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陈立英,何琼芝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收治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对照组中包含30例,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包含30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相关症状,优化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小儿脑瘫;应用效果

引言

在近几年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小儿脑瘫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着新生儿质量与幼儿的成长[1]。所以脑瘫是指胎儿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出生前或者出生后一个月内,出现了不可逆和永久性异常姿势与运动的症状,部分患儿还会伴随着一定的智力障碍。这类症状的存在,会给患儿以及家庭带来较大的打击。且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脑瘫治愈率相对较低[2]。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其治疗周期偏长,疗效不明显,很容易引起患儿家属以及其患儿本身的不配合。针对该种状况,我院认为,在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时,必须要采取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性护理策略,方可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收治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

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男18例,女12例,年龄区间为2~13岁,平均年龄(5.4±0.3)年;

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男19例,女11例,年龄区间为3~13岁,平均年龄(5.1±0.4)年。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脑瘫的诊断标准[3];(3)本次选取的患者均为先天性脑瘫;(3)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4)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

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加以比较,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其主要包含饮食指导、患儿以及其家属心理引导、行为调整等内容。

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性护理对策,其主要内容有:(1)语言训练。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状况,为其制定合适的语言训练方案,最大程度的提高患儿语言表达能力,使之能够进行基础的日常交流。同时,还是要尽可能利用多种机会,增多多患儿交流和沟通的频率,促进其日常交流能力的提高。(2)肢体功能训练。多数脑瘫患儿的卧床休养,时间相对较长,且患儿家属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其健康与安全,都会尽可能限制患儿的肢体行动。在这种状况下,患儿肢体功能会存在一定的缺失。对此,临床必须要开展针对性的肢体功能训练,以手臂抬高、旋转、拳头张握、手指屈伸等行为,来对其相关功能进行锻炼。同时还需要结合日常生活,对患儿的自理能力进行锻炼,如大小便、穿衣、洗手、吃饭等。(3)智力训练。在临床中,有部分脑瘫患儿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智力缺损,对于这类患儿,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认知干预。在综合护理过程中,可以加强沟通、视频宣讲、知识宣教等方式,来对其智力状况进行改善。

1.3 评价指标

如果患儿的智力发育趋于正常,且肌张力改善明显,异常姿势得以矫正,可认定为显效;如果患儿的智力与机体发育有所改善,且异常姿势相对矫正,可认定为有效;如果患儿的智力、机体发育和异常姿势未得到改善,则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将婴儿阶段非进行性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性疾病,统称为脑瘫。脑瘫的形成因素相对较多,主要包含产妇年龄较大、环境污染、早产、新生儿窒息、黄疸等内容。一旦患儿出现脑瘫现象,将会对其功能造成严重的障碍。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脑瘫对患儿的影响程度会不断加重,从而对其身心造成严重的损伤。同时,由于患儿本身的疾病,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针对该种现象,临床认为,必须要加强脑瘫患儿的治疗。

在既往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小儿脑瘫是一种不可逆,且持续性的损伤。在临床工作,小儿脑瘫尚无特效药可以治愈,只能通过一系列康复治疗来对患儿的智力与肢体功能进行改善。在我院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对小儿脑瘫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对策。该组策略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而言,包含的内容更符合脑瘫患者的具体需求[4]。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中,以简单的康复训练、患儿及家属心理引导为主,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却无法保证患儿的功能改善。而综合性护理对策中,分别包含了语言训练、肢体功能训练与智力训练,且以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为基础,使之能够具备基础的自理能力[5]。在实施后,患儿的状况会逐渐转变,先恢复基本的自我生活能力,再恢复应有的智力,循序渐进的模式更符合该种疾病的发展特点[6]。从本次研究中看,观察组患儿的干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相关症状,优化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庄艳,罗婷.综合性护理对策应用于小儿脑瘫护理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6):133.

[2]李姗姗.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5):145-146.

[3]张伟云.探析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05):664-666.

[4]马红桂,刘萌.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8):113+118.

[5]莫志华.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9):227.

[6]郭韶华.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2):136.

论文作者:陈立英,何琼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综合性护理对策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陈立英,何琼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