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取得突破,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工民建筑事业也不断壮大,取得了非常多不俗的成绩。但是在工民建筑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墙体裂缝问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对工程质量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预防工民建筑中墙体裂缝的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工民建筑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工民建筑;墙体裂缝;技术
1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家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工民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适应人们的需要,工民建筑技术不断革新,建筑速度、规模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样也面对这很多的问题,如墙体裂缝问题就对工民建筑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经常遭受到很多的投诉【1】。
2我国工民建筑的发展现状
随着城镇居民的不断增加,工民建筑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多高校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在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同样面对的很多技术问题,其中墙体质量问题最为人所诟病【2】。墙体建筑材料体系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市场中的材料种类也越来越多,材料质量总体参差不齐,这给墙体质量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虽然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来管理材料市场,但问题依旧比较突出,需要在施工技术上下更大的功夫,才能有效对该问题进行解决。
3工民建筑墙体裂缝的成因
在墙体的设计过程中,存在太多不合理性。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重视对建筑的整体设计,侧重对建筑框架和主体结构的设计,但对细节往往比较忽略,无法有效保证设计的质量。如果设计中出现细节没有做到位的现象,就容易导致墙体裂缝的产生。此外,如果没有对工民建筑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这也会造成施工质量隐患的出现。
施工技术人员水平不够。很多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对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并不高,很多施工人员并不具备施工资质。如果在墙体的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没有做好对墙体的防裂处理,很多问题就会直接反映在墙面上,容易造成墙体裂缝的产生,造成渗漏和冷桥的风险。
墙体材料本身的问题。当前建筑市场鱼龙混杂,总体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单位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经常违规使用各种劣质的施工材料,这是造成墙体裂缝的一个主要原因,严重者还会造成巨大的质量隐患。
干裂缝的产生原因。干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收缩的过程中,收缩的幅度过快,造成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过大,这直接造成了干裂缝的产生。为了有效减少水泥的收缩量,可以使用地热水泥或者适当降低水泥的用量。此外,水灰比对混凝土的收缩量影响很大,水灰比越大,收缩量越大,因此在混凝土的配比控制过程中,应该加入适量的减水剂【3】。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注入的水量,使其不超过混合料的配比。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应该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适当延长混凝土的覆盖时间,并刷涂有效的保护剂。
砌体裂缝的产生。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墙壁温度的变化,墙体和屋面内的两种不同的热膨胀系数,经常会发生在建筑物的屋顶。砌体的干缩变形主要是由于不同材料的累积造成的,砂石灰砖和混凝土砌块砖教烧结收缩率较大的变形。干缩变形早期发展一般较慢,在壳体的底部梁部分和长壁会产生干缩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主要的防御措施为:在容易发生裂缝之处布置保温层。
4工民建筑施工中预防墙体裂缝的对策
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在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中,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需要做好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根据现场所使用的材料设计配合比,在选定配合比后,应该首先进行混凝土调配测试,实际检查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易用性,如果不达标,还需要重新进行调配。在混凝土的实际搅拌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混凝土严格进行计量,并对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水灰比进行检查。为了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我们应该对原料进行计量控制,搅拌机应该装有水表,对搅拌水量进行严格控制,不能评主观经验来进行操作,对于外加剂的添加,应该提前称量好,不得随意进行添加。在搅拌的过程中,应该对搅拌的时间进行控制,并严格按照加料的顺序进行加料,在搅拌完成后还要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检查。如果有必要,我们还可以使用全自动的搅拌机,其可以对搅拌比和搅拌时间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在浇筑时,应该及时检查混凝土的捣振情况,保证混凝土被捣振密实,防止用振捣棒撞击钢筋,还要合理使用振捣机械,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并对振捣时间进行精确控制。混凝土在施工前,应审查施工缝、后浇带处理的施工技术方案【4】。由于技术的发展所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经常不能一次完成,中间的间歇时间如果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该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该根据浇筑的条件和结构进行设置。由于接缝处的结合力往往比较差,因此施工缝应该尽量留在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为了有效防止墙体裂缝的产生,需要我们严格做好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混凝土材料应该尽量选择硅酸盐水泥。在材料的选购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大厂家的品牌,让水泥的强度、技术要求等符合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此外,在材料进场后,应该对其强度、技术和要求进行检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这些材料的应用,也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采用先到先用的原则,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水泥积压的现象,其存储期也不应该超过3个月。此外,对外加剂的选择,也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使用,合理对外加剂的数量和种类进行选择。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质量的控制。为了防止墙体裂缝现象的出现,墙体混凝土的浇筑一直是重点。在实际浇筑过程汇总,一定要有效降低墙体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混凝土实际搅拌的过程中,可以掺入一定的冰屑进行降温。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阳光的直射。在实际施工中,应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要先对准钢筋笼和钻孔中心进行加固,然后再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在墙体施工中,要进行准确设置后浇带,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散热速度,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更加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
结语
为了充分防止墙体裂缝现象的出现,应该做好以下的措施。一、设计师在建筑墙体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质量意识,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设计,对混凝土的承载需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尽量让混凝土结构设计满足承载的需要。二、加强对建筑设计的审核。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做好对设计的审核过程,严格对设计质量进行把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设计流入到社会之中,监理单位应该联合做好对设计的审核工作,及时查漏纠错。三、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完全设计规范要求来进行施工,并认真检查施工荷载,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加载,合理优化施工工艺,最大程度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肖景春。砖混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J]。山西建筑,2001(6):15-16.
[2]黑广喜。浅析商品硂早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35-36.
[3]李建军,等。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05):33-34.
[4]崔建军。土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注意事项与应对方法[J]。贵州土木,2011,(18)。
论文作者:彭绍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墙体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工民建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