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课上充分利用地图来达到教学目标论文_陈 济

如何在地理课上充分利用地图来达到教学目标论文_陈 济

陈 济 江西省景德镇市一中分校 333000

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之为地理课”,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重视地图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获得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特征,如各要素的位置、大小、形状、高度及分布规律、相互关系等,进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还可以提供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地理课堂上充分利用地图来达到教学的目标呢?根据本人几年的教学经验作出以下几点阐述:

一、掌握地理图表的基本知识

地理图表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谜团,它有许多暗藏的秘密,有自身独特的表示符号,这些符号是学生读图的基本工具,学生必须对这些基本知识进行识记,才能在图文转化的过程中准确地反映地理图表所代表的意义。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许多地理事物的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对学生而言,教会他们读图、用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是新课程理念的目标取向“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的要求。

二、善用教学策略,培养读图能力

1.培养学生图文并用的意识。在地理教材中,几乎每一个章节都配有大量的地图。然而,很多学生在阅读地理教材的时候,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文字内容上,而忽视了大量的地图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就要从意识上抓起,培养学生图文并用的意识。例如,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读图一遍看文字内容,把文字与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意识到地图同样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学生养成了图文并用的意识,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一旦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学习一些知识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相关的地图,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在地理教学中,挂图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有一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虽然也会利用挂图,但是在选择挂图的时候往往不注意地图的实用性。例如,有些教师喜欢选择一些包含信息很多的综合性的挂图,这样,一张图往往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然而,这种包含信息过多的地图往往看起来不够清楚明了,容易影响学生的读图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在利用挂图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一些内容单一、图像清晰的地图。当遇到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时,教师不要怕麻烦,可以用几张内容比较简单的挂图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开讲解,待学生理解以后,再把几张图进行叠加,这样学生更容易读懂地图,理解图中的信息。

三、将地图和课本插图紧密配合进行教学

把教学挂图和课本中的地图、插图三者紧密配合,在教学上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中国“地形”时,教材中指出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类型齐全,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位置,接着指导学生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和图下面的文字说明,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弄清高原与平原、山地和丘陵的区别。讲“长江”一节时,在挂图上指出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长度、流经省区、主要支流、湖泊的名称和位置之后,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长江水系干流剖面图”和“长江三峡略图”两幅插图,并阅读文字注释。这样,学生对长江上游特点(地势高、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和长江三峡的位置、排列次序、峡谷、宽谷情况及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等,不仅一目了然,而且容易理解和掌握。再如:讲世界地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其成因”和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一段,如果只凭空口说教,放弃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和课本插图,是很难讲解清楚并让学生理解的。至于讲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和形成等知识,更不能忽视教材和地图、课本插图三者的紧密配合。

四、强化学生的绘图技能

地理图表的运用不仅在于读,还要让学生会动手操作、能够绘制,这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通过对图的绘制,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更能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地理空间感,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绘制,既锻炼了绘图技能,又巩固了知识。  五、考查填图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适当填绘一定数量的地图是复习巩固所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填图不但可以复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知识,如海陆分布、气候类型分布、矿产资源分布、人种宗教分布等,而且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当图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可通过填充图册练习填图,教师在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上示范填图,最后通过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填图、记图、读图的习惯,而且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的习惯。通过读图,可在图中感悟地理事物,在图中感知地理信息,并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地理事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有意识地学习。

论文作者:陈 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3月总第1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1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地理课上充分利用地图来达到教学目标论文_陈 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