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贸易”与网上贸易的比较研究_edi论文

“无纸化贸易”与网上贸易的比较研究_edi论文

“无纸贸易”和Internet网上贸易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上贸易论文,无纸论文,贸易论文,Internet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被引入商务活动之后,贸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事物正以其相对传统贸易方式更迅速、成本更低廉的优势日益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据预测,到2000年,国际电子商务营业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这将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市场啊!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可能是Internet网上贸易,这也许和Internet逐渐被人认识和应用有关,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 电子商务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 那就是运用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技术开展起来的所谓“无纸贸易”。据统计,1992年仅美国一国采用EDI进行交易的国际贸易额就高达2亿美元。那么“无纸贸易”和Internet网上贸易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许多人是不甚了解的。笔者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上海市EDI应用课题调查, 发现即使是在EDI 技术应用相对成熟一些的外贸企业也存在着对两者的误解,其中有人指出,企业只需直接在Internet网上注册一个网址就可以开展一切业务了,又何必花那么大力气去开发EDI网络呢?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无纸贸易”和Internet网上贸易的共同良性发展,很有必要对两者作一番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各自比较优势所在,以求更有利于实际工作的需要。

一、发展轨迹

“无纸贸易”是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贸易的俗称,它是指在商务往来中,运用电子数据交换这一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根据贸易伙伴之间事先达成的协议,对经济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各自的电子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而Internet网上贸易则是经济团体或个人通过Internet,在特定或不特定的贸易伙伴之间进行商务信息、数据的搜集、交换和处理。 由此可见, 两者均借助于网络进行交易, 其中Internet网上贸易借助于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而EDI 贸易则借助于自身开发的专用EDI网络,但这一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 两者有着共同的起源。

在50年代,美国国防部为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雷达警戒任务中,将相关部门的各台计算机连接到了一台主机上,以满足大量信息的交换处理需要。这样,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出现了。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又将这一技术进行了拓展,将国内各军事研究所和科研研究所的计算机主机(每个主机都带有自己的网络)连接了起来。

EDI贸易和Internet正是这一技术发展的两个分枝。

在美国国防部军用网络中首次出现的标准数据交换被迅速地运用到企业经济活动中。60年代初期,美三大汽车公司相继开发了各自的内部EDI系统,实践证明,对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营很有帮助, 之后,由于实际业务往来的需要,三大公司认识到如果将内部的EDI 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必定能进一步提高效率,因而经过协商,制定出了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X12标准),组成了第一个EDI网络。之后,EDI 网络相继被美国的运输业、食品杂货业、卫生保健业,以及政府机构采用,同时,这一技术也向全世界迅速扩展开来。欧洲、亚太国家和地区应用内部EDI系统和EDI网络的企业成倍增加,可以说,EDI 技术已成为当今电子商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Internet的发展走的是另一条道路。70年代开始,美国各大研究所及大学通过Unix将各自的内部网络连接了起来,其目的不在于商业上的应用,而是为了科技资源的共享,但由于操作上的复杂异常,导致只有为数不多的科学工作者才使用它。之后,这条网络虽不断壮大,但其基本目的仍在于为科研和教育服务,直到1994年,Internet网进入商业化改革,即将其交由美三大私人计算机公司进行协调运作,Internet才真正开始在包括贸易的各个经济领域发展起来。

综上所述,可见EDI网络的发展自始至终都和贸易实践紧密相连, 它的每一次突破,都是遵循贸易实践发展的要求,虽然Internet网最终也从象牙塔走入了日常生活,走入了经济贸易领域,而且它的涉及面更宽更广,但就实际运用上较之EDI网是不能相比的。EDI网贸易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决定了它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连网形式

EDI网络正如前文所述,起初源于企业内部的EDI系统开发,可以说,这种形式的EDI系统是企业MIS系统的一部分,它和Internet是容易区别的,但当两个以上企业间进行EDI网连接时,就容易和Internet 发生混淆。然而,我们应该看到,首先Internet全球仅此一家,而EDI 网有许多,比如上述美国的各个行业都有行业内部的EDI网, 这些网之间的连接是有一定困难的,关键在于数据传送标准的不同。这一差别决定了当不同行业的EDI网要相互连接时必须改变数据传送标准, 就这点而言,连入Internet就没有这一要求。其次,实践中也有一些EDI 网与网之间的连接是通过Internet这一互联网实现的,比如上海外经贸委主持下运行的国际商务资讯有限公司开发的外贸 EDI 网络正是打算接入Internet以实现网间连接,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Internet网上贸易,而只是借助于Internet的EDI贸易,它和企业直接连入Internet 是不同的。所采用网络的不同导致企业从网上获得的增值服务也不同, EDI网络是有专门的网络服务公司进行管理的,就外贸系统EDI 网络服务公司而言,它的职能包括完成内部软件、硬件和管理系统的开发,订单传递服务,统计数据服务,数据存档服务,各种具体业务的EDI 技术开发服务等。而Internet,由于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没有一个国际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任何人只需经法律登记,交纳必要的资讯费和登记费即可上网,所以Internet在提供商务增殖服务这点上是无法与EDI 网络相比的。最后,EDI 网络意味着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企业间的数据传送连为一体。比方说,外贸企业通过EDI 网络收到贸易伙伴的定货单之后,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将信息传递到仓库、生产厂家、财务部等各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处理,并可及时汇总处理后再传回到贸易伙伴处。当然,将Internet和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简单地连接,虽在技术上也可行,但相比较EDI网络传递而言极不成熟。事实上,EDI系统很容易和其它各种管理技术和管理系统融为一体,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这点上讲,EDI还是有很大的比较优势的。

三、专项优势

Internet网上贸易出现带来的最大冲击在于对传统贸易渠道的改变,以往通过中间商、两头不相见的渠道形式将被借助于Internet、生产商与顾客之间直接接触的最彻底的直销所代替,无论从该渠道在成本的降低、顾客对象的扩大还是顾客需求的针对性加强等方面看,这一贸易方式必将成为今后贸易方式的主流,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由于企业联入Internet之后,发现自己面对的顾客群一下子扩大为上千万,因而其业务重点往往更多地放在了如何迅速争取更多的顾客上,对一些具体业务的操作如何电子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EDI网络正如前文所述, 由于开发时针对的即是具体商业业务的处理,因而在这一方面优势明显,前文所讲的EDI网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连接即是一例,更突出的, 也可说是EDI贸易最大优势所在——即在于它对大量重复单据的处理上。举外贸业务为例,其单证处理量相当大,据美国国际贸易单证委员会调查,每笔外贸业务需46种不同的单证连同正副本一共360余份, 这么多份单证要在20多个有关方面进行传递,有70%的信息将重复出现,有30%的信息重复达到20次以上,如果靠手工来逐份处理的话,那将是极其繁琐的,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在外贸业务中,对单证的正确性要求是极其严格的。这么多份单证中哪怕只有一份出现了一点格式错误,也可能导致整笔业务的失败,因而这又需要有专人专门负责审单,更是加大了劳动量。如果使用EDI技术传递单证的话, 就可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EDI网络上有专门的翻译软件, 可将输入的内容自动翻译成所要求的单证形式、语言形式,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做成不同份数及组合,并保证自动传递到有关部门,同时追踪结果,这一过程在十几秒内就可完成。由于这种软件在开发时就已遵循在贸易伙伴的协议中规定的标准单证格式,因而不会出现单证格式不符的情况。

由上可看出,Internet网上贸易和EDI 贸易的优势分别在于宽和深。这一区别意味着前者适合于企业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和顾客的特定需求服务,而后者更适合于那些有大量标准、重复业务手续的企业。

四、成本比较

企业是否采纳一项新技术,不能不考虑成本因素,利润增长如不能抵销成本提高的话,这项技术是不值得采用的,同样的,在比较两种贸易方式时,也要分析成本这一决定因素。联入Internet成本很低,甚至在早期当它仅用于科研资料分享时是免费入网的,现在虽然收费,但收费标准是很低的,这样,不论是大、中企业或是小型企业和个人都可直接而方便地从事网上贸易,而EDI贸易则不同, 贸易伙伴之间必须共同开发适合于双方的翻译软件,要协调数据传递标准,在开发谈判中处于不利的一方,甚至有可能为此改变自己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一切决定了加入EDI网络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对此, 一些小型企业或是单据业务较少的企业往往不愿单独加入EDI网络,事实上,在西方国家中, 很多小型企业正是通过联合加入一个EDI 服务公司来统一对外进行数据交换处理的,但是并不能就此否定EDI贸易,正如前文所述,EDI网络带来许多专业化的增值服务在Internet上是没有的,企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增值服务,那么通过利润的更快增长来抵销成本的相对不利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以上简要分析了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其实两者同时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法律上的问题(如电子签名的有效性等)以及数据传递中的保密问题,这两个问题如不解决,会同时阻碍两者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看,Internet由于它互联网的特性,必然最终将世界上所有网络都纳入它的范围之中,EDI网就其独立性而言有可能消失,但EDI网许多过人之处也会被吸收到Internet中,两者的共同发展过程,正是两者融合的过程,这无疑将是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很明显,它们各自比较优势互不相同,我们的企业应该有选择性地采用。在笔者的这次EDI调查中, 发现有许多企业一方面加入EDI网络,另一方面又直接联入Internet 同世界各地企业进行信息交流,这是很聪明的做法,很值得提倡,最后就让我们引用一位外贸业内人士的话来结束此文吧,“用Internet,我的客户更多,用EDI,我的效率更高!”

标签:;  ;  ;  

“无纸化贸易”与网上贸易的比较研究_edi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