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价值研究论文_孙丽华1,刘 艳2,刘正1,张维良1通讯作者

孙丽华1 刘 艳2 刘正1 张维良1通讯作者

(1山东省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205;2山东省临朐县冶源中心卫生院杨善分院;山东临朐262601)

[摘要] 目的:研究彩超联合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2例乳腺病患者,将彩超及MS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彩超、MSCT及两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76.9%、74.4%、96.5%。特异度分别为77.5%、75.6%、84.0%。准确度分别为76.0%、75.0%、85.1%。结论:彩超联合MSCT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高价值。

[关键词] 乳腺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及生活压力明显增大,以及受现代生育观念变化、生活环境偏差、电子辐射影响、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乳腺病变的发病率出现快速增长态势。目前,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中居首位。

乳腺病变的检查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包括临床触诊、穿刺或剔除活检、数字钼靶X线摄影、超声检查、CT、MRI等。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成像迅速、逼真且分辨率高,还具备无创廉价、操作简单、可动态观察、敏感性高、可重复性高等绝对优势,成为乳腺病变首选的常用检查方法;另外,作为近代高科技产物的CT,尤其是多功能、精细化的多层螺旋CT(MS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可一次性采集数据后形成较多类型的重建图像,并具备大范围观察远处淋巴结等周围性病变的情况,所以对乳腺病变也发挥出独特高超的技术优势。我们以乳腺病变病理结果作为研究对照,利用彩超、MSCT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诊断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4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占位性病变82例,全部为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21~59岁,平均年龄46.06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触诊发现乳腺占位性病变、乳房胀痛感、乳头异常溢液。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后7~10天行彩超和MSCT检查,手术后均行病理检查。

彩超检查前充分暴露胸部(双侧乳腺),舒展身体仰卧于检查床上。使用PHILIPS EPIQ5彩超诊断仪及高频探头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5~12MHz,发现异常肿块或异常回声时,测量大小、观察边界及内部回声等,所有病例全部施行血流检测检查,采集特征性图像存入工作站。MSCT检查前清除胸部的体外高密度衣物、纽扣、挂饰等异物,严格训练规范化屏气方法。采用GE Optima 680 64排螺旋CT机行胸部(含双侧乳腺)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20mA,重建层厚0.625mm,层间隔0.625mm,矩阵512×512。增强扫描时使用造影剂为62.34g/100ml的碘普罗胺注射液,剂量为2ml/kg,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ml/s速率肘静脉团注。

乳腺彩超检查由一名对乳腺病变具有多年诊断经验的超声医师负责,特殊病例出现诊断难度时,及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后完善彩超诊断意见。MSCT图像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医师互盲法诊断,两位医师意见不一致时,由第三位专家组织讨论并形成最终诊断意见。对所有病例的彩超、MSCT单独诊断结果进行统计。联合诊断时,若彩超、MSCT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不一致,则由双方诊断医师进行讨论会诊,汇总后形成统一的联合诊断意见,用于统计和研究。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把术后病理结果作为研究对照金标准。利用Excle 2009建立数据库,统计计算彩超、MSCT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2 结果

经统计82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病变中良性45例共有57个病灶,恶性37例共有39个病灶。对彩超、MSCT两种诊断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乳腺病变的结果、病理学类型及其诊断能力进行统计对比(表1)。统计显示,彩超、MSCT及两种检查方法联合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分别为76.9%、74.4%、96.5%,特异度分别为77.5%、75.6%、84.0%,准确度分别为76.0%、75.0%、85.1%,彩超、MSCT两种方法单独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彩超、MSCT联合与两者单独使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比较时发现敏感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也有所高于两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的统计值,体现出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敏感度更为显著。

表1 彩超、MSCT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病变结果与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状态和方式的转化,乳腺病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涨趋势,尤其是乳腺恶性病变的高发病率已成为严重危及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女性一生患乳腺癌的概率为11.1%~12.5%,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因此,对乳腺病变进行早期性质鉴别,指导并确立正确的治疗方案,是临床积极应对的必然之道。众所周知,彩超检查时成像迅速、逼真,且分辨率高,具有无创廉价、操作简单、动态观察、敏感性高、连续性强等诸多优势,近代又有血流检测等多种超声新技术具体使用,使得彩超早已成为乳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而MSCT作为近代的高科技影像学产物,早已非数字钼靶X线摄影单一化的成像信息所能相比,技术研发日新月异,更多先进的成像功能得以应用,经过数次换代发展后,具备了图像分辨率高、成像技术多、操作方便、迭代低剂量等优良功能,也早已成为医学影像学的最常用检查方法,何况,MSCT图像范围更大,目的更是为了检查乳腺病变的胸内淋巴结以及肺内有无转移状况等,对乳腺病变也具备独特高超的技术优势。

早在1958年,国内首次使用A型超声波检查乳腺,1974年就开始应用实时超声显像法。灰阶超声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已经有了初步优势,其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主要依赖于观察病变形态是否规则、纵横比差距大小、边缘是否光滑或不规整、内部回声均匀与否、有无砂砾样钙化等影像学征象。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开始采用彩超系统研究乳腺病变,又突出了病变血流丰富程度、最高收缩期血流速度、RI等差异性来鉴别良恶性的功能,自此,彩超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有了突飞猛进的技术性跨越。近代又有学者研究并推广使用了三维超声成像、弹性成像等超声新技术后,使彩超对乳腺检查功能更加全面和完美。

MSCT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细节化展示乳腺病变,达到让病灶无处遁形的效果,一般不受检查医生操作能力的限制;又因具备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可清晰显示病灶内部的各种密度变化,尤其对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征性钙化的显示可谓是无以伦比,有着绝对的优势性。能够兼顾乳腺肿块、淋巴结同时,可提供胸壁、肺内、以及纵隔情况,并对乳腺炎症、囊肿以及假体植入术后的并发症(破裂、偏移、合并炎症或肿瘤等)等不适合做钼靶摄影或钼靶诊断困难者都可以进行CT扫描帮助诊断。有研究认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为乳腺癌的肿块、肿块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MSCT显示乳腺良性病变的征象主要包括病变实质区密度基本均匀,无或少见坏死,边缘大致清晰、规则,可见粗棒状、大结节状、光滑颗粒状、蛋壳样或环状等规则形钙化;恶性病变一般病灶无定形,形态极不规则,内部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不清、可见伪足或粗短型毛刺征,内部多见典型的多形性、微细线样或沙粒状钙化征象,钙化最常见分布方式为局部簇状、局域性、线状或区段性,病灶可与外围结构粘连、分界不清,腋下、胸肌后、锁骨上或下等部位可出现淋巴结增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彩超、MSCT已具备较好的单独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能力,两种方法单独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76.9%、74.4%,特异度分别为77.5%、75.6%、,准确度分别为76.0%、75.0%;而彩超联合MSCT鉴别诊断能力达到更加优良的水平,统计显示两种检查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可分别达到96.5%、84.0%、85.1%,其敏感度与两者单独诊断良恶性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特异度、准确度也均高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的统计值,显示出更好的医学影像学检查优势,能够避免更多检查结果假阳性率和良性病变盲目过度治疗的机会,也能为更多的乳腺恶性病变及时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与措施,尽量保证治疗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两种检查联合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潍坊市科学技术局“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研究项目,编号2017YX098)

(*通讯作者:张维良,男,山东安丘人,邮箱15965784118@163.com)

论文作者:孙丽华1,刘 艳2,刘正1,张维良1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彩超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价值研究论文_孙丽华1,刘 艳2,刘正1,张维良1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