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低年级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论文_谭思桃

谈小学低年级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论文_谭思桃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中心小学,湖北 宜昌 443134)

摘要:小学美术绘画课程是一门轻松愉快的教学任务,老师面对这些小孩子的时候,不要给他们过多的技术压力。相反,小学美术绘画课程的第一步就是让这些孩子们爱上绘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去创造绘画内容。相信老师给学生越多的绘画空间,他们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美丽奇迹。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创造力;培养途径

引言:

创造性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也是构成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美术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更是适合学生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美术绘画教学来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品质,是当前美术绘画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但由于长期受过去落后教育体制机制的压缩和制约,当前的小学美术绘画学习经常被当作学生主科学完后的娱乐活动,教师往往在引导学生生硬地学完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后,就仓促地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看似有几分素质教育理念浮现,实质是披着其华丽的外衣罢了,学生不仅学得累,丧失了学习激情,而且原本活泼、好奇的性格也忽然间挥发不见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更是奢望。因此,要促成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本位的回归,让绘画学习成为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培养的天堂,小学美术教师还需深耕厚植、久久为功。

一、激发学生绘画兴趣,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

1.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戏性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游戏教学法是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小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活动的愿望,把游戏和绘画教学结合起来,小学生会易于接受并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使小学生在画画玩玩的过程中完成任务。比如:在画《宝宝要睡觉》时,在三角形的纸上画一个逗人喜爱的娃娃,再把左右两角折叠做小背包娃娃,然后再在背包上画美丽的花纹,完成后抱着娃娃做游戏,这样的内容和形式更能激发小学生的绘画兴趣。

2.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

小学生对绘画有很大的热情,并能在绘画活动中表现一定的创造性,但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把大千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感到好奇、惊喜,他们才会产生巨大的热情,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在热情和想象中表现创造性。“创设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奇妙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使之产生表现美,追求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想象、去创造。

如:在春暖花开的春天,田野里一片新绿,柳树展开新叶,大雁在蓝天中飞翔,小鸟在枝头婉转的啼唱。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或者操场去感受美、体验美,做“寻找春姑娘”的游戏,然后鼓励学生大胆作画,使学生创作愿望得到圆满实现。

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各种审美媒介,创设美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架起学习知识和积极思维的桥梁,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在现在的美术教育中,小学生都是通过一些图片和老师的范画来吸取知识,这就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了视觉限制,使得他们不能更仔细的观察现实中许多美好的事物,也就不会有意识的要去表现,更不能很好的抒发他们的感情。长期下去不但会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更谈不上观察力的提高了。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学生引导到生活中,到大自然中。而老师在这起到一个引导、启发、分析对象的作用,让他们明白世界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在自己所寻找到的规律中画出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画面,创作出真正属于他们的作品来,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集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学生通过自己认真的观察会激发出不同的想法,用不同的方法来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这就让他们在观察事物中提高了对绘画的兴趣。

三、倡导个性的表现,将绘画主动权给学生

对低年级学生创造力的发掘,减少对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不必要的约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艺术要求学生注意世界的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共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个性。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对美感的想象力,并通过画笔将它们表达出来,是美术教学最直接的目的,也是保持学生直觉和创造力的必然需要。

四、借助绘画活动,绽放学生的创造力思维

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的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学生的创造力不仅可以通过绘画表现出来,而且在绘画中会得到不断发展。许多家长和教师已经认识到,绘画是发展儿童智力、特别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理想的手段之一。各种类型的绘画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起着不同的作用。

1.命题画

命题画是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围绕某一主题,通过回忆和经验加工而画成的。这种画有很大的伸缩性,学生有充分的想象余地和表现自由。如在“春天”的命题画中,有的学生画了公园美丽的景色,有的学生画了清清小池塘里的小蝌蚪,有的学生画了在绿绿的草地上放风筝……这许多情节和画面,学生过去并未画过,但由于有自己的感知经验,激起了每个学生不同的遐想,帮助他们创造勾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形象。

2.创作画

文学作品教学经常有一些优美的诗歌和古诗教学活动,诗画就是要求学生对诗的理解和领悟进行作画。由于诗的意境常常是超现实的、夸张的、拟人化的,因而,小学生拥有比成人更多的想象自由。诗画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和构思画面创造了条件。比如让学生根据诗歌《家》画一幅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的经验,画出了“蓝色的大海是鱼儿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绿绿的草地是蘑菇的家……”

3.装饰画

小学生美术活动中,经常有一些在纸张或器皿上运用所提供的花纹、图片进行装饰的活动。如线描装饰画《花蝴蝶》,学生根据对称、均衡、协调美的规律,运用各种色彩和线条,构成千变万化的蝴蝶图案。这些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和欣赏力,又有助于发挥儿童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五、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朵红花,一个红五星,一句表扬的话,都能让他们兴奋好一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批评和指责。每个孩子的绘画技巧和想象力都各有不同,从每个孩子的画中你都可以找到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构思,老师也应该给他找出来,告诉他这个想法很好,哪怕是向他点点头。这样做不仅是对他作品的肯定,同时也给了他最大的信心,这也将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结语:

好的艺术是创作的艺术,没有创作的艺术便会失去魅力与生命。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去激发他们的创作力。小学生绘画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创作性的教育,而创作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应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好小学生的具有天性的创作力,使他们的美术作品呈现出新鲜的面貌。

参考文献

[1]张红.浅谈如何通过绘画教学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西宁教研》2016年第4期

[2]王小娣.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6期

论文作者:谭思桃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谈小学低年级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论文_谭思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