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意义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意义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对发展信息技术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知识经济论文,其对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知识经济

按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经济,它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知识产业或信息产业也有明确的区分,可以看作是信息产业或社会的更高一级阶段,是当今世界一种新类型的、且富有生命力的经济。

过去,从亚当·施密、李斯特到熊彼得,许多经济学家都重视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只是到了90年代,知识经济概念才逐步形成。其背景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指出,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直接投放到生产体系中考虑,即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函数。根据这种理论,对知识生产的投资不仅能增加知识的积累,还能增加其它经济要素的生产能力。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产品制造模式转向知识密集产品,伴随而来的是柔性制造系统时代的到来;需求和制造业的模式向服务活动转移,尤其是转向知识密集的服务活动;投资正在流向高技术产品和服务部门,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服务活动的全球化,随着低成本宽带通信能力的不断增加,服务活动已超越了国界。

二、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关系

知识是国家、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未来学家托夫勤在《新战争论》中认为,世界第三次浪潮经济体系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一点就是“知识将成为核心资源”。无论是从今天还是从历史上看,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和使用方式的变更会根本性地决定人类社会进步的速度和方式;科学研究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兴起改变了人类学习的方式;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储存知识的方式。这三个与知识有关的根本性创造是世界近三百年来得以工业化的根本原因。

本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和通信产业的兴起,信息处理价格的降低,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数字趋同”,国际网络化的进程,所有这一切使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和使用方式产生了第二次革命。

如芯片技术提高了人类储存知识的能力和速度。16兆位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开始大量生产,256兆位DRAM也研制成功。到2000年,1024兆位DRAM将会出现。量子点技术、分子计算技术、纳米机械逻辑门技术、可逆逻辑门技术等会使芯片设计达到更高的微型化水平,信息处理速度更快,集成度越来越高。据报道,生物芯片的研究已取得进展,其集成度将比现在的集成电路高10[2]~10[12]倍,编码效率将是普通芯片的100倍。

光纤和数字化技术提高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光纤通信比已经使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标准铜导线快10到100倍。高速信息公路上信息的传播速度可达50~750兆位/秒。

软件的开发使得许多知识包括诀窍类知识得以编码和商品化,使人们使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智能软件(“软件代理人”)的开发应用,可使普通人拥有许多“第二个自我”,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工作,其结果是人们能够吸收和消化大量的知识。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基于计算机的学习(CBL)等多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图、文、声、像等多方面的服务,使人们对知识更易理解和接受。全文检索技术满足了人们在研究、学习中查寻实质性数据的要求。

网络化技术消除了人们应用知识所受到的空间、时间限制。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自然本身很少有机会产生的状态,使人们身临其境地在一个其实并不存在的地方进行活动,这个地方可以是计算机的虚构,也可以是按照其它方式或时间重新构造的环境,增加了人们学习的机会和效率,减少了学习的时间和成本。

不难看出,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使知识商品化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使知识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信息和通信技术同人力资本和技能的投资紧密相连,从而导致无形资产的大规模投资,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科技活动方式由此产生了根本性转变,人类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三、知识经济对发展信息技术的意义

知识经济正实质性地改变着发达国家内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但对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影响也许更为深远。在知识经济建设的全球化趋势下,积极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从知识经济看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尤其是信息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战略问题。在过去的若干年中,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信息制造业快速增长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劳动力的低成本、投资和技术流动及支持性的产业政策。近年来,硬件产品和元件的价格正在急剧下降,服务正变得比产品更重要,FMS(柔性制造系统)、CAD、CAM、CIM等自动制造系统正使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消失。这一系列变化使人们怀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信息制造业方面的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在将来是否还有效。与此相关,中国的课题是:应该以什么方式制定自己的信息制造业发展战略?中国总的说在信息制造业上是落后的,我们走了一条“靠市场换技术”的路子。1992年,我国有1万多台大、中、小型机,大、中型机全是进口的,小型机有50%虽是国产,但零部件进口比重很大;微机装机量达100万台以上,国产机不到50%;1992年微机销量达25万台,其中国产机仅占33%。由于过分强调设备的引进,忽视了专利、诀窍等知识的引进,使我们难以从使用设备本身学到制造这些设备的知识,而日本、韩国、台湾在注重引进技术的学习方面则是相当成功的。此外,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的力度不够,“市场换技术”战略虽然可以收到某些效果,但集成电路、核心软件(如操作系统)等关键性技术是换不来的,需要自己去研制开发。

2.从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看信息技术政策。在建设知识经济中,政府的政策空前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全球化和国家对它的巨额投资,不少国家在过去的一年中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新的科技发展政策。如:美国政府1996年7月发表了《为了国家利益发展技术》的政策报告、同月日本政府在《科技基本法》的基础上通过了《科技基本计划》、8月俄罗斯总统签发了俄第一部科技法、9月新加坡制定了面向2000年以后的国家科学技术计划、埃及以总统令形式颁布了“国家科技政策框架和战略”、南非曼德拉政府发表了题为《为21世纪做好准备》的南非政府第一部科技白皮书等。中国也面临着如何对待科学技术,具体到信息方面就是如何对待信息技术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制定信息技术政策,以保持在鼓励本国信息技术创新和鼓励跨国公司在本国信息技术投资之间的平衡;如何发展本国信息工业和信息技术服务研究开发的作用,并同时与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集团保持良好的合作;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结构的转变等等,这些对当前中国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具有迫切重要的意义。

3.从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看信息技术服务的新生长点。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必然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信息消费结构的优化,必然为信息技术服务开拓新的领域。90年代,信息技术服务正向国际化、网络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增长和服务中寻找信息技术服务的新生长点。在一系列服务领域,如保健、教育和休闲、研究开发和营销、技术服务等,中国信息技术服务可从参与全球市场中获得某种收益。信息技术应用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之一已被列入了《国家信息化规划》,寻找信息技术服务的新生长点必须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做文章。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据报道,信息技术在工业方面仅开发出10~12%,潜力很大。

标签:;  ;  ;  

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意义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