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讨_货币政策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形势论文,机制论文,中国宏观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970(2002)03-0030-04

一、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或手段影响中介目标进而对总体经济活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是货币政策启动、操作和对实际经济活动发挥作用或影响力的过程。

货币政策目标分为: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与目标的传导机制为: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不考虑政策以外因素)。

中介目标是联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中间经济变量,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只有通过中介目标才能最终作用于最终目标。我国长期以来以银行贷款规模作为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再贷款、现金计划、利率、再贴现、汇率、心理预期等(间接调控工具一般不便或难以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个连锁的整体过程,货币政策的传递过程是通过启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中间变量、作用中介目标等各环节紧密相连从而影响最终目标、作用于整个经济的有机过程,是一个融货币政策目标和手段为一体的统一过程。[1]

二、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1.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至1999年9月——我国处于全面行为危害性通货紧缩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上一直呈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1989年至1993年呈下降趋势,1996年至2000年下降的幅度还有所增加,表2中的[M,0]/[M,2]、[M,1]/[M,2]基本上也是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

表1 1986-2000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GDP/M)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期。

表2 历年货币供应的流动性变化

资料来源:姜建清《金融高科技的发展及深层次影响研究》第149-150页,《中国统计》2001年第2-10期。

1996年以来,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呈下滑趋势。1997年10月,零售物价首次出现负增长(-0.4%),此后一直是负增长,1998年8月零售物价指数为-3.3%,居民消费物价从1998年2月也开始负增长(-0.1%)。1998年1~8月累计,居民消费物价同比下降0.6%,商品零售物价下降2.4%。

过去的通货膨胀导致的直接结果。过热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在难以持续和政策紧缩的条件下必然形成通货紧缩。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就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避免由于经济增长带来泡沫现象。而通货紧缩发生后采取的扩张型政策又由于政策的时滞性没有及时发挥作用。[2]

存贷款增长情况1997年为22.4%,1998年1~8月储蓄存款月度平均增幅为17.5%,1999年比1997年低4.9个百分点。

2.1999年以来的宏观经济状况

表3 1999-2001年货币供应的流动性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2001年第2~10期。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1999年9月开始的货币流动性比率持续上升,长达三年的通货紧缩局面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从实际利率走势看(居民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1999年3月为5.68%,6月为4.12%,企业一年期投资贷款实际利率1999年3月为8.34%,6月为7.79%),我国的实际利率已经从高位下落,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加强。但是,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是经济健康增长的伴生物,我国当前仍然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从2001年2月份开始,又有一定程度的紧缩,流动性比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3]

从成本变动来看,受国际钢材、石油等价格上涨的影响,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在连续三年负增长的基础上,2000年第二季度已由负转正,迅速攀升,年末增速高达5.8%,大有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之势。但也应该认识到,目前个别行业价格上涨还不足以导致各单位借机“搭车”涨价,从而形成物价全面上涨。目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只能沿着成本推进的路线进行,这往往需要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期间还会出现部分企业自行消化吸收成本上涨的影响。

从价格构成来看,目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最快的部分是服务、居住、教育、医疗保健等,而与这些商品和服务相对应的行业对其他行业的传递链较薄,不会通过产业之间的传递,迅速形成结构型通货膨胀。

从国际环境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相继下降,世界出现了“非通货膨胀”(disinflation),目前世界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4]

从居民储蓄存款的数量来看,我国居民近两年储蓄存款总额不断增加,且于2001年8月突破了7万亿大关。这说明虽然人们的预期收入在不断地增加,但是远不及预期支出的增加,这就表明我国还有通货紧缩的迹象。[5]

因此,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格局应该是:经济初步回升+就业不足+通货紧缩压力缓解→经济平稳回升+就业不足+通货紧缩的持续减压状态。笔者认为,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三、通货紧缩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托宾效应:

M↑(↓)→r↓(↑)→q↑(↓)→I↑(↓)→Y↑(↓)

货币供应量M的增加(或减少),引起利率r的下降(或上升),致使公众的资产偏好转向真实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或转向银行储蓄),引起真实资产的市场价格上涨(或下降)(q代表真实资产的当期证券市场价值与当期重置成本的比率),从而刺激(或抑制)真实投资I的扩大(或收缩),最终必将导致真实产量即经济增长率Y的增加(或减少)。

弗里德曼效应:

M↑→E↑→{P↑r↓}→I↑→Y↑

在短期,货币供给M的增加会通过公众支出E的增加,进而引致资产价格P的上涨和利率r的下降,刺激投资I的增加,最终促使经济增长率Y的上升。反之,亦然。[6]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货币量的紧缩效应上(通货紧缩一定导致投资和真实经济收缩)两种效应是一致的。通货紧缩与实体经济的收缩存在直接的正向变动关系。

中国的货币机制初步形成了“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转轨时期,完备的金融制度和环境还没建立起来,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造成国民经济活力不足,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健全发展,且这两者的作用是相互的。[7]

图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流程图

四、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分析

1.体制原因

由于我国经济金融结构的严重不对称以及所导致的资金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和体制性不对称,客观上产生了对金融创新业务活动的强大需求,虽然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采取了一系列整顿和强化监管的措施,主观上使得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整顿和监管措施,但无意中成了客观上的条条框框,起了体制壁垒的作用,致使信贷活动的交易费用倍增。从金融机构进入产业部门的通道被堵住了或变窄了,资金只能在现有的金融体系内部循环,整个经济中流动性约束增加。因此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上流动性约束,经济金融运行自然而然处在超强收缩之中。

2.直接原因

(1)传导机制调节主体与客体时出现的问题

1)机构活力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大银行动脉硬化”。90%以上的存款在向大银行集中,投资环境不好,贷款风险大资金很难贷出。因此,一度时间,大银行不用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反而还再贷款;大量购买国债就愿卖给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萎缩。

从表4可以看出,存货款差额逐年递增,1999年的数额是1995年的四倍多。这严重影响了货币的投放效果和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表4 1995-2001年全国金融机构存贷款走势 亿元

2)客体——企业与居民活力不足。企业在供大于求的困境下,作为货币供给的主要接受者,大大降低了对货币需求的能力,大大降低了银行贷款的信心。居民预期具有不稳定和相当的弹性,这主要是受政策的影响,居民对政府的高度信赖和信任。由于预期因素的作用,医疗、住房、教育、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改革引起预期支出的增加,同时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虽然中央银行实行了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居民并不急于支出多余的货币,其政策效果被预期陷阱所吸收,并没有使需求扩张。

(2)货币政策工具与目标之间出现的问题

1)中央银行扩张基础货币的能力受到约束。由于1997年以来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回落,外汇占款一反前几年高速增长的态势,仅1998年即使银行通过此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减少几千亿人民币。而商业银行同时也面临着改善资产质量的巨大压力,银行“惜贷”,因此,商业银行再贷款的这一渠道又打了折扣。另一方面体制因素使中央银行增加再贷款比较困难。储蓄存款的大幅增长,使准货币在广义M[,2]中的比重日益提高。1994年末为56.20%,1998年末达到61.8%,这部分货币需要通过银行的资产运用,才能转化为即期购买力,但是银行贷款有效需求不足,银行贷款的增长缓慢,相当一部分新增货币供应量并未对实质经济产生影响,使货币政策传导受阻。

2)利率的无效性。目前的利率水平是中央银行制定而非市场化。它的水平及变动缺乏有效的市场依据。在转轨的特殊时期,市场主体一方面有市场约束的压力,另一方面存在利益刺激不够的问题,对利率的变动甚是麻木。因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与回购市场的严重分割,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处于幼稚阶段,使利率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3)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正常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在1998年有行无市,证券市场上多次出现对货币政策的无反应或逆向反应,保险市场在银行利率下调后保险公司上存商业银行的保费收入因受到利息降低影响本应减少存款,但实际上不降反升。

(4)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一方面是企业投资需求不足,企业投资活动取决于三个要素:投资成本、投资收益和对经济的预期和信心。由于预期收益下降、信心不足,利率再降也不能激起投资的欲望。另一方面是现阶段居民约束消费的心态造成中央银行刺激消费的愿望难以实现。由于失业的不断增加,住房、医疗、教育的未来支出增加,养老保险将更多地个人承担。

五、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1.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保证机制的畅通

①应确立同业拆借市场在我国货币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同业拆借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包括市场准入制度的规范、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的规范、利率形成机制的规范等,使同业市场真正能满足转轨时期商业银行体系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内部同业间短期资金融通的需要。今后,可以增加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成员,允许效益好的国有或民营企业进入拆借市场,增加对证券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进入拆借市场的审批,进一步打通货币和资本市场的资金流通渠道,扩大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容量,增加中央银行通过这一市场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②应加快票据市场的发展,使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工具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③应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市场,改进发行市场的定价机制,规范二级市场的运行体系,使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均衡发展,为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④对于短期企业债券市场和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应加快发展步伐,在建立完善的区域性市场的前提下,逐步过渡到全国性的统一市场。

2.探索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新渠道

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改革货币政策工具: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1998年将法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并为法定准备金账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1999年又下调到6%;二是再贴现政策,2000年央行再贴现率余额达到了125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2倍,2000年人民银行再贴现比上年增加758亿元,其中中小金融机构再贴现增加了591亿元,占78%;三是公开市场操作,必须扩大投放基础货币的数量,拉动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必须通过购进政府债券,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扩大货币供应量;四是信贷政策,2000年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3347亿元,同比多增加250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多增加1047亿元,占全年多增贷款的42%。以后还要加大这一比例。同时,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存款利率降至零利率,从而使银行资金成本增加,迫使银行寻找有利贷款机会,促使积极放贷。

3.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的一般步骤是:一是通过将利率提高到市场均衡状态附近来保持金融运行的稳定;二是完善利率浮动制,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下放利率浮动权;三是实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逐步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我国现在已进入第三阶段,今后应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并允许存款利率有适当幅度的浮动,扩大贷款利率浮动的范围,统一商业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放开贴现率。

4.加快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融资体制,其主要内容是:自主决策、行为规范、责权利统一的多元投资主体体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市场有效约束的融资体系;自主经营、自律性强的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以间接方式为主、覆盖全社会投资融资活动的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突破口将是政企关系,应将政府管理社会投融资的职能与政府直接投资职能分开,强化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的投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国家投资无人负责的问题。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真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推进货币政策的市场化操作。②创造条件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逐步改造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

5.改变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唱独角戏的局面

分业管理使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受到局限。为此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协调,提高整体监管水平。①建立定期磋商制度,及时界定交叉业务的监管责任,解决分业监管中的政策协调问题。②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制度。③联合组成专门小组研究重大专题问题,及早提出对策。

6.加强产权制度的建立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而且取决于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市场化行为,即它们能够对市场信号包括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做出理性反应。而金融机构和企业是否具有市场化行为,从而是否能够对市场信号做出灵敏的反应,则取决于它们是否具有追求最大赢利的产权制度安排,而目前这在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应该加大建立产权制度的步伐。

收稿日期:2002-03-20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讨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