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论文_刘丽

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论文_刘丽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130600

未来世界是个多元、多极且富有变化的世界,它注定我们的教育必须要以崭新的姿态适应它。我们老师也要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全面科学地改革数学作业,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布置与评价,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 是填写单一的“优、良、中、差”等级,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已成为广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而学生对教师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看成绩,并不加反思。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错误地认为,作业是自己的事,对错与否是老师的事,与自己不相干,没有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也没有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小学生爱幻想,富有挑战性,因而他们往往反感机械单一的作业,产生消极应对情绪,如此一来对学习注意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这就要求作业题型灵活多样,具有挑战性,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满足他们浓郁的好奇心。同时也要求作业的答案自主灵活,具有多元性,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在作业量上,要求少而精,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作业难度上,不留过难的题目,不出偏题怪题,尤其各科教师之间常保持密切联系或通过班主任协调,避免总作业量过重。

在作业形式上,笔答作业要少而精,应选择适量有代表性的题目为笔答作业,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是完全必要的。

二、让作业评价改变学习态度

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不同个性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就有所不同。喜欢学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评价不能一成不变,一以贯之。对学生的评价,尽可能地以个性特征为参照,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比较中树立信心,在评价中不断进步,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三、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新理念下,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既要创新又要保证其科学有效,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体验自主。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了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无论是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则善意的批评,学生阅读后,激起的是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获得是学好数学的信心,倘若改用“上课不听讲,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等语言责备,学生将会产生逆反心理,由此也会影响其学习数学的信心。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使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论文作者:刘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论文_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