间在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条件、对外贸易竞争力以及对外贸易风险性方面所存在的现实差距,并找出了存在这种现实差距的具体原因。在文章的最后对我国当前的贸易战略进行了分析和反思,指出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不断减弱,综述了学术界不同学者对我国未来贸易战略调整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当前需要国家竞争优势战略作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及我国从贸易大国跨入贸易强国的具体对策选择。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和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二章对贸易发展战略理论进行了探讨。首先简单介绍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内涵、类型及其选择,紧接着论述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理论的演变,在此过程中着重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第叁章介绍了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崛起历程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我国现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所以在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成为贸易大国的历程,紧接着分析了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第四章介绍了我国与世界贸易强国存在的现实差距,主要分析了在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条件、对外贸易竞争力和对外贸易风险性方面存在着的现实差距。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第五章介绍了我国从贸易大国跨越到贸易强国的战略路径选择。在分析和反思我国当前对外贸易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入的战略和对策选择。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以及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中国作为贸易强国的现实差距及路径选择”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目的是通过这一研究对中国贸易理论以及实践做出一点贡献,促进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顺利转变,从而实现我国新时期贸易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

贾俐俐[10]2008年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中国经济的崛起。30年的改革开放谱写了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经济总量屡创新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外经济贸易的各项指标更是“一支独秀”,描绘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增长和变化历程。加入WTO后中国以特有而持续增长的经济、巨大而无限扩张的市场、低廉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发达国家投资的首选。“中国制造”已经在上百个产品领域以世界第一的身份傲视全球。然而在中国经济从总量和对外贸易额上已经成为“经济大国”、“贸易大国”的同时,速度与效益、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贸易数量和贸易结构发展的“漂亮数据”背后隐藏着叁个“逻辑不一致”的有趣现象:1、中国贸易量的超高速增长与中国本土产业升级的逻辑不一致;2、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与中国比较优势动态演进的逻辑不一致;3、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高度化与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逻辑不一致。不一致的背后,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的贸易顺差,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市场扩张,以劳动密集为主的出口结构以及在国际贸易话语权方面的无力,无不体现出中国外贸“量大力小、量增价减”的现状,体现出“贸易大国”背后“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对弱小”的经济发展悖论。在这种状况下,单从产品是哪国制造或从出口商品中制成品的比例,已经很难判断经济组织所获得的利益。宏观统计数据只能粗略展示全球经济的地区分布,却几乎不能发现全球产业价值链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真实形态和内部结构,传统贸易理论遭遇挑战。理性的思考发现,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的发展与国际分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无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成就,还是存在的问题,都决定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贸易发展的模式。因此,关注新的国际分工,引入新的理论框架,解读中国贸易发展的特殊现象,从而实现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全球价值链分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新的概念、方式和机制。它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链为对象,将生产、销售、研发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以及它们各自的分环节配置于世界各地任何可以获得最大利润的地方,并伴有中间产品的进口和最终产品出口。这种分工体系,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在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因此研究和探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解读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贸易的扩张,特别是解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强大”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对弱小”的悖论,开辟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和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演进有机融合,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角度,以中国对外贸易为切入点探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问题。文章按照以下的研究思路展开:首先,提出论文研究的问题,对“贸易大国”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现实考察。主要从对贸易大国的冷静思考入手,通过对中国本土产业发展的总量和结构对比分析、对中国各类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两类代表比较优势典型指数的对比分析、以及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的实证分析,得出近年来中国外贸高速发展背后存在的“叁个逻辑不一致”现象,并通过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指出现象背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贸易大国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小国”悖论。从而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中国贸易的发展会出现这种现象?中国贸易发展这种特殊现象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什么逻辑关系?为什么传统贸易理论不能对此做出合理有效的解释?其次,探讨和构建了论文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对国际贸易新框架—全球价值链分工发生的背景、内在机理以及经济学意义分析的基础上,从贸易与分工的基础理论支柱—比较优势入手,通过对比较优势内涵的扩大,建立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简单模型,指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是内涵扩大的综合比较优势(成本比较优势+附加值比较优势);接着进一步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贸易利益、结构转化及其贸易发展模式,指出全球价值链分工利益分配不平等的本质;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作用于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传导机制模型,为在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论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把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引入分析视野,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中国贸易领域的“叁个逻辑不一致”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贸易大国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小国”悖论进行了分析解读。由此发现,中国贸易量的超高速增长、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主要是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以FDI为主的加工贸易的扩张;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高度化主要是基于全球价值链中“两低一高”(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出口比重的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经济发展悖论的直接原因在于以外资企业主导的贸易主体结构和以加工贸易主导的贸易方式。而中国贸易发展表面上似乎矛盾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在必然性。然后,论文把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运用于我国,分析了在这一新的分工体系下,中国如何通过重新定位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实现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既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难得的发展要素和空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克服这些风险取决于发展中东道国在天赋的劳动力优势以外培育其他现代要素优势的速度和能力,更取决于政府和企业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刻认识,以及选择何种思路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发展选择。所以论文这部分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产业国际竞争力升级的新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产业升级的压力,指出中国产业升级与就业的“两难选择”,基于此提出了我国重新定位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大国优势组合,并分析了重新定位后中国产业发展的格局。最后,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升级的战略构想—基于价值链整合的产业转移战略。本文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贸易大国与竞争力小国”的经济发展悖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探索变革过程中与全球产业范式相匹配的中国产业发展战略,以推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产业国际竞争力升级的思路要服从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运作机制,从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入手,着眼于整个产业附加值的提高,将技术进步、产业融合、要素投入转变相结合。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与整合,有效地把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和充分就业结合起来,使整个产业价值链的附加值最大化,最终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价值链整合的产业转移战略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战略核心:通过价值链整合进行价值链创新;2、战略实施的两条路径:基于外向推动的国际制造业集约化承接和国际服务业有序承接的路径;基于自主成长的中国产业适度外移路径和国内产业梯度转移路径;3、战略实施的叁个层次:产业价值系统整合、产业价值链内部整合、企业内部价值链整合;4、战略实施的保证:政府主导机制作用下的“有限有为”政府。总括全文: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对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的拓展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数量和结构方面超高速发展的实证分析而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悖论”(贸易大国与竞争力小国)是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对我国各要素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思路选择和我国基于价值链整合的产业转移战略的提出是理论分析及其应用的重要体现;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政府的作为以及相关政策问题的剖析是论文研究的进一步延伸。

参考文献:

[1].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论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D]. 徐元康.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2].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D]. 刘海霞. 重庆大学. 2004

[3]. 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转变问题研究[D]. 刘金红. 吉林大学. 2013

[4]. 从比较优势到知识产权优势为主导的竞争优势——论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J]. 张燕林, 郑礼明. 现代经济探讨. 2005

[5]. 对中国比较优势产业转型的研究[D]. 夏颖莹. 上海海事大学. 2005

[6].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D]. 马慧敏. 复旦大学. 2003

[7]. 中日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D]. 曾珠.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8].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应用与转变[C]. 郑后建, 华衍. “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 2003

[9]. 中国作为贸易强国的现实差距及路径选择[D]. 郝丽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10].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贾俐俐. 中共中央党校.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论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