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学理论与对话理解的小说教学设计论文_阳根增

基于语用学理论与对话理解的小说教学设计论文_阳根增

摘要:本设计基于语用学理论来分析、理解小说对话文本,其基本过程是:推导言外之意,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参悟作品主题。这种尝试不仅探索出一条小说教学的新路径,而且很好地促进了学术理论著作的研读与研习,成功地把多个任务群学习结合了起来,符合新课改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综合化”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语用学理论;对话理解;合作原则;叙述视角

设计意图

从体裁看,文学性作品主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除诗歌外,大多有着丰富的人物对话。因此,对话理解是文学性作品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对话理解不能局限于句法、语义层面,应向语用过渡,充分利用语用学理论分析人物,参悟主题。

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明确提出“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术论著专题研讨”的要求,而“语用学理论”作为“语言学理论”的一部分,本身就属于“语文”范畴,在文学性作品解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应优先研习。此外,新课标实施建议指出,“教师可根据任务群的特点”“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教学风格”“有规划、创造性地实施教学”,这些都成了本设计的灵感触发点。

本设计实施起来并没有预想得那样艰深与枯燥,学生不仅能轻松接受,而且兴趣浓厚,效果很好。当然,本设计只是以《桥边的老人》为例,为其它文学性作品的对话理解与教学提供新颖可行的教学思路才是它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实施建议

1、教学前一个月,要求学生根据新课标学习任务群12、18的目标与提示研读《新编语用学概论》(何自然、冉永平编著)三、四章;

2、教学前两三天,印发与本设计相关的语用学理论资料,鼓励学生利用这些理论对小说对话进行尝试性解读,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的“对话内容”,推导其“言外之意”,分析士兵与老人的形象特点;

2、理解“叙述角度”概念及分类,明确士兵、老人的角色地位,把握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

理解小说的“对话内容”,推导其“言外之意”,分析士兵与老人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叙述角度”概念及分类,明确士兵、老人的角色地位,把握小说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俗话说:“言为心声。”但不是所有的“言”都那么容易听出“心声”,尤其是文学性作品中的“言”,有时,必须借助一定的语用学理论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它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语用学理论来理解《桥边的老人》中的对话,从而带动整篇小说的学习吧!

二、提炼话题,理清结构,整体把握对话内容。

知识支架:

在语用学中,话题是指交际双方谈话的中心。有些对话简短单纯,只有一个话题,一问一答就可以完成交际任务,比如,“你吃饭了没?”“没。”有些对话冗长复杂,中间包含多次话题转换,需要多轮问答才能完成交际任务,比如,“你吃饭了没?”“咱们食堂的饭菜真难吃!”“你到底吃了没?”“一起下馆子吧!”。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可以根据话题转换给长对话划分层次,理清对话结构。

1、分角色朗读《桥边的老人》中的对话,小组研讨:根据话题可以把对话分为几个层次?这些话题分别是什么?请以词语或词组的形式简要概括。

明确:

七层;话题是“故乡”“小动物”“政治态度”“卡车”“小动物”“劝离”“小动物”。

反思:这一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话题转换,理清对话结构,整体把握对话内容。教师不必太在意学生分层的细微差别,不过,为了便于教学,有必要对分层意见进行合理集中。

2、这些话题的发起者是谁?对照话题,你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明确:

发起者:“士兵”“老人”“士兵”“士兵”“老人”“士兵”“老人”。士兵多次转换话题,老人坚守一个话题。

三、分析对话合作状态,推导言外之意,揣摩人物心理。

知识支架:

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认为,人们在交际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否则,对话就无法顺畅有效进行。格莱斯又针对“合作原则”提出一些“准则”,其中包括“相关准则”,即“所说的话必须与话题相关”,不相关就会产生“言外之意”。比如,当有人问你“某人怎么样”,你打着哈欠说“好困”,这个回答就与话题不相关,“言外之意”是“你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推导“言外之意”是对话理解的关键。

3、结合“相关准则”谈谈士兵的合作状态,并以士兵口吻说说它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老人一提“小动物”,士兵就转换话题,多次违背“相关准则”,在对话中不够合作。不过,士兵的话题非常符合士兵的人物身份,“言外之意”是“可怜的老人!我帮不了你!都什么时候了,还管那些小动物!别瞎想,赶紧撤吧!”

4、士兵的“不合作”能从哪些“非言语上下文”看出来?你能用几个词语恰当形容一下士兵的“不合作”状态吗?

知识支架:

语境是语用学最核心的概念。对于文学性作品来说,语境包括上下文、情景等。上下文包括言语上下文和非言语上下文。言语上下文就是人物对话的前前后后,而非言语上下文是指对话外的陈述部分。理解文学性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不能仅仅依靠言语上下文,也要参照非言语上下文。脱离非言语上下文,人物对话会变成不可破解的乱码。

明确:很多“非言语上下文”可以看出士兵的“不合作”,比如,从动作、神情来看,他不够专注于对话,“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从心理来看,他沉入到幻想里,“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的遭遇战即将爆发”。“心不在焉”“王顾左右而言他”“敷衍以对”等词语能够形容士兵的“不合作”状态。

5、老人的合作状态又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什么?请以下面对话为例,结合“量的准则”进行分析。

知识支架:

格莱斯“合作原则”还包括“量的准则”,即“所说的话不应低于或超出交际所需要的信息量”,一旦低于或超出,就会产生“言外之意”。比如,一对情侣见面,女的脚受伤了,瘸着腿向男的走来,男的对女的说:“我的事怎么样了?”女的说:“办好了。你近视得不轻啊!”“你近视得不轻啊”就超出了交际所需要的信息量,“言外之意”是“我脚受伤了你都看不到,就知道关心自己的事!”

A.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B.

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C.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D.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明确:划线部分超出交际所需信息量,老人多次违背“量的准则”,在对话中不够合作。超出内容均跟“小动物”有关,“言外之意”是“最担心它们啦,快帮我想办法救救它们!”

6、同样是不合作,士兵和老人违背的“交际准则”不同,“言外之意”也不同,请用几个词语概括士兵和老人的心理状态,并说说这样设置对话对刻画老人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士兵,逃避、无奈、不解、劝慰;老人,无助、忧虑、怅然、绝望。在整个对话中,士兵和老人像展开一场拉锯战,士兵不断转换话题,一方面表达爱莫能助,一方面希望老人不去想那些“小事”,保护自己,赶紧撤离,可老人非常固执,总能绕到“小动物”话题上来。老人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对和平的渴望就在这有趣的拉锯战中生动呈现。

反思:士兵心理复杂,要鼓励学生细致体会与解读,力求符合语境,言之有理。但分析士兵是为了认识老人,教学时要认识到这一点,不可本末倒置。士兵越复杂,老人越显单纯可敬,士兵越频繁转换话题,老人执守话题的“一根筋”形象就越动人。

四、巧用情景类比,感受老人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知识支架: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认为“语用学是对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的研究”。可见,情景对理解对话非常重要。小说的情景读者不可能都亲历,往往只能根据小说内容、时代背景等去还原。但由于今天的高中生对有些情景缺乏原初体验,比如,战争、贫困,因此,还原起来很难。教学中,我们可以拿学生熟知的、容易理解的现实或文学情景去与那些陌生的、难以还原的情景类比,从而帮助学生还原情景,获得体验,理解对话。

7、《祝福》中祥林嫂儿子阿毛被狼叼去,祥林嫂极度懊悔、悲痛,逢人就提阿毛,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也会说:“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请拿祥林嫂与老人类比,说说他们言语行为上的相似点。通过类比,你对老人情绪和心理状态有什么新的认识?

明确:祥林嫂逢人就提“阿毛”,和老人始终提及“小动物”相似;祥林嫂对着两三岁小孩子说话,跟老人在士兵离开后仍自言自语相似。老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是“极度忧虑,满怀怨愤,关爱小动物胜过自己生命”。

8、大家都看过娱乐节目《声临其境》吧,请朗读下面一段话,努力用你的声音把同学们带入到老人所处的情境中去。

朗读内容: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反思:利用情景类比确实有助于理解老人的言语行为,再加上《声临其境》的表演,都加深了对老人形象的认识。但学生肯定有疑问,小动物之于老人和阿毛之于祥林嫂能相提并论吗?儿子死了,母亲崩溃合乎常理,而在战争就要打响,人的安全难以保证的危急时刻,老人为小动物的过度忧虑是不是有悖常理呢?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否则,就无法领悟小说的悲剧主题。

9、请拿以下文学情景与《桥边的老人》类比,在理解老人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老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情景:

太太到底忍不住了。“达地安娜,”她说,“啊呀,你真叫我吃惊!难道你真的不喜欢你儿子吗?你怎么还有这样好的胃口?你怎么还能够喝这白菜汤?”“我的瓦西亚死了,”妇人安静地说,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留下来,“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被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得有盐呢。”

太太只是耸了耸肩,就走开了。

——屠格涅夫《白菜汤》

反思:人们常说:“贫穷限制了你的现象。”同样,富贵也会限制你的想象。屠格涅夫笔下的贵妇人是很难想象白菜汤里的一点盐之于穷人的意义的。同理,处在和平与富裕环境里的学生如果不借助情景类比就很难理解几只小动物之于老人的非凡意义。这是一位76岁高龄,没有家,没有亲人,只能与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的老人。眼看生命将尽,再要失去仅有的精神依托,生命何足惜?战争又何所惧?理解了老人的小人物身份和孤苦处境,自然也就理解了战争的残酷和小说的悲剧主题。

10、请仿照示例说话,深刻感受士兵与老人形象。

示例:

士兵与老人,一个反复劝离,一个坐着不动。

明确:

士兵与老人,一个关注自己的侦察任务,一个关注自己的小动物;

士兵与老人,一个对战争充满好奇与期待,一个对战争充满怨愤与不解;

士兵与老人,一个心不在焉,关注人的安全,一个心事重重,为动物而忧虑;

士兵与老人,一个关注对岸环境,对战前气氛感觉敏锐;一个沉浸于心事,对战前气氛感觉木然;

士兵与老人,一个年轻爱幻想,关心政治,一个衰老怅然,视小动物为生命全部;

……

反思:这个环节以对举形式分析士兵与老人形象,非常有利于学生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老人和士兵,一主一次,相互映衬,彼此依存。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立足文本,拓展思维,深入挖掘两大形象的对立点,深刻感受两者形象,为准确把握主题做好准备。

11、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应该是老人。其理由是:一、从标题《桥边的老人》可以看出;二、士兵只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人,老人才是当事人、主角;三、士兵只是提供了一种“叙述角度”,而这篇小说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塑造老人这一人物形象;四、士兵是战争的参与者,老人才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小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老人这一底层小人物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的。

五、学生自行设计板书,梳理课堂成果,概括小说主题。

12、假如你是老师,你该如何设计这节课的板书呢?要求:板书内容必须包括人物形象的概况和主题等信息。

优秀板书示例:

士兵(视角): 关注侦察任务 反复劝离 心不在焉

批判战争(摧残无辜)

讴歌人性(关爱弱小)

老人(主角): 关注小动物 坐着不动 忧虑重重

反思:概况主题是小说教学的重要环节,这篇小说的主题不算复杂,有了前面环节的铺垫会水到渠成。以板书形式呈现主题,更考验学生的概况力,因为板书语言精粹凝练,达到这一要求,学生必须对芜杂凌乱的思想进行整合与提炼。此外,传统教学的板书设计通常是老师的事,这里交给学生,主要是为了通过角色置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反思课堂,梳理成果。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符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六、布置作业

13、找一篇人物对话丰富的小说,尝试用你了解的语用学理论来解读对话,并写下思路与过程。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

[2]新编语用学概论[M],何自然、冉永平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作者简介:

杨根增,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十几篇。

论文作者:阳根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基于语用学理论与对话理解的小说教学设计论文_阳根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