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合并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_王霞1,郭文霞2

肺结核患者合并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_王霞1,郭文霞2

1.临城县人民医院呼吸科 河北省邢台市 054300;2.邢台市第二医院结核科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1

摘要:目的:对于肺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还有他的药敏情况进行了解,给临床的合理抗生素运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肺结核的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去进行痰标本去的培养分离以及药敏的测验,同时去进行相关的技术分析。结果G-杆菌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治疗肺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的患者中比较常见的病原菌。同时位于前三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霉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不动杆菌;G+球菌以金葡菌为主。G-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比较高,同时对经常使用的药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还有头孢哌酮等都有不一样的耐药;G+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性最为高,并且还对万古霉素敏感。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得了肺结核的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对于病原菌有着很高的耐药性。所以,应该尽量的进行痰培养,以明确病原,再按照药敏结果去选择抗生素,建设不合理应运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性出现。

关键词:肺结核;肺炎;病原菌;耐药性

前言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结核病问题已严重影响结核病的临床治疗,迫切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重点之一。由于目前临床用药欠规范,加之患者不能遵医嘱用药,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日益增多。为了能够分析肺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还有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对2010~2011年笔医院中肺结核的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的痰培养的结果去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临床合理有效的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同过程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临床诊断是肺结核的合并细菌性肺炎的住院患者,一共是179例。从这些患者的痰标本里去分离到病原菌一共192株,痰培养结果里面同样的患者连续两次次以上结果相同,就按一株的结果;结果不相同,就按不同的株进行技术,住院期间再次发生感染者按不同株计。

2.方法为患者在早晨进行漱口后,用力的咳嗽,咳出的第一口痰弃去,第二口咳深部痰放无菌器皿中马上送检,连续三次。细菌鉴定+药敏:运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的分析系统,按MIC的标准去进行结果的判断。

二、结果

病原菌种类G-杆菌可以说是肺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原菌。

三、讨论

1.肺结核可以说是一种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假如诊断发生延迟,或者治疗不当以及反复感染那么就会造成支气管组织损坏,并且加上结核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缺失,所以容易易并发其他的细菌感染。肺结核特别是是重症肺结核,因为住院的时间长,合并呼吸衰竭或者是接受激素以及长期运用广谱抗生素,插入性的操作(如引流管和气管插管还有呼吸机)等因素,容易使条件致病菌从患者体外经过医护人员的手,或者是医疗器械侵入患者,或患者体内的细菌转移,从而造成呼吸道的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本研究发现肺结核并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G-杆菌为主,它是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三,和国内的一些文献报道是一致的。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不动杆菌还有大肠埃希菌,这四种病原菌占了G-杆菌的百分之八十,G+球菌主要是金葡萄为主。能够看出细菌耐药性一般都比较严重,而G-杆菌对经常使用的头孢第三代,比如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哌酮还有头孢他啶及头孢第四代如头孢吡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耐药。按照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肺炎克雷伯菌可以说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比较弱,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是百分百的,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以及左氧氟沙星还有环丙沙星如耐药率就比较低,能够作为经验去选择抗生素。不动杆菌普遍耐药率偏高,亚胺培南和氨曲南以及左氧氟沙星还有哌拉西林耐药率较低。本资料显示对青霉素耐药率是百分百的,对头孢唑林和左氧氟沙星有较高耐药率,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近几年,人们通常都认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度比较高,可是资料显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为百分之六十六,要比韩国的百分之七十低,但是高于南非的百分之四十八。表皮葡萄菌为一条件致病菌,已经被证实了,在院内感染中已经有着非常主要的地位。且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本资料显示对青霉素耐药率100%,未发生对万古霉素耐药。

多重耐药已十分严重,耐4种或4种以上抗生素的耐药株普遍存在于各类细菌中,多重耐药株已占47.4%(91/192)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文提示临床医生,在肺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应选用主要针对G-杆菌的强效抗生素,因此类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故尽可能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选药,以避免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加强结核患者归口管理,抓好初治病例治疗和管理,实施抗结核药物统一管理和推行全程督导化治疗,结合结核菌型鉴定和药敏的检测结果,随时改变化疗方案,增加药物疗效,进一步降低耐药率,对更好地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及病情有重要价值。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比较严重,正在使抗结核治疗上产生非常大的难度和挑战。所以在化疗的方案制定上要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去进行制定,要严格按照早期和联合以及规律并且适量和全程的原则,尽管INH和RFP的耐药率很高,可是因为它有着很强的杀菌作用,所以,首选包含INH以及RFP在内的三种以上敏感药物构成的化疗方案,禁止盲目的进行加药,减少单药综合症的产生后果,进一步降低耐药患者的产生还有因人为的因素产生的继发性耐多药的出现。同时还要去加强病人归口的管理,督促病人规律的用药,减少结核菌耐药的发生,从而积极有效的控制传染源,预防结核病的扩散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11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国防痨杂志,2010,30(2):65-108.

[2] 马屿.耐多药结核病及其防治.临床肺科杂志,2012,10(2):137.

[3] 屠德华.耐药性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意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2(3):327.

[4] 王福权,孙玉卿.痰结核菌耐药性测定469例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2013,34(6):355

[5] 高官聚,李登瑞.实用结核内科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125

[6] 周庆,沈小英,方孝美.131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2,20(6):23-24

论文作者:王霞1,郭文霞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  ;  ;  ;  ;  ;  ;  ;  

肺结核患者合并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_王霞1,郭文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