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对话教学,培养数学思维论文_胡微笑

借助对话教学,培养数学思维论文_胡微笑

浙江省青田县东源小学 323900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思维则是语言的内核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开展深度对话来追求思维对话,在深度对话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渐逼近数学知识核心,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年纪较小,思维体系没有完全成型,很难启动自我思维,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组织对话的策略引领学生深度对话,助推其思维成长。

一、借助对话教学,彰显动态生成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师生之间的地位显然是平等的,唯一存在差别的就是教师形成了对知识主体的掌握。而对于学生来说,在掌握知识之前,需要经由教师的引导,由此,二者分别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而具体的教学内容,是经由教学过程中而生成,而知识则是产生于师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合作交流。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直线与线段”一课时,设计了“找线段”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图形,引领学生对此进行判断:它们分别有几条线段围绕而成?并填写于活动单中。或者可以指名学生上台指出一个图形,并分析其他的图形。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引导:对于一个三角形来说,它主要由三条线段围绕而成,那么如果是正方形、长方形或者是平行四边形呢?又或者是五边形、六边形等等?你能够从中发现什么?学生发现:对于多边形来说,几边形就是有几条线段围绕而成。教师继续向学生展示图形,引导学生对线段的条数进行判断。之后提出新问题:对于一个正方形来说,是以四条线段围绕而成。如果老师将它对折,中间必然会出现一条折痕,大家可以摸一下,会有怎样的感觉?对于这条折痕来说,它的端点在哪?我们是否可以将它看作是一条线段?

以上案例中,通过以点到线段认知,再到找线段的过程,课堂氛围是轻松的、民主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充分表达个人观点,基于对错展开辨析,通过比对充分感悟,以此在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汲取数学养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借助对话教学,升华情感共鸣

在现代教学论理念的引领之下,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来说,既要存在课前预设,同时,还要以开放的教学模式,充分吸收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来说,其创建的基础必须是平等的地位、和谐的氛围、有效的交流以及合作,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学生,同时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认可和接纳,通过对话和交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创造性得到释放,引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情感共鸣。

还是以“直线与线段”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提出如下问题:着急回家的小兔走哪条路最合适?为什么?(中间这条路是直的)小兔是从这里走到这里,在这两点之间我们就可以把它视为一条线段,对于这两点之间究竟能做出几条线段呢?大家可以拿出直尺尝试着画一下。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二:如果小兔回家之后又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现在又变成了几个点呢?如果每两个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线段,你会画吗?大家可以不必着急,谁能够先解释一下,什么才叫做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现在一共有三个点,这样一共能够画出三条线段。小学生分别将两个点相连,由此得到了一条线段;将三个点中的每两点相连,能够得到三条线段;如果是将四个点中的每两点相连能够得到六条线段。

以上案例中,课堂对话教学是十分高效的,能够有效地升华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三、借助对话教学,引发思维反思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习上的认知错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错误情况,运用跟进性对话引发学生的思维反思。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错误的原因,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三位数的乘法(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时,根据课文情境图提出了以下问题:假设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一周用时是114分钟,那绕地球21周所需时间是多少?

算式列出后,教师让学生根据算式进行得数估算。有的学生将114当作100,21当作20进行估算;有的学生则将114当作110,21当作20进行估算。

师: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算法吗?生:我是将114算作120,21算作20,那么这样的积就是2400。师:那你觉得这样估计,结果跟正确答案相比是大还是小?为什么?生(思考了一会):估算结果大。因为114算作120,增加了6;而21算作20,只是减少了1。师:同学们他的说法对吗?生(众):对。师:这样,我们以实际验算结果进行验证下。(学生尝试计算,“114×21”的积2394小于“120×20”的积2400)师:这个道理是不是适合其他乘法算式呢?(列出算式“113×22”)师: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对这个算式进行估算下。生2:将113算作120,22算作20,120×20等于2400。师:同学们思考下,2400这个结果与实际结果比是大还是小?说下理由。生:大于实际结果。因为120比113大7;20比22只少2。(按照学生所说板书算式是120×20>113×22)师:解释的很清晰,那么同学们就以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下吧。学生完全没有想到估算的结果“120×20=2400”却小于实际结果“113×22=2486”。

以上案例中,生1和生2固有思维模式会觉得两个乘数运算中,其中一个变动大、另一个变动小,通过估算结果应该比正确答案大。

总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在深度对话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论文作者:胡微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借助对话教学,培养数学思维论文_胡微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