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李晓蓉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李晓蓉

(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610093)

【摘 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建筑工程业也是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业起步较晚,在制度及管理方面的一些措施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这其中,合同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合同中规定了合同双方所拥有的权利及其所必须承担的义务,是明确合同当事人权责属性的重要法律文件之一。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施工主体都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标准和规格完成施工,同时合同也对整个工程价款的结算起着重要的依据作用,它是整个工程项目风险防范的重点。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和谐的发展建筑工程业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而在这其中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有效进行建筑风险的防范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一定意义上来讲,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实际是在进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对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当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恶意的价格竞争横行,其主要表现在工程的投标和招标上,投标者的盲目压价,低价者反而中标,最终造成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紊乱,建筑工程的价格与其实际价值相差甚远。这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建筑工程行业狼多肉少,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所造成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发包方和承包方在市场交易中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所造成的,有的业主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在合同中增加了许多不平等的要求;第三个原因是发包方在经营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承包方提出诸如交打保证金、提高保修金比例、降低进度款的支付比例等一系列不合理的要求,促使承包方的合同风险加大,各种合同纠纷数量逐渐增多。因此,对于现代建筑工程业企业来说,如何加强合同管理,降低合同风险,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将关系到建筑工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将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防范措施三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进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管理顺应了政府转变职能、运用法律与法规以及市场自主调节经济的要求。而在建筑工程行业,企业为了谋求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市场机制,加强行业内部的管理体制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合同的管理。

合同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行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明确了承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对工程项目的实施日期、建设要求、工程进度、质量要求、价款费用等都进行了严格的说明,加强合同管理,可以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改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工程的完成结果与之前预期的效果相一致,保证承包方和发包方的正当利益。

加强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也对建设主体的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对各建筑主体的活动范围、活动目标等基本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它对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责任追究、以及解决各种合同纠纷提供了依据。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问题繁多,各种纠纷不断,究其原因,是因为建筑主体大都法律意识淡薄。许多建筑主体在进行工程建筑时忽略或者不重视法律条例,法律意识淡薄,常常出现各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更有大多数人不注意合同管理,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不仔细审查,最终造成各种合同纠纷。所以加强合同管理,对于改善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风气,规范建筑主体的各种行为,完善市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对适应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期,“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使我国在国际竞争市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国的建筑工程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熟悉和遵循国际惯例、国际规则,这样才可以和外国建筑工程企业相竞争。在这其中必须加强合同管理,增强自己的合同风险意识,使自己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缺乏规范意识

建筑工程合同规定了承包方和发包方所拥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根据我国相关的建筑行业法律规定,承包方和发包方应该签订书面法律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规范性,还可以避免各种纠纷矛盾。然而,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实施主体法律意识淡薄,在签订施工合同的过程中,没有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工程实施的特点和合同范本没有进行研究,在签订具体合同的时候,对合同的具体内容和合同范本不进行仔细阅读、考查,导致在最后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纷乱的经济纠纷,而承包方和发包方权责关系不明朗,双方相互推脱责任。

(二)工程实施合同不能及时签订

很多工程项目在实施前,由于工程时间比较紧急,常常不签订施工合同,在项目完成后,再进行一系列的分工和结算。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抗拒或者条件不成熟等原因可能会使工程停工一段或很长时间,在市场每天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各种工程物资的价格可能会忽高忽低。这样的情况下,在工程完工之后,由于没有施工合同对其进行规定,承包方和发包方便无法清楚地进行结算。双方说法不一,相互抵赖,相互推脱,使得工程造价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合同的监督管理不完善

现阶段下,很多的建筑工程合同在签订、审查和执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在大多数企业中,都没有设立自己独立的合同监督管理机构,合同的管理意识非常薄弱。合同的管理非常松散,缺乏严密性和规范性,对合同中一些比较细小和隐秘的条款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整个合同缺乏严谨性。这样会对以后的工程价款管理等问题带来负面影响,埋下了可能引起合同纠纷的隐患。

(四)风险合同现象严重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发展脚步迅猛,但由于我国的建筑业起步较晚,市场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恶意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多施工单位由于施工条件简陋、施工人员素质低下而造成综合竞争力较弱。所以,在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业主便利用自身优势,对施工单位提出一系列缺乏公平性的要求,签订霸王合同,而施工单位为了能在市场上谋求得一席之地,只能委曲求全的签订合同。这样,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便几乎全部转移到了施工单位的身上,使得施工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更加艰难。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市场竞争手段,我们应该加以改善和控制。

三、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措施

(一)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进行规范化管理

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应该实行规范化,对合同管理的手续进行归档控制。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环节主要包括签订、审查、执行、变更、终止、解除等。建筑单位应该对其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在合同签订时,签订合同的工作人员对合同的每一项内容都要仔细阅读和分析,对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咨询对方人员,并要求对方人员在合同底下作备注说明,为以后工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纠纷提供解决的依据。合同审查中,审查人员各司其职,严格把控,对于不合格的地方要及时加以改正。执行过程中,合同双方都应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活动,不能随意进行违背合同目的的行为。合同变更时,合同双方人员应就所要变更的具体事项逐一详细了解,研究、确定所要变更的范围在其双方都可接受的范围内,以减少经济矛盾。合同终止后,双方应对工程的后续事项进行完善,确保不损害对方的利益。合同解除时,合同的两方应签订结束合同书,对还需要继续完成的部分进行完善,其他不需要进行的项目应该及时终止。

(二)进行动态管理,提高工作的及时性

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它对于时间的管理控制要求很强。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降低建筑工程风险,应该建立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合同的动态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所以需要建立完备的索赔制度。索赔制度是对损失者权利的一种维护,在建筑业,施工索赔是对施工者的一种损害赔偿,同样也是建筑工程企业维护自己权利,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现场签证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过早、过晚进行签证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在合同环节的管理中,特别是合同变更的过程中,更加要注意签证的管理,签证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衡量,起到互相牵制作用。要及时处理因停工所造成的损失,按照合同的规定,对所要处理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解决。

(三)重视建筑工程合同文本的拟定与分析

应该尽量采用合同示范文本,非特殊情况,勿使用发包承包双方自行拟设的合同文本格式。在实际工作中,因为使用不同格式的合同而产生经济纠纷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合同样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此举可以有效防止所拟定的合同出现缺项、漏项及不平等条款。同时,也有利于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实施进行监督,有助于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及时裁判纠纷,维护双方的合法利益。

同时,在拟定合同文本的内容时,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及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且要对合同进行细致分析,确保所拟定的合同具有预见性,避免所拟定的条款出现歧义。拟定合同文本要把握以下要点:明确合同订立时间及优先顺序;约定价款中核定工程量清单的时间期限;专用条款中明确组成合同的文件及解释顺序;重视索赔条款的拟定。应该对所拟定的合同初稿进行合法性分析及完备性分析。确认发包人和承包人双方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工程项目是否具备签订与实施合同的条件;招标投标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合同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构成合同的各种文件齐全、条款齐全、用词准确。

(四)明确合同的分工管理、权责分明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贯彻执行,并加强监督管理措施。现代企业制度中,要求企业的行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自觉维护现代市场经济秩序,所以,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活动范围、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这样不仅可以使合同执行效率加强、减少因权责不明导致的经济纠纷,还可以使得建筑市场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加强监督,对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降低建筑工程行业因合同管理而存在的风险。

结束语:

现代经济管理中,要加强建筑工程业的管理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合同管理。合同的有效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行为、施工进程、经济结算、纠纷调解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合同管理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习有关合同管理的大量知识,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意识,懂得利用合同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控制。增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把握合同管理的技巧,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加强风险的防范意识。促使经济合同双方都能自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维护建筑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建筑业向一个更好的层次攀升。

参考文献:

[1]张朝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4:7-8.

[2]彭伟.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的技巧分析[J].门窗,2013,02:117+120.

[3]田海燕.探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J].门窗,2013,05:141+144.

[4]刘晓艳.浅议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J].科技资讯,2013,15:151.

[5]张宁.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J].科技信息,2012,07:508.

[6]刘新胜.浅析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J].信息化建设,2015,10:259.

论文作者:李晓蓉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李晓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