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岸高铁产业运营的比较研究论文

我国两岸高铁产业运营的比较研究论文

我国两岸高铁产业运营的比较研究

李法琳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000)

摘 要: 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之相关的经验研究、理论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在比较分析我国大陆的高铁产业运营模式与“台湾地区高铁”BOT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高铁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铁;运营;基础设施

一、我国高铁的发展现状

阐述高铁行业的发展历程,能够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我国高铁产业运营模式的源头,这对于我国高铁产业的规划和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无论是对于我国,还是对全世界来说,高铁都是一种现代化的客运手段,其不仅具备运量大、速度快和造价低等特点,从减少污染、降低能耗等方面来看,高铁也集中了铁路交通最先进和高端的技术,优势显著[1]。尤其对于我国这种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口基数大的国家来说,这种节能环保、运输量大的客运方式更是应当予以重视和大力发展。高铁不仅能够满足居民对于出行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促进我国的经济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早在2004年,我国就已经确立了到2020年的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要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铁路运输。自此,我国大陆的铁路建设和规划掀起了一片热潮。当前,我国高速铁路的拥有量已经是世界第一,接近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二分之一[2]

在我国,高铁的发展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列车提速,所耗费的时间都不长。到2012年,我国高铁的总里程已达1.3万公里,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高铁路线四通八达,高铁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在大陆地区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台湾地区的高铁建设也已经颇具规模,连接“西部走廊”的高铁将整个西部的通行时间大大缩短,仅需要两个小时,这不仅为大幅度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效率,而且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满足了各类消费者的需要。台湾高铁采用BOT的模式进行建设,并且其规模为世界第一。作为和台湾一脉相承的大陆,无论是文化、社会习惯还是在经济上,两者都十分相似[3]。因此,台湾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大陆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从台湾的经验中,我们可以找出有价值的部分来为大陆地区的高铁建设提供参考。

二、大陆高铁的运营概况

总体上来说,大陆高铁的运营管理模式并不统一。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高铁事业呈现出惊人的发展态势,不同的铁路局有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一些铁路局采取先由总承包商对高铁站的商业进行整体承包,然后再分包出去的总包模式,这种承包的方式效率较高,但是也存在商业网点承包单价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弊端,这对于高铁事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不利的。也有一些铁路局采用的是按照不同的业务,进行分批次的公开招租,并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来对价格进行调整的模式,效率相对较低。还有一些铁路局则采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即由资方来委托路局负责各高铁路线的管理。但无论是上面的哪一种运营管理模式,都与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不够契合。随着运营与管理迅速向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铁路局的运营和管理总体上可以分为“网运合一”和“网运分离”两种模式:

提起通信,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面对安全需求,贝加莱的产品,无论在硬件或是软件层面上都作了全方位的考虑,能够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例如,在远程运维方面,贝加莱提供的SiteManager能为用户提供一整套基于信息安全的接入方案。

1.网运合一模式

作为重要的客运手段,高铁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海峡两岸不同的高铁运营模式,结合对于台湾地区运营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有助于大陆地区高铁事业建设和运营的启发:

2.网运分离模式

上文提到,高铁的运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货运输经营,二是铁路路网的基础建设。通常来说,客货运输经营的市场竞争比较强,而铁路路网基础建设的垄断性则比较强,根据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的不同,高铁企业可以自行选取其中一个进行投资。在这种模式下,路网公司和客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易关系,具有较强的市场色彩,铁路局和客运公司之间则是一种业务合作的关系。路网和客运之间彼此独立,两方面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业务要负责,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由路网公司负责,而客运公司则负责车票以及列车运营等方面的管理。这种模式将政府与企业相分离,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高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浩大,需要庞大资金的支持,因而政府往往会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在台湾仅有台北至高雄一条高铁线路,于2007年正式开通运营。尽管高铁所起到的作用巨大,但其所需要的成本也是高昂的,再加上较长的建设周期,单凭政府的财力并不足以支撑整个项目的完成。因此,台湾高铁在建设时就采用了BOT模式,但是,台湾的高铁建成之后,其运营成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高铁建成之前,高铁公司估计,建成后高铁的日均人流量至少可达20余万次,但现实的情况是,台湾高铁建成后的日均人流量仅为9万次,不足预估的一半,作为高铁运营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票务收入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台湾高铁的亏损。而之所以预估和现实情况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因为台湾高铁在预测客流量时过高估计了年轻群体的出行量,也忽视了年轻人口下降的发展趋势。并且,台湾高铁采取BOT模式的初衷是降低政府财政压力,现在却由于自有资金的投入不足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和金融风险。

首先,必须在高铁规划和建设之前进行科学和客观的预测,结合市场需求和所需成本来开展高铁的建设工作,为以后的营收和获利做准备,从而避免盲目扩张以及由于市场乏力导致浪费和亏损。

三、我国大陆高铁的运营概况

1.BOT模式

具体来说,BOT就是政府与投资者之间针对某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达成协议,在项目的筹建期,无论是具体的执行还是资金的搜集,都全权交给私人公司来进行。在建设完成后,政府允许私人公司在一定期限内对该基础设施进行运营以回收成本和获取利润,但在期限结束后,私人公司应将设施全面移交给公共部门。也就是说,在建设、运营和移交这一套完整的流程中,政府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者,而是以一种监管者和采购者的身份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成。这不仅提高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率,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所谓BOT模式,就是指由于国家在财政、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并且私营部门又在融资和协调方面颇具优势,为了实现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些国家,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借助于私人融资的途径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模式在20世纪八十年代首先提出,在发达国家,由于其在效率和效益方面的卓越表现,BOT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基础设施私有化的方法。各种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电源、电网等,在以前,这些项目的建设均由国家公共部门负责,并以一种垄断经营的方式出现,而现在却普遍在不同程度引入了BOT模式。

2.我国台湾地区高铁运营现状

式中:Ncr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0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可按表4.3.4采用;ds为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dw为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 ρc为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时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 β为调整系数,设计地震第一组取0.8,第二组取0.95,第三组取1.05。

四、两岸高铁产业运营对比及其启发

目前我国高铁的运营管理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国家,另一个是高铁企业。通常来说,高铁的核心技术都是由国家来掌握的,而高铁企业则以合资入股的方式来与政府共同组建高铁公司,以取得对于高铁的运营权。这种运营模式下的高铁企业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货运输的经营,另一方面则是铁路网的基础设施建设。高铁企业和铁路之间的这种基于业务上的合作,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包括设施、设备以及相关网络在内的铁路局的各种资源,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成本,提高高铁企业的经营效率,有助于其业务开展。但是,与以往的铁路企业的网运合一相比,这种模式并非是全然相同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以往,网运合一这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由于政企不分导致的政策上的产物,而现在高铁的网运合一则基本上是市场的产物,是以市场主体法人的管理为基础的。高铁企业是以一个独立法人的身份参与到公司的经营中,并且自负盈亏,因而能够在利润的驱动下以较高的效率对高铁的各项业务进行综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易成本。

合作创新④正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开展自主技术创新,实现赶超世界一流企业的主要模式。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家纷纷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和研发投入效率低根源于不完善的市场制度环境。基于市场绩效视角的研究从市场制度入手,揭示企业合作创新的行为和研发资源的最优配置方式。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近20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外关于合作创新市场绩效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文献,这不但可以使国内学者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脉络,为他们研究我国企业的合作创新提供有益思路,而且为我国科技政策真正实现从“促进技术转移”到“鼓励自主创新”的转变提供理论指导。

网络休闲:是运用网络载体进行休闲娱乐的各种活动。比较常见的网络休闲方式有:网络阅读、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网上体育、网上旅游、网络音乐、网上视频、网上购物等[2]。网络休闲丰富了传统休闲内容与形式,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休闲形式更多的新特征:

其次,若采用BOT模式进行项目建设,必须要保证项目资金结构的合理性,即使要进行融资,也必须建立在有足够的自有资金的基础之上,规避因为资金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巨大市场和金融风险。

最后,必须充分考虑到建成之后的债息偿还以及运营创收等因素,保证财务的可持续。在建设之前,必须明确相关规定和责任归属,保证投资方、政府和社会的利益不受损失。

只有在规划、建设和运营三个阶段都进行了妥善合理的安排,才能够发挥高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段晓晨,田贺,张小平,等.绿色高铁运营环境成本非线性估算方法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6,33(5):123-128.

[2]曲思源,卢万胜.沪杭高铁运营组织方案优化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6,14(3):31-37.

[3]京沪高铁运营六年”成绩单”令人瞩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8):36.

作者简介: 李法琳(1967—),男,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行政管理系,研究方向:公共政策管理。

标签:;  ;  ;  ;  

我国两岸高铁产业运营的比较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