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项目管理剖析——以广州地铁13号线首期为例论文_闫小鹏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项目管理剖析——以广州地铁13号线首期为例论文_闫小鹏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机电工程项目有效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及各生产行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推进了各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改革。机电工程项目管理也随之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集招标管理、设计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的综合性管理课题。本文以广州地铁13号线首期为例,专注于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超短施工周期项目管理,以甲方的视角提出了超短施工周期的机电项目所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方法,剖析了案例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供类似管理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超短施工周期;项目管理

1前言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因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准点、受气候影响小等特点,被广大市民列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市民出行的舒适性,各大城市开始大规模修建轨道交通,机电项目应运而生、遍地开花,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机电项目的传统管理方法不断被更科学的、更准确的、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替代,继而出现了越来越卓越的管理团队,越来越科学的管理方法,越来越完善的管理制度。随着机电项目数量的增加,施工周期也在不断的一次次缩短,以至于出现超短施工周期项目,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从项目管理角度提升更大的突破。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位置

广州地铁13号线首期延黄埔大道东、新塘大道西走向,西起鱼珠站,东至新沙站,线路全长约32km,均为地下线敷设方式。列车编组为8A编组,站台有效长度为186米,是广州地铁最大建设规模车站。全线共设1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4座,分别为鱼珠站与五号线换乘,裕丰围站与七号线换乘,夏园站与五号线换乘,新塘站与十六号线。位置优势:(1)位于黄埔大道及新塘大道,交通便利。(2)新塘站、官湖站和新沙站周边住宅稀少,有利于噪音扰民的防治。(3)官湖站和新沙站的施工借地面积大,有利于材料、设备的库存及加工。位置劣势:(1)鱼珠至白江站周边居民众多,噪音防治要求高。(2)鱼珠至白江站地处繁华及道路繁忙路段,施工场地狭小,社会车辆繁多,对仓储、交通有较大影响。(3)各车站建设规模庞大,对人员、物料、器械及工期要求投入更多。

2.2 项目及项目管理内容

本项目涉及全线11座车站及对应区间的环控、给排水及消防、低压配电、气体灭火系统、BAS、门禁系统、FAS、导向系统、智能照明系统、集中UPS、建筑装修、市政接驳、地面恢复等等,可谓是专业众多,内容繁杂。劣势:(1)大面积交叉作业,安全隐患形势严峻。(2)班组人员混乱,影响高效管理。

甲方项目管理主要为招标管理、合同管理、设计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及变更管理等,合同及乙方单位数量大,人员多。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逻辑思维清晰明了,精通各个阶段的标准要求,管理乙方单位有策略、有方法、有力度的、有目标、有成果。

2.3 项目执行时间

全线大部分工期为180日历天,但其中两站因前期土建施工影响,机电接管进场区域及时间零碎,时间跨度3至4个月,次数多达7次,为保证列车及车站设备调试要求,必须缩短机电项目的施工周期,其工期仅为120日历天,成为本项目的超短施工周期,为广州地铁历史之最。从人员组织到材料供应,从施工工艺到施工工序,从隐蔽验收到设备调试,从安全管理到质量进度管理,各个环节对于工期来讲,都是严峻的挑战。

3 项目管理过程剖析

3.1 超短施工周期机电项目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方法

与其他工程项目管理相同,机电工程有效的项目管理是实现机电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控制管理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机电工程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同时要求工程管理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对于超短施工周期的机电项目常常面临诸多困境,如何在困境中保证项目管理质量,甚至比传统施工周期的项目更出色,是每个项目管理者重点探索及研究的课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1人员不足

人员是项目的核心要素,无论任何岗位人员短缺,都会对项目造成严重影响,更是对超短施工周期的项目有着致命的打击。人员不足主要体现在一线施工人员短缺,技术管理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偏离项目目标。

应对方法:(1)对于一线施工人员,其工作环境往往较差,住宿环境以工地为主,缺失家的感觉,所以一线施工人员流动性大、老龄化严重,特别缺少技术骨干型人才及工艺能手型人才。应要求施工单位以人为本,高薪聘请及培养技术骨干及工艺能手型人才;加强工作环境的通风、除尘、降温;深化升级住宿环境;营造好的工作、生活氛围,保证人员数量与质量。(2)对于技术管理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等,应严格执行合同及本地法律法规,并定期组织培训,组织劳动法竞赛,组织月度、季度评比,按照得分情况实施有效的奖罚措施予以激励。

3.1.2 施工工器具不满足项目要求

老旧工器具对于操作者的安全无法保证,也无法保证材料加工精度,无法提升项目质量要求。对于超短施工周期项目,施工工器具的配置数量不足直接影响项目进度。

应对方法:对于老旧工器具,坚决予以退场处理,并清理详细退场清单,如有再犯,予以经济严惩。对于不同站点,不同施工区域,应配置全新的与施工人员数量相匹配的施工工器具,以满足项目进度要求。

3.1.3 材料、设备供应不足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设备供应不足是超短施工周期项目的难题之一,也是项目进度的瓶颈,更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多专业、多工种、大规模的机电项目,牵扯着整个项目的方方面面。

应对方法:材料、设备供应不足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一是供货商产能有限,二是供货商资金周转困难,三是供货商因劳务纠纷无力生产,四是供货商技术人员不足。解决以上问题,(1)对于甲供设备,首先是招标前应充分进行市场调研,根据供货商产能情况,拆分多个项目进项招标,并设置商务条件,将存在劳务纠纷、人员不足者剔除。其次是供货商中标后,提高预付款和进度款,协助其资金周转。(2)对于乙供材料、设备,制定功能、安装顺序重要性等级,并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制定供货商企业库,要求施工单位应标时仅可在供货商企业库内选择意向制造商。

3.2 超短施工周期机电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及作用

对于超短施工周期机电项目,不但要从常规项目管理角度全方位提高效率,精准解决项目难题,统筹掌控项目开展顺序等,而且要勇于创新管理,善于发掘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优化管理思维方式,以更大效益助力于项目管理的成功。

3.2.1 BIM技术应用

BIM技术作为现代化项目管理的工具,科学应用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结构准确性校验、设备布局模拟、管线碰撞模拟、线路敷设校验、项目成果模拟等等,成功解放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力,缩短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即保证了工期要求,又保证了质量要求,让项目管理从科学性、方法论上得以创新与发展

3.2.2 门禁、视频监控系统应用

安全监控不到位是超短施工周期项目的严峻考验,门禁、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从人员管控、安全监控、责任落实层面落地生根,并结合互联网远程监管,即保证了安全要求,又保证了进度要求,让项目管理从手段上、技术上得以创新和发展。

结束语:

本文以广州地铁13号线首期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超短施工周期项目管理进项了剖析。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超短施工周期项目管理不但要强化各节点管理效率,精准解决难题,统筹掌控顺序,而且要勇于创新管理,善于发掘新技术、新方法,以更高效的管理思路弥补超短施工周期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张欲晖,俞楠,唐凯宇,林海.浅谈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2015(31)

[2]叶建平.浅析如何有效进项工程项目管理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16(09)

论文作者:闫小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项目管理剖析——以广州地铁13号线首期为例论文_闫小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