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论文_祝小捷 聂磊

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论文_祝小捷 聂磊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设计分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在园林景观中的细部处理包括很多方面,几乎涉及到景观设计中的方方面面,并且每一个细部中还牵扯到更小的细部处理。细节决定成败,在纷繁复杂的细部处理中,主要以材质肌理处理、色彩处理、形态处理、施工工艺处理等。本文首先说明了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特性,然后分析了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关键点与处理方法。

关键词:园林景观;细部处理;构件;材料;植物

一、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特性

(一)观赏性

观赏性是园林景观工程重要的特性。在园林景观工程中,水体、花草、树木、建筑、小桥、流水等各部分既可以用来远观,又可以近赏。完美的细部可以提升园林景观观赏的层次,增加观赏内涵,能够把园林景观所蕴含的文化性、历史性、地方性、民族性等特征体现出来,让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愉悦身心。

(二)功能性

园林景观工程一般分布在城市中,是人与环境关系作用中最基础、最直接、最频繁的实体,因此,许多细部设计的考虑首先是为了满足功能需要。例如,景观园林路面的设计就首先考虑了防滑功能,用比较粗糙的石子铺地,然后在此基础上铺设一些美观图案,增加其观赏性和艺术性。园林景观工程细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功能性、实用性的追求。

(三)艺术性

园林景观工程中草木的种植,地形的利用,建筑的设计等细部构造都体现了园林景观工程的艺术性。在园林景观当中观看园林的时候有一种艺术美,从其它方位远距离观看时候,又有其它的别样艺术美。园林景观的艺术美最主要体现在园林建筑当中。在园林建筑的表面、形体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细部设计的艺术性能体现园林景观的文化、艺术内涵在愉悦人情感的同时,增长人们知识。

(三)地域性

不同地区的园林景观工程具有不同的艺术美,也就是说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具有地域性。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园林景观工程中,合欢、银杏等景观树是适合北方地区生长的树,园林中的建筑也都符合北方的建筑特性。例如,在内蒙古的景

观园林工程中,有蒙古包样式的建筑。在南方地区景观园林中,种植的景观树、花、草等都是适合南方亚热带气候生长的植物、树种,景观建筑也是符合南方建筑特点的建筑,例如在安徽徽州的景观园林中,园林建筑是黑瓦白墙典型的江南

水乡建筑,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景观园林中很多细部都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审美特性,因此可以说景观园林细部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二、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关键点

对于城市园林景观中的细部处理,多从功能上来探讨相互作用的联接要素,在实用性与功能性的强化中来把握整体性。主要关键点分布在如下部位:

(一)构件的穿插处

对于园林景观中的构件材质,不同设计风格的材质选取也不同,如对于休闲座椅既可以是木质的,也可以是石木结合的,而不同材质间的穿插则需要进行细部处理,以确保其耐久性和稳固性、观赏性。

(二)材料的接头处

材料的接头处也是构成细部处理的关键点,如景观水池四周花岗岩与木质休闲座椅间的相接,木头的热胀冷缩系数较大,而花岗岩的热胀冷缩系数较小,色调上也不均匀,因此在细部处理上要从材质特性、伸缩缝及收口技术上进行合理安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景观形体的转折处

特别是对于大型景观项目来说,不同转折处的细部处理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品种和舒适度,如材质做工细腻程度、崩角的处理等都是容易被接触到的关键点。

(四)不同形状景观的变化处

如直线木平台与圆形树池的交接,对台阶石进行异形切割时要从形状及拼接方式上进行细化处理,对于弧形图案与直线图案的交接,更是细部处理的关键。

三、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方法

(一)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材质肌理处理

园林景观中的材质肌理处理主要是指景观外表面的一种纹路、花纹。根据使用不同肌理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营造出一种不同的视觉感受,比如说时代感、新旧感、光滑感、软硬感。在观赏者近距离触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触感赋予其鲜明的心理感受。因此,景观在设计时,设计师需考虑到当地的人文背景、地域地点,再结合具体的需求设计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可以采用大量未被加工的天然材质本身具有的纹理,将树木本身

具有的纹理与园林景观放在一起,展现给观赏者一种原生态、亲近大自然的感受,使得忙碌了一天工作的人们,走进园林中观赏时,有种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感觉,通过未经雕琢的天然肌理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园林景观工程中的色彩处理

园林景观工程中的色彩给人最直观的感受,目前,我国在设计景观时都将绚烂的色彩滥用,造成了人们的视觉审美疲劳。我们生活在一个灯红酒绿、红霞紫烟的年代,但人们更希望看到一个清新的色系,放松一天的劳累。每一个景观设计都有其相应的颜色,或传递出喜悦、或传递出冷艳、或传递出安静的氛围。设计时应尽量严格遵照色彩搭配原则,打破结构上的单一局限,使点与面相重合,构建出一个景观的真实色调,重视实际的施工效果,把绘画的元素加入设计中,原则上先渲染主色调,在根据必要对其它部分进行点缀与渲染。

(三)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形态处理

在园林中,不同景观所呈现的形态都有着其固定的形态,在设计时不能超出其形态,以免给人造成惊愕的感觉,并在设计中将不同的形态造型的景观相互结合。在各个关键节点上,大力挖掘不同形态组合的潜力,打破原来固有的三维形态,将每个立面的动静、光影效果展现在观赏者面前,全方位感受园林景观的底蕴。比如说在动态雕塑景观建筑中,设计师不仅仅需要注意其运动姿态,还应当考虑到景观的运动轨迹及静态效果。这一点可以参考日著名雕塑大师伊藤隆道的光·动雕塑,作品中较多是利用电动马达来产生旋转的动态线条,用不锈钢的镜面状金属制作螺旋状等的曲线,利用这些回转运动能使作品更添加许多表情与表达的方式,使观看的人能停下脚步去享受创作的时间。而反射在镜面状的作品线条上的光线,也是使作品可以更有表现力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午是太阳光,夜晚则是利用人工照明来使周围环境更有色彩,使得人们可以感受作品的各种表情变化。

(四)合理配置植物

景观园林植物是景观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景观园林工程的质量,因此,景观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其次,要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

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最后,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结语

综上,城市园林景观的细部处理,要从功能性、感知性、艺术性和地域性,以及细部处理的优化上来整体把握,结合关键部位来建立细部优化与景观环境的融合,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城市环境增添更多的美丽与和谐。

参考文献

[1]袁傲冰,熊劲彬. 景观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 北方园艺. 2010(22)

[2]罗锋. 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J]. 绿色科技. 2010(11)

论文作者:祝小捷 聂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园林景观工程的细部处理论文_祝小捷 聂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