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增强中职统计学教学实效性的对策论文_万慧

浅析增强中职统计学教学实效性的对策论文_万慧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建筑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统计学是中职院校开设的众多课程中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基础课程,统计学中很多数据处理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因此统计学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的统计学人才质量。但是目前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围绕如何增强中职统计学教学的实效性这一问题,分析了当前中职院校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了一些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以期望提高中职院校统计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统计学;教学;实效性

一、引言

统计学是人们从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内部关系的角度认识客观现实的学科。其主要利用寻找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归纳整理等方式来探究客观现实中隐藏的数据规律,统计学中很多数据处理的方法被大量运用在社会实践中。统计学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还需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实际上,中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的学科基础较薄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缺少严谨的学习态度,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感觉十分困难,甚至有些学生开始厌倦统计学,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针对目前中职院校统计学教学所面临的现状,怎样增强中职院校统计学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中职院校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阶段中职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中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偏低

统计学中涉及的数据量较大,相关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该学科尤其重视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以及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几年中职类院校招生越来越困难,并且生源质量偏低,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学科基础较差,缺乏相关学科的技能技巧,学习态度不认真,严重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薄弱,这直接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难度。此外,通过对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刚开始入职时具有一定的工作热情,愿意积极主动地向优秀教师学习和交流,但是随着自己对书本知识的了解之后,一些教师在岗位上学习的积极性减弱,没有根据学科发展的情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没有做到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再创造,这也就导致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满堂灌的现象。

2、中职院校统计学教材内容过于简单

现在的统计学其实是根据社会统计学以及数理统计学两者教学内容融合而成的。但是在一些中职院校中使用的统计学教材仅仅是在数量上把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中的内容重新进行删减,并没有在两者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所以这样的统计学教材中缺乏新的教学内容;很多知识仅仅局限于表面,正是因为在中职院校中统计学内容过于简单,直接导致教师在进行统计学教学时教授的知识片面、单,以至于统计学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不规范。

3、统计学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主讲为主,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落后,现代多媒体技术较少被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氛围不活跃,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果统计学的教学不能够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现状以及统计学科的研究进度进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在统计学的学习上效果不会太理想,学生掌握的统计学知识不牢固且不全面。

此外,目前中职院校的统计学教学脱离了社会实践。事实上,统计学是一门与客观现实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之一,统计学中很多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被广泛运用在一些企业中。但是,经调查发现,现阶段大部分中职院校的统计学教学尤为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少,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知识内容为主,没有向学生提供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受这种现状的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弱,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统计学学科考核标准不科学

目前,绝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在统计学的学科考核上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再根据学生在日常统计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情况打出平时分,这样的学科考核标准在制定上较不科学,无法反映出学生对统计学中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情况,这样的考核标准会让学生更看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味崇尚分数至上的原则,而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

三、增强中职统计学实效性的策略

1、全面提高统计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中职院校统计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性方法便是打造一支拥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事实上,大部分的中职院校中教师缺乏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不能够较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秩序,并且很多教师掌握的学科理论知识陈旧、落后,不能够及时更新个人储备的科学内容。因此,要想提高中职院校统计学教学的实效性,当务之急是从教育者入手,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中职院校应该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途径,为教师提供较多的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当下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统计学学科研究的进展,接触最新的教学内容,从而更新和完善个人知识库。此外,中职院校可以与一些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共识,中职院校向企业提供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便于企业能够将其运用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同时企业为中职院校提供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平台,以便于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中,通过对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再将研究成果回归到课堂教学中,由此不仅实现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而且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2、丰富统计学的教学内容

长远来看,统计学的发展影响着多媒体操作软件的开发,因此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统计学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目前对数据的简单处理和分析。在以后对数据进行处理时会利用一些多媒体软件进行处理,以此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而且能够(上接126页)

生成一些图形或者是表格的形式展现数据处理结果,未来的统计学发展离不开多媒体软件的支持。所以,在中职院校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掌握一些利用多媒体处理数据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及时掌握社会中与统计相关的热点问题,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针对热点问题师生之间共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融入一些思想方法的讲解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并且引入一些案例进行辅助学习,在作业的布置上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在实际案例中。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制定科学的统计学考核办法

中职院校应当完善当前统计学考核办法,增加针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办法。对此中职院校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对实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等方式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其中撰写调研报告就需要学生对所调研的企业有深刻地了解,尤其是学生需要认真从事该企业中的统计方面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处理数据生成报告,此种方式促使学生通过实际平台扎实了统计能力。此外,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软件处理实际案例中的统计问题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多媒体软件的应用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感受到学习统计学的现实意义。

四、总结

总的来说,目前中职院校在统计学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职院校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办法、改进教学模式,从而增强中职统计学的教学实效性。并且在提高统计学教学实效性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究,积累教学改革经验,才能不断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统计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娟.浅析中职统计学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创新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8):206-207.

[2]梁暖型.浅析中职统计学多媒体教学改革[J].读写算:教师版.2016(26):14-14.

[3]于春艳.浅谈中职学校统计学教学模式之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3).

作者简介:万慧,(1988—)女,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助理讲师,本科,管理学学士,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建筑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论文作者:万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析增强中职统计学教学实效性的对策论文_万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