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CT对肠梗阻进行检查和诊断论文_赵法军

运用CT对肠梗阻进行检查和诊断论文_赵法军

赵法军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 要】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各种类型肠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诊断,分析患者生病的特点及原因,针对不同的患者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我院从2014年 6 月到2015 年 12 月收治的 172 例各种类型肠梗阻患者,主要是对这些患者的肠梗阻得病情况进行检查和诊断。结果:这些患者25例经手术证实,7例未手术患者3例经胃肠减压、抗感染治疗好转,3例经肠镜确诊为恶性肿瘤引起肠梗阻,1例经肠镜确诊为乙状结肠扭转并治疗。结论:本组病例检查后为临床提供了更多制定治疗方案的信息,提高制定相应治疗方案的决定能力,降低病死率,同时避免了盲目剖腹探查。

【关键词】CT;肠梗阻;检查诊断

前言:近年来,我国医学行业一直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解决了很多医学上的难题,为我国居民的健康提供了保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 10年来螺旋 CT 检查的技术进步,为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带来一次革命性的进步。通过搜集本院2008年 6 月到2012 年 12 月收治的 172 例各种类型肠梗阻患者,对他们进行检查和诊断,明确有无肠梗阻、肠梗阻的部位、原因以及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对临床进一步治疗,最终得出一般性的规律。

1.资料与方法

1.3临床资料 

通过搜集本院2014年 6 月到2015 年 12月收治的 172 例各种类型肠梗阻患者。这些患者均均为我院急诊患者,并在进行CT扫描检查前有腹痛、腹胀、呕吐及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等临床表现,他们经严密的临床检查并确诊为肠梗阻,这些患者中男 102 例,女 70 例,年龄最大 83岁,最小 16 岁,大部分病程在一个月之内,64 例大便隐血阳性,6例有血便史,其中有 51 例患者具有腹部手术病史,经腹部平片检查均能见气液平面,我院还对其中 88 例采用手术治疗,7例病例经保守治疗后梗阻缓解或好转,84 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1.2方法

一般采用东芝 Activion 16 排螺旋 CT 机。由膈顶连续扫描到耻骨联合水平,患者均取仰卧位,扫描从肝脏膈面开始连续扫描至耻骨联合水平,采用扫描层厚为8 mm,螺距1.0mm,重建层厚 0.75 mm,进行连续重建。增强扫描时均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流率 3.0 ~ 3.5 m L/s,总注射量 90 ~ 100 m L,30 s 行动脉期扫描,65 s 行静脉期扫描,3~ 5 min 做延迟增强扫描。最后将获得的横断面图像在屏幕上以动态方式显示,追踪肠管走行以寻找梗阻部位,并对肠梗阻部位多平面重建,明确原因,并且根据横断面软组织窗摄片,在扫描显示屏或PACS显示屏上适当加宽窗宽以观察肠系膜情况,如有异常亦摄片记录。这里选用的分析方法是选择显示良好的图像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资料由两位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分别阅读,记录诊断结果。诊断主要包含是否存在肠梗阻肠梗阻的部位及病因诊断,同时诊断结果要与临床最终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螺旋 CT 的图像质量优良,空间分辨率高,能显示清晰解剖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相对关系,CT扫描清楚显示肠梗阻表现,并且所有病例CT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相符,依此确定肠梗阻的诊断、部位、原因以及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本组33例病例除1例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为小肠和结肠均扩张积液和积气,其余均表现为梗阻远端肠管扩张积液积气及肠腔内气液平面,扩张肠管变薄。这些患者25例经手术证实,7例未手术患者3例经胃肠减压、抗感染治疗好转,3例经肠镜确诊为恶性肿瘤引起肠梗阻,1例经肠镜确诊为乙状结肠扭转并治疗。其中低位小肠梗阻有10 例,较高位小肠梗阻 1例,不同部位结肠梗阻 15例。

梗阻原因显示:粘连性肠梗阻10例,肠道肿瘤10例,腹股沟疝3例,肠套叠2例,肠扭转2例,粪块性肠梗阻2例,胆石性肠梗阻1例,炎症性肠梗阻2例,1例为绞窄性肠梗阻。

3.结论

3.1 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

肠梗阻患者大约占据外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的 20%,对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或是保守治疗对外科医生来说是一种考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 10年来螺旋 CT 检查的技术进步,为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带来一次革命性的进步,CT不仅可以直接显示肠道的扩张及气液平面,避免上述干扰,并可以根据气体、液体和肠腔的关系与腹腔内游离气体或腹腔内脓肿伴积气相鉴别,而且可以直接显示梗阻部位的情况,如疝、肿瘤、肠套叠等,从而进一步明确肠梗阻的诊断。

3.2引起肠梗阻的原因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的一种急腹症,通俗地讲就是肠道不通畅或阻塞。解除梗阻原因,恢复肠道通畅是肠梗阻手术的目的,但肠梗阻的原因、部位、性质、病程早晚及全身状况是决定具体手术方式重要因素。CT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的直接证据是见到引起肠管狭窄的粘连索条,CT对肿瘤引起的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很高,本组96例,CT诊断肿瘤引起的肠梗阻中,仅3例假阳性和1例假阴性。对于腹内外疝引起的肠梗阻结合临床资料,CT较容易诊断。本组21例诊断明确。腹内疝引起肠梗阻较少,本组仅1例。除了上述 3 种常见的引起肠梗阻的病因外,炎症、肠扭转、肠腔内异物等原因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3 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措施

腹部平片被认为是诊断肠梗阻的首选方法,但难以诊断梗阻原因,而CT 则能快速显示梗阻的部位、病因及血供情况,使其在急诊病例中有特殊的应用价值。普通CT检查可以基本明确梗阻部位和范围。十二指肠梗阻CT显示胃和十二指肠内有较大的液平面,十二指肠积气和扩张。对诊断是否有绞窄性及肠壁缺血坏死,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采用薄层连续扫描,MPR-冠状位、矢状位多方位的三维重建。螺旋CT轴位图像能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最大密度投影法等后处理技术,更加有助于显示梗阻的存在,确定肠梗阻部位和梗阻病因,其中以多平面重建技术最为重要。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医务人员的病程记录与病例登记表对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相关情况及临床病理确诊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调查,统计符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CT是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在具体诊断过程中须仔细观察和分析肠梗阻的CT征象,并按照确定是否肠梗阻、肠梗阻的部位和原因、是否绞窄性肠梗阻的步骤进行,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矫正因肠梗阻所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和解除梗阻,只有在明确了这些之后治疗方案才容易决定。本组病例检查后为临床提供了更多制定治疗方案的信息,提高制定相应治疗方案的决定能力,降低病死率,同时避免了盲目剖腹探查。

参考文献:

[1] 梁碧玲.临床急诊放射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16- 124.

[2] 李 峰,陈英鑫,袁仁松,等.多层螺旋CT技术在肠梗阻诊断的应用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1):1165.

[3] 明兵,李振勋,高源流,等.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5):896.

[4] 李文华,曹庆选,杨世锋,等.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及其血管改变的 CT 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81-85.

论文作者:赵法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运用CT对肠梗阻进行检查和诊断论文_赵法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