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校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以车墩镇老年学校为例论文

老年学校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以车墩镇老年学校为例论文

老年学校素质教育路径研究
——以车墩镇老年学校为例

刘琼

(上海市松江区车墩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上海)

摘 要: 开展老年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需要,是老年人自身发展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需要。本文以车墩镇老年学校为例,分析总结在推行老年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寻提升老年人素质教育质量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老年学校;老年素质教育;实践与探索

当前,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亟需面对的一大问题,开展老年教育、推进教育养老成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养老,是一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新路径,其实质就是对老年人进行综合素质教育。

考虑到油藏裂缝中节点定位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信号磁感应强度的两步式节点定位方法。文中两个锚节点部署在井筒,传感器节点随机分布在裂缝内,节点间均采用三方向线圈天线通信,节点距离依据接收磁感应强度进行估计。然后将定位转换为半定规划问题,采用可变方向增强拉格朗日方法ADM(Alternating Direction 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节点小邻域内精细搜索获得最优定位,最后通过仿真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一 老年素质教育的内涵

老年素质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广义的老年素质教育是指凡是能够提升老年人素质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老年素质教育。它包括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实施的素质教育,如老年大学开设思想道德课程,社区组织健康讲座,地铁内播放科技常识,各类与老年人素质提升有关的活动等等。狭义的老年素质教育是指各级各类老年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提升老年学员素质的各类活动。1本文主要是从狭义方面,探讨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路径问题。

运用ENVI5.1监督分类中的最大似然法对许昌建成区2013年和2017年的Landsat8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分类,具体步骤为:

如何开展老年素质教育,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但作为老年人的专门学校,当然更要首当其冲,以此为己任,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素质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培养新时代的健康老人,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二 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本文以车墩镇老年学校为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了6名老年学员作为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对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路径与方法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素云自我意识强烈,富有冒险精神。离开曾家后,她做起投机生意,感受到了金钱的魅力。她逐渐认识到,女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生活、享受生活的,并且有权利获得财产上的独立,到后来她甚至开始售制毒品,成了有名的“白面王后”。最终,素云在姚、曾两家人的教育和感召下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体会到了国仇和家恨,于是就开始主动为革命者传送消息,秘密开展革命工作,被日本人抓住后,最终为国献身。素云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终于找到了自我,获得了人格上的独立。

(一) 开展老年人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重视老年人的素质教育和提高老年人的素质,是老龄化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围绕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这主要针对学历教育,对老年教育也同样适用,指明了我国老年教育的根本任务,也为开展老年人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二) 开展老年人素质教育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需要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本身就是一部“行动的历史”,无论是在智慧还是在道德上都会对下一辈起到垂范的作用。同时,“隔代带孩子”是当今我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老年人处于传帮带的主导地位,承担着对孙辈的看护和启蒙教育,其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对孙辈的教育质量。因此,开展老年人素质教育一方面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3.寓教于乐,以各种特色活动为载体开展老年素质教育

(三) 开展老年人素质教育是老年人自身发展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需要

中国“活到老,学到老”的名言警句与近代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论,不谋而合,说明人的受教育过程是一个全面的、终身的过程。同时,老年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他们应对社会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晚年生活的质量。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生活产生了太大的变化,老年人也需要不断学习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尽情享受晚年的美好生活。

三 老年素质教育开展的实践探索

开展老年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需要,是老年人自身发展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需要。

(一) 研究对象所在区域背景情况分析

1.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引导学员自我修养的养成

(二) 老年素质教育开展的实践探索——来自车墩的经验

车墩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郊,与闵行区接壤,是松江的东大门。全镇面积45.3平方公里,有16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3.5万余人,流动人口近16.5万,老年人口数量占到户籍人口23%,老龄化化程度较高。同时,其中老年人群体中,失地农民、外来人口、“空巢”老人占很大比例。车墩镇老年学校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有效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路径与方法,以更好地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与整体素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这针对学历教育,对老年教育也同样适用。老年学校的学员大都是退休的老人,每个人的年龄、行业背景、文化层次、自身素质等方面差异较大,如果活动中,学员在欢乐中提高素质,对老年素质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国留学已成为许多人深造、锻炼自己的选择。全国高校也在积极提倡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学生提供合作办学培养、出国访学、出国读研等教育模式,以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增长见识。

被访者A:我来这里(车墩老年学校)已经三年了,最初还是我的一个邻居带我来的。当初我报了一门书法课,因为第一次来到教室,看到墙上挂着学员们的作品,写着各种古词诗句,于是就选择学习这门课并一直坚持下来。结果,这一学就是三年,我还学了计算机和太极拳,很充实。

摄影家协会不定期的举办传统摄影作品展,从而充分挖掘传统摄影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摄影文化发扬光大。

2.强化课程体系建设,灵活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形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没有一定的课程资源,老年素质教育就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开设与素质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中体现素质教育。

被访者B:以前我不会电脑,也不会用智能手机,跟子女、孙子孙女的共同语言很少。后来,我参加了电脑班,学习怎么QQ聊天、微信视频……现在,我经常跟我女儿、孙子孙女微信视频。还有网上预约真方便,看医生,提前预约好,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政治形势课、文史类课程、人文系列讲座等,如《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文化车墩》等;开设健康养生课、老年人心理课程、法律常识课等,引导学员修养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增设电脑、ipad等课程,提高老年人的信息素养;积极开展“五艺进社区”“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实验项目,把中医文化、古琴文化、陶艺文化引进社区和学校,为社区居民和老年学员带来有趣丰富的课程资源,推动教育、文化、立德的融合。

没说就好。颖春说,只要你不是黄土岗林农闹事的幕后指使者,说明你跟周书记是一条线上的人,这次换届你就有希望把那半格升上去。

本文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全部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根据如下原则筛选数据:(1)考虑到金融业的财务指标的特殊性,剔除属于金融行业的并购事件;(2)剔除ST 类的收购公司;(3)剔除那些交易信息不完全的并购事件。上述筛选工作均借助Excel 软件完成,由此本文得到693个有效样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年人的学习大多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单靠说教式、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并不可行,需要在他们乐于参与的各类文体活动中不断深化、拓展。为此,学校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师生和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国学演讲、朗诵国学经典诗句、重大节日纪念庆祝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系列活动,比如参与“小手牵大手,文明创建共携手”主题志愿活动、国学经典诗句诵读会、最美家庭和文明小区评比、老年教育艺术节汇报演出。通过这些寓教于乐、寓文于娱的特色活动,让老年素质教育充分展示各类

四 老年学校素质教育路径探索的启示

(一) 老年素质教育中也要重视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学

车墩老年学校提倡环境育人,注重校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环境硬件的渗透教育。打造社区版的“科普智慧墙”,让科学走进百姓;利用本镇的特色文化品牌——丝网版画开辟文化走廊;利用大屏幕电视,每天不间断地报道国内外时事新闻、各项活动通告、学员中的好人好事等等。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学员自觉接受素质教育熏陶和濡染,引导学员加强自我修养。

被访者C:现在大家都住楼房,独门独户,邻里之间很多不认识。参加了老年学校组织的社区活动后,比如端午节包粽子大赛,我和邻里之间从不认识到互相打招呼,从陌生到熟悉,现在我们一起约着来学校上课。

4.拓宽课堂教学载体,增强素质教育的合力

个人素质的发展是社会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注重环境生态的作用。车墩老年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拓宽课堂教学载体,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三级课堂:学校课堂——村居委办学点——社会,教育生态日趋完善。

本文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与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按照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二线三段”的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专题项目资料库,重订教学大纲,重组了教学内容,实施“案例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和多元化考核机制。实践表明,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将数据库技术与学科专业相融合,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为学生不断获取新知、接受终身教育奠定了基础。

在充分利用学校课堂这第一课堂的同时,利用村居委学点这第二课堂,推进老年素质教育。利用远程收视教育平台,向各村居委学习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传播科普知识,扩大素质教育的受众人群;利用车墩讲堂平台,开展休闲文化进村居活动,在各个村居委学习点开展系列讲座,把知识送到家门口。

以社会为课堂,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扩大第三课堂。组织老年学员参观车墩影视基地、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陈云纪念馆等,开展“上海之根,人文行走”市民游学活动,把车墩镇丝网版画创作基地申请为松江区修身立德社区教育市民终身学习科普教育体验基地,让学员就近享受社会教育资源,让学员在体验、发现、分享中更好地了解松江的历史、松江的文化,触摸上海的文化脉搏。努力为老年人寻求和发展为社会服务的机会,鼓励学员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中提高素质。通过社会实践巩固和提高素质教育成果,也对素质教育成果进行检验。

被访者D:之前,学校组织我们学员到车墩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歌声、舞蹈,还有我们亲手制作的中药香囊。我觉得很开心,很有意义。

被访者E:过春节时,我会写春联送给邻里邻居,跟大家分享快乐,很有成就感。忽略这些差异,会使接受能力较差的学员跟不上“节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首先需承认并尊重这些差异,开展多样性的学习活动适应各类学员的发展需求,进而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特长,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员个体和整体的综合素质提高。

(二) 素质教育课程要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结构

上必修课是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老年学校应设有素质教育“必修课”,并规定学员在报读学校时,必须参加必修课的学习。必修课可以包括文学、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土文化等内容。让学员在自由选课的同时,也接受必修课的系统教育,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结构,这样的素质教育更有效、更系统。

(三) 注重因地制宜,丰富素质教育内容

老年教育涉及范围较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开展素质教育时,也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因地制宜,在现成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挖掘和利用当地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一方面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取得素质教育的更大成效。

(四)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教师是否具备开展素质教育的素质和自觉,是素质教育能否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仅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严把专兼职教师的入口关。同时,也要注重过程中的培训与培养,让教师掌握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内容的技能与技巧,提升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老干部大学课题组. 老年素质教育的理论构架与实践对策[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4(07):14.

[2] 李惟民.老年阶段素质教育的方式与途径[J].当代继续教育,2018,36(01):48-55.

[3] 孙江璘.谈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素质教育[J].发展,2011(11):121-122.

[4] 金德琅.社区教育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居民学习形态研究”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03):78-81.

[5] 陈铁迪.对老年学校素质教育的思考[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4(06):21-23.

[6] 上海市老干部大学课题组.老年素质教育的理论构架与实践对策[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4(07):14-17.

[7] 蔡向东.老年学校素质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EB/OL].http://www.shlndx.com/article/detail/191,2016-01-26.

Research on quality education path of senior schools—— taking che dun town senior schools as an example

LIU Qiong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che dun adult secondary culture and technology school, Shanghai,China)

Abstract: carrying out quality education for the age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t is the need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need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mproving family education, and the need of the elderly's own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ir old age. Taking che dun town school for the aged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the aged, and explores the way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the aged.

Key words: school for the aged; Quality education for the aged;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本文引用格式: 刘琼.老年学校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以车墩镇老年学校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46):245-247.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6.087

作者简介: 刘琼,女,山东泰安人,汉族,硕士研究生,上海市松江区车墩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教师。研究方向:社区教育、老年教育。

标签:;  ;  ;  ;  

老年学校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以车墩镇老年学校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