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教育应贯穿中职语文教学始终论文_刘彩红

职业生涯教育应贯穿中职语文教学始终论文_刘彩红

湖南省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 422300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创业精神,这不仅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也是每个职教工作者都必须面临的课题。中职学校的学生,也许不必要有高深的理论文化功底,但要有基本、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必要有滔滔不绝的口才、洋洋洒洒的文采,但要有正确表达的说话能力、清晰工整的书写能力。语文课程作为中职学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理应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发挥重要职责,理应促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一、依托教材,寻求契合点,渗透职业理想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在语文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正是我们认识到中职语文教学承担的工具、人文教育的重要功能,认识到语文教学和职业生涯教育的密切关系。

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在选文、编写体例等方面均做出了积极的改进,职教特色得到了很好的彰显。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文本资源,同样能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奠定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比如在教学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画常春藤叶体现了贝尔曼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树立职业理想,培养执着信念。教学最后,我这样总结: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沉淀自己,使我们像文中的苏艾和老贝尔曼一样用心去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我们生命中就始终有一片永不凋谢的常春藤叶。学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真切感受到了人性之美!

二、服务就业,加强实用性,提高职业能力

从职业岗位能力的角度来看,目前社会对中职生在语文能力上的要求主要是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职生“能用普通话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地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从近几年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能说会写的毕业生普遍容易找到工作,而说写能力差的学生就往往“滞销”。不少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口头语言表达不流畅,态度不自然,难以将自己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介绍给用人单位。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优秀,但由于平时缺乏听说训练,在招聘者面前也很木讷,过不了面试关。而且中职生毕业后大多通过“双向选择”的形式谋求工作,口齿伶俐,准确、流畅和清晰的表达关系到求职的成败。因而,如何从他人的口头言语中获取信息,应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一个重要内容。所以,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多创造说话的机会外,更应系统地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训练。首先,要进行普通话训练,使学生能够摆脱方言影响,说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主要学习怎么说,即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图,其中涉及到声音的表达技巧,说的心理素质和思维素质,以及态势和一般技巧等。

三、注重内涵,构建人文性,培养职业素养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加强对学生进行礼仪方面的渗透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人文素养,对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职生大多行为规范意识较差,对自身要求不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给学生讲述中华民族注重礼仪的典故、佳话,结合现实生活中许多优秀人物注重礼仪修养的美谈,教育学生让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要展示出青年学生应有的职业特征。学生往往欣赏有气质的老师,自己也想模仿,作为老师这时要引导他们,使之懂得:要想有气质,首先必需先有素质。素质从何而来?只有从知识中来,从日常的细节注重中来,只有内在和外在统一了才算“美”。

教师要身体力行,要为人师表,在仪表、谈吐、举止、情商等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平时就要教导学生着装礼仪、行为举止礼仪、交往礼仪、出行礼仪、谈话礼仪、应酬礼仪等,让学生真正懂得: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细节决定成败!学生的日常行为只要养成习惯,一定会呈现出良好的职业礼仪素质,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灵活教学,注重实践性,提升职业意识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要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鼓励他们参加学生管理部门组织的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利用寒暑假到饭店、超市、社区打工,到街上当交警的义务协管员,或去市里的人才交流市场求职。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和职业岗位应用技巧,从而缩短职业岗位的适应期。

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例如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自行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做“老师”,向师生们展示自己的查找结果,并让其他学生做出评价;又如在说话训练中联系汽车维修、会计、旅游等学科进行相关情境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即兴讲话、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与“能力、就业”紧密联系,使他们学得有味、有劲,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究热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博大精深,其要旨在于完善青少年的人格,帮助其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语文课真正成为中职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基础,为学生“上岗有优势、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服务。

论文作者:刘彩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职业生涯教育应贯穿中职语文教学始终论文_刘彩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