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电力企业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关于日常经营中对线损也进行了严格地管控。在此现状下,本文针对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策略
引言
电力线损问题主要是指电能在传输过程中,受线路和设备中的电阻以及管理工作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损耗,不仅会导致电能的浪费,增大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今对供电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电力线损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强化电力线损的管理和技术工作,完善管理系统,以降低线损率、提高线损管理工作效率,是推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1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方式有很多,但目前企业主要采用采集用电信息的模式,在推动电力管理智能化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智能化的采集方式逐渐深入人心,更是在农村低压电网也有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但是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
第一,抄表时间。尽管现代化、智能化技术已经开始在电力营销中加以使用,但距离完全自动化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抄表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不能保证馈线、台区总表同时进行,导致双方的数据不一致,如果用这一数据结果进行线损率的计算,很难保证其精准性,给线损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第二,配电数据差异性。在电路营配过程中,需要有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电荷调试,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但是该工作由于并非由统一的工程队伍实施,在技术上存在差异性,有时候不能保证电荷调试的质量,因此在基础数据上存在误差。
第三,在抄表环节、终端在线率方面,都可能对线损造成影响。
2提升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有效途径
2.1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技术措施
2.1.1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搞好输、配电线路维护。要尽可能做到供、用电设备同时检修试验,以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充分发挥电量采集系统功能,积极推广配网线路、大客户在线监测系统、集中抄表系统、负荷管理在线检测和用电信息发布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进一步完善负荷管理远程工作站使用功能。在进行农网城网改造的同时,统一布置、合理规划;科学地建立电网,利用设备的最佳值。
2.1.2合理调整现有的电力网运行方式。充分挖掘设备潜力,把变电所有机的配合起来,形成环网,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即满足了用户的持续供电的要求,又能提高供电质量。在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项目安排时应对线损因素给予适当考虑。结合迎峰度夏及城网改造,对部分超负荷配变及线路进行改造,及时增加新的电源布点,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结合技改资金,对部分变电站增加的容量集中补偿设备,同时变电站根据电压情况,要及时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结合主变有载调压调档,充分提高供电电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加强变压器负荷监测,及时调整负荷,保证三相负荷平衡运行。并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配置变压器,彻底淘汰高能耗变压器要减少变压器轻载、空载和过载的机率。配网自动化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停电,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线路冗余容量,减少线路的投资。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降损“三大”措施,不断完善基础信息,台帐、管理,开展理论线损计算,进行分级、分区、分类、分压的降损效果测算及效益分析,加强宣传和沟通,引导客户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在技术措施上,凡功率因数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客户实行无功就地平衡,加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考核力度,逐步对公用配电变压器安装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加大力度改造客户端计量装置,逐步实行线损指标分解到个人的管理方式。
2.2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组织措施
2.2.1建立健全营销管理制度,促进营销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从而提高营销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动性,确保营销人员在抄、核、收工作中准确无误和及时了解和掌握台区的线损波动情况,及时查找线损忽升忽降的原因,为线损的逐月、逐季等考核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力的保证。加强计量管理和用电检查工作。每年定期地对用电大户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定检和轮校,各抄、核、收人员对所管辖区的不合格和超期的电能表进行有计划地轮换。同时,用电检查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用电检查和普查工作。根据线损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线损分析、解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调整空载配变,提高设备利用率,及时砍伐线下树木,防止树枝碰线放电和影响安全供电。
2.2.2从思想上认识到线损的重要性。在营销管理中,始终把线损管理放在首位,特别是每月的线损分析要一丝不苟,认真排原因,找差距,商讨策略,使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形成电价要降,效益要保,降低线损是关键的共识。线损管理是涉及并涵盖规划计划、建设改造、生产技术、调度运行、电力营销、电能计量等诸多部门和专业的综合性管理。重点以查偷漏、查帐卡、查倍率、查电表及接线为主,采取突击查与定期查、互查与自查相结合,通过核查帐、卡、票、表四相符情况,检查对临时用电的管理。对窃电行为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预以严厉打击。要加强营销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建立起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
2.2.3加大线路检查和维护力度及电压监测管理。完善线路检查维护制度,每年对线路工区下达线路故障率指标,并规定必须在原基础上有所降低,才能领取奖金和绩效工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线损故障与职T工资、奖金挂钩进行考核,各乡镇供电所也加大对管理片区的农电工的管理及时消除树障,这样不但保证了线路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减少了线路的“漏”电现象,有效降低了线损。加强对电压的监测,在客户端安装电压监测仪,定时收取数据,确保用户端电压既处于合格水平,又处于较为经济的状态下运行。加强线损预测分析和理论计算工作,对线损率完成情况,每月要定期召开用电形势、线损分析会,做到及时总结,特别是对重点线路和异常线路进行剖析,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总结
线损的高低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坏,因此,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需从企业的管理体系、设备装置、电网线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国家的经济政策为基础,并结合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当前社会的用电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力度,从而达到降损的最优程度,最终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对国家电力企业的发展和收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毕林贵.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6(33):136.
[2]何蔚.电力企业线损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信息化建设,2015(06):77+79.
论文作者:杨秀娟,赵长琴,焦凤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线损论文; 电力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负荷论文; 措施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