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116例临床分析论文_阮晖

大肠息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116例临床分析论文_阮晖

(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四川 什邡 6184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行大肠息肉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大肠息肉切除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量为11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当中116例患者共切除118枚息肉,均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11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出血,并无穿孔等并发症状。结论: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行大肠息肉切除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大肠息肉;切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013-02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mainly analysis of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polyps. Methods This study limits the scope of resection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6 -2017 year in January from colorectal polyps, study sample of 116 case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treatment and analyz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study of 116 cases with total resection of 118 polyps were treated by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116 cases of 3 patients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no perforation and concurrent symptoms. Conclusion 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polyps resec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Key words】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Colorectal polyps; Resection; Clinical effect

大肠息肉指的就是大肠腺瘤性息肉,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表现[1]。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有90%以上的大肠癌患者是由大肠息肉进行恶性病变的。而对大肠息肉进行早期切除可以有效的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对于大肠息肉切除而言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由内镜下高频电凝术或电切术,对于广基大肠息肉或较大的大肠息肉,传统内镜手术出现出血、穿孔并发症较多。目前临床常规采用大肠息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则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内镜治疗方法,可以较完整的切除患者大肠息肉,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根据本院116例临床治疗资料证实这一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116例大肠息肉切除患者当中,样本选取时间为2012年1月—2017年1月,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CT诊断与MR诊断明确为大肠息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16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60例,患者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33年,年龄均值为(51.2±4.8)岁,患者息肉直径最长为2cm,最短为0.6cm,息肉直径均值为(1.1±0.2)cm。单发息肉114例,多发息肉2例。

1.2 方法

患者术前需要准备1:10000肾上腺素以及靛胭脂粘膜染色剂、套圈器、注射针、止血夹等。先进行内镜下大肠息肉靛胭脂染色,病灶边缘清晰,再用1:10000肾上腺素盐水用内镜注射针行大肠息肉粘膜下注射,进针角度与粘膜呈30度角,大肠息肉粘膜下注射后隆起明显,抬举征阳性,再用电圈套器行息肉高频电切术。较大广基息肉一次切除不全者,行分次切除。息肉基底有少量残端者行高频电凝术。术后息肉残端根据大小使用止血夹进行封闭。术后观察息肉残端无出血表现后结束手术。切下息肉组织用三爪钳钳出送病理学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22.0,分析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t与χ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116例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男性患者(n)56

女性患者(n)60

年龄均值(岁)51.2±4.8

息肉直径均值(cm)1.1±0.2

单发息肉(n)114

多发息肉(n)5

管状腺瘤(n)46

绒毛状腺瘤(n)60

绒毛状管状腺瘤(n)10

本次研究当中116例患者共切除118枚息肉,3例患者出现渗血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2.6%,并未出现穿孔病历,患者采用内镜下凝血酶治疗后,渗血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成功率为100%。

从患者术后病理分析,其中管状腺瘤46例、绒毛状腺瘤60例、绒毛状管状腺瘤10例。

3.讨论

内镜下粘膜切除指的是在患者病灶的粘膜下层内进行药物注射[2],当注射药物形成液体垫后将患者大块粘膜组织进行切除[3]。这种治疗方法相较于常规电切术而言,所切除的组织标本较大,可以更加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病情,对患者的癌前病变情况进行掌握[4]。是目前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在治疗当中,内镜下粘膜切除法可以使息肉切除的面积与深度增加[5],以便于更好的根治,并且治疗后患者并发症较少。

在本次研究当中,116例患者均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大肠息肉,共切除息肉118块,并且一次性切除成功率为100%,从术后并发症状来看,116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术后少量出血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2.6%。

综上,本次研究证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行大肠息肉切除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本次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样本选取过于单一,仅仅从本院116例患者中进行选取,多发息肉筛选率较少,仅仅只有5例。另外研究中未进行对照分析,应采用其他治疗方法与之对照,得出更为准确的结果。最后观察时间较短,应该在患者康复后随访6个月、12个月、1年进行随访,复查大肠镜,并进行色素内镜检查,以方便对复发率进行观察 。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逐渐有取代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的趋势.但对于基础医院来讲,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息肉仍然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内镜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小莹,邓绢芬,谢春松,等.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75例大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1):16-17.

[2]李连兴.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切除大肠息肉44例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22-23.

[3]姚健,王军,孙荣,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35):77-78.

[4]饶山东,聂春红.大肠息肉样病变消化内科治疗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6):479-479.

[5]秦健,窦玉勤,霍晓灵,等.内镜下治疗170例消化道息肉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5):288-289.

论文作者:阮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大肠息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116例临床分析论文_阮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